越剧代表作有哪些?
越剧代表作有: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三看御妹》等剧目。三、根据宣卷、唱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名称由来“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浙江排名前十名越剧团
1.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2.浙江越剧团始建于1949年正式成立于1952年5月3.杭州越剧院组建于1985年底。4.杭州越剧院二团(桐庐越剧团)前身是建于1950年9月的桐庐民艺越剧团。1958年3月,从杭州下放至新登的新六越剧团迁至桐庐县城,更名为桐庐越剧团。1985年更名为杭州越剧院二团,有演职员50人左右。5.杭州越剧院三团(富阳越剧团) 前身为建于1951年10月的富阳镇城北业余剧团,1957年7月更名富阳越剧团,1985年9月更名为杭州越剧院三团6.余杭市小百花越剧团,前身是余杭县越剧团。1955年5月,余杭县众艺越剧团和德清县新立越剧团合并成立余杭县建新越剧团。7.海宁越剧团,始建于1957年8.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原有1951年组建的绍兴县越剧团,9.诸暨市越剧团组建于1951年。10.嵊州市越剧团前身为当地的新新越剧团。1953年改称嵊县人民越剧团。【摘要】
浙江排名前十名越剧团【提问】
1.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2.浙江越剧团始建于1949年正式成立于1952年5月3.杭州越剧院组建于1985年底。4.杭州越剧院二团(桐庐越剧团)前身是建于1950年9月的桐庐民艺越剧团。1958年3月,从杭州下放至新登的新六越剧团迁至桐庐县城,更名为桐庐越剧团。1985年更名为杭州越剧院二团,有演职员50人左右。5.杭州越剧院三团(富阳越剧团) 前身为建于1951年10月的富阳镇城北业余剧团,1957年7月更名富阳越剧团,1985年9月更名为杭州越剧院三团6.余杭市小百花越剧团,前身是余杭县越剧团。1955年5月,余杭县众艺越剧团和德清县新立越剧团合并成立余杭县建新越剧团。7.海宁越剧团,始建于1957年8.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原有1951年组建的绍兴县越剧团,9.诸暨市越剧团组建于1951年。10.嵊州市越剧团前身为当地的新新越剧团。1953年改称嵊县人民越剧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