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布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义务教育发展有何目标?
现在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发生变化,而且正在着力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尽量避免出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问题,让教育质量评价变得更加完善化,这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现在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发生变化,而且正在着力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尽量避免出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问题,让教育质量评价变得更加完善化,这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县域义务教育围绕的是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12项关键指标,目的是加强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让义务教育的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避免出现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政策指出“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减轻校长、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2、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直接关系到了学校的整个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而且对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帮助解决学生学业负担重问题,健全作业管理办法,严格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这样就可以保证学校教育落实到考察重点。3、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学生的质量发展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主要是要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具备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4、注重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结合关注县域、学校全面育人整体成效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同时,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色发展和个性发展。比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科学兴趣特长培养等。综上,
六部门发布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具体内容是什么
18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发布了由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具体来看一下! 六部门发布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由教育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简称《评价指南》),其中提出,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其中,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围绕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等5个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重点围绕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学生发展质量重点围绕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进行重点评价。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行县(市、区)和学校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价与国家抽查监测相结合。对学校、县域的评价要实现全覆盖,评价周期依据各地所辖的县数、学校数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掌握,原则上每3-5年进行一轮,并且要保证在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校长任期内至少要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指南》特别强调,要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将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结果与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定等工作挂钩。”吕玉刚说。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多地单纯注重名校的升学率,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对老师下达一些不合理的指标,这样对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导向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次《评价指南》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将县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纳入评价重要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介绍,整体来讲,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围绕素质教育的导向,围绕着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倾向来构建。 “在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当中,我们提出了‘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不举办重点学校’‘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等考查要点。“ 网友评论 不为升学就掉队了,掉队的人可能连知道自己错过什么都机会都没了。 家长不考虑分数不行啊,义务教育上完后还要考重点高中呢。 这根本就不可能的啊 全面发展 大学各个专业开发出对应的小学,中学版本,与大学形成系统,在网络上按照专业再分一个班级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幼儿园至三年级,把所有的动物植物,河流山川,各行各业等介绍一遍。 老生常谈 这得看经济发展模式会不会变化,经济发展模式变化了,招工的时候标准会变,大学标准自然跟着变,高考也会跟着变,义务教育自然也会跟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