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的拼音
调虎离山的拼音是[diào hǔlí shān]。解释:设法让老虎离开山头。军事上指在作战中用计谋把敌方引出据点,到对敌不利而对我有利的地域去作战,是调动敌人的谋略。比喻设法诱使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位置,以便乘机行事。引证:《三十六计》第十五计:其计云:“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例句:他们用调虎离山之计诱敌出城,然后设伏围歼。近义: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17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调虎离山的拼音
调虎离山的拼音是diào hǔ lí shān。一、基本释义设法让老虎离开山头,军事上指在作战中用计谋把敌方引出据点,到对敌不利,而对我有利的地域去作战,是调动敌人的谋略。二、运用比喻设法诱使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位置,以便乘机行事。三、例句1、他们用调虎离山之计诱敌出城,然后设伏围歼。2、这几个小偷企图调虎离山,把值班人员引出仓库,然后乘机作案。四、出处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许仲琳《封神演义》。调虎离山的故事东汉末期,北边羌人叛乱。朝廷派虞诩平定叛乱,虞诩的部队在陈仓崤谷一带受到羌人阻截。这时,羌人士气正旺,又占据有利地势,虞诩不能强攻,又不能绕道,真是进退两难。虞诩决定骗羌人离开坚固的据点,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对外散布行军受阻,向朝延请派增援部队。羌人见虞诩已停止前进,等待增援部队,就放松了戒备,纷纷离开据点,到附近劫掠财物去了。虞诩见敌人离开了据点,下令部队急行军,日夜兼程,每日超过百里,通过山谷。他命令在急行军时,沿途增加灶的数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敌人误以为朝廷援军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经分散,不敢轻易出击。虞诩顺利地通过陈仓崤谷,转入外线作战,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转入被动局面,不久羌人叛乱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