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齐鲁大地

时间:2024-08-12 19:01:09 编辑:莆仙君

齐鲁大地是什么意思?

齐鲁大地是指山东省。因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成为山东的代称。扩展资料:齐鲁大地地灵人杰,自古以来,人才济济,精英荟萃。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大部分代表人物,诸如孔子、墨子、庄子、孙子、孙膑、子思、孟子、鬼谷子、田骈、邹衍等都是土生土长的齐鲁人。其他著名思想家,诸如管子、荀子、老子、慎子、苏秦等,虽不是出生在山东,但也都到齐鲁一带游学或做官,各路文化精英荟萃齐鲁。这充分表明齐鲁之地,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思想文化就特别繁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起源于什么

齐鲁大地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战国末年,因齐、鲁两国文化逐渐融合为一体,而先秦时期今山东大体分属于齐鲁两国,齐国是以山东淄博为国都,山东以东的大片土地;鲁国是以山东济宁曲阜为国都,山东以西的小块土地;故有此称。“齐鲁”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山东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山东临淄),后迁山东薄姑,再迁至山东临淄。
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国最常攻打的国家是鲁国,却一败再败。当时还是管仲执政期。齐桓公任鲍叔牙为将,在长勺却没打过曹刿。齐威王、齐宣王之时,为齐之鼎盛时期,时楚已先后灭鲁国以及鲁南诸国,掩有山东东南部地区,对齐国形成直接威胁,所以随着形势的发展,齐威王时接原有西段齐长城,继续向东展修,宣王续之,修至滨海,作为对楚的防线。“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