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割让

时间:2024-08-12 02:56:15 编辑:莆仙君

割让的意思割让的意思是什么

割让的词语解释是:割让gēràng。(1)反抗侵略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外国。割让的词语解释是:割让gēràng。(1)反抗侵略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外国。拼音是:gēràng。结构是:割(左右结构)让(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ㄍㄜㄖㄤ_。割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谓因战败或受威胁,被迫把部分领土让给他国。引《清史稿·兵志九》:“光绪十三年,开_湾为省治,设巡抚以下各官,为中国海南右臂。及中日之战,割让於日本,而疆事益不可问云。”二、国语词典划分一部分让给别人,多指土地而言。如:「甲午战败,满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三、网络解释割让割让,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其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割让一般分为自愿割让和强制性割让。关于割让的近义词收复霸占关于割让的成语割恩断义各不相让割肉补疮让三让再割臂之盟让再让三铅刀一割割爱见遗寸土不让割骨疗亲关于割让的词语割骨疗亲各不相让割爱见遗铅刀一割牵肠割肚割臂之盟割恩断义寸土不让割肉补疮销声割迹关于割让的造句1、德克萨斯于一八四五年取得,接着第二年是俄勒岗,三年后则是墨西哥领土割让。2、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就是在这里签定的,它不但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割让给了德国,而且还导致英国首相张伯伦被戴上了绥靖主义的帽子。3、在这些条约的规定下,中国割让土地、量赔款。4、土耳其把塞浦路斯割让给英国管辖。5、丞相李纲,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对于皇上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地颇为不满,指出皇上听信谗言,听不进逆耳忠言。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割让的详细信息


割让的意思?

注音 ㄍㄜ ㄖㄤˋ 拼音 gē ràng 词性 动词 基本释义 ⒈ 反抗侵略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外国。 例割让领土。 英cede; 相反词 收复 霸占 国语辞典简编本 割让「ㄍㄜ ㄖㄤˋ」 因战败或受侵略,被迫划分部分领土给外国。 造句甲午战败后,满清 *** 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国语辞典修订本 割让「ㄍㄜ ㄖㄤˋ」 ⒈ 划分一部分让给别人,多指土地而言。 例如:「甲午战败,满清 *** 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引证解释 ⒈ 谓因战败或受威胁,被迫把部分领土让给他国。 引《清史稿·兵志九》:“光绪 十三年,开 台湾 为省治,设巡抚以下各官,为 中国 海南右臂。及 中 日 之战,割让于 日本,而疆事益不可问云。”

近代史上“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1、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2、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给英国。3、1898年6月9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4、1858年,沙俄逼清地方官员在瑷珲城签订了《瑷珲条约》。条约中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5、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6、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沙俄共割占中国土地140多万平方公里,为列强之最。7、《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给俄国。8、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1、中国的社会性质有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侵犯,土地被割让。 3、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小农经济解体。 4、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在赔款过程中也使得白银大量外流,影响了经济发展。 5、中国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成为殖民地,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被奴役的生活。 6、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反侵略,反殖民统治的战争。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开始学习西方,探求民族独立的方向。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不包含割让领土内容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不包含割让领土内容的条约是D、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清廷需要缓和矛盾,延续统治。与此同时,由《辛丑条约》谈判而展开的惩罚涉事官员的行动,客观上也打击了清政府中最顽固保守的势力,为“新政”扫清了道路。扩展资料:《辛丑条约》签订后,在赔款之外,帝国主义各国也加紧了对中国其他形式的掠夺和控制。它们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到1911年(宣统三年)为止,中国已修成的铁路总长为9292 公里,其中有40%是控制在列强手中。至清末,帝国主义国家已经控制了中国煤矿机器开采量的90%以上,而中国的铁矿生产则全部被帝国主义所控制。在航运业、棉纺业、造船业、烟草业、金融业等方面,帝国主义的投资也迅速增加。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渗透和控制,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了殖民地的深渊。

台湾是哪一年回国 台湾是哪一年被割让给日本的

台湾于1945年正式回归祖国。1945年的10月25日,台湾地区的日军投降仪式正式举行,中方与美方都各自派出了代表出席仪式,随着日军在台湾的总督在投降书上签字,台湾也正式脱离了日本多年的殖民统治,正式回到祖国的拥抱。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台湾是哪一年回国”的解答,接下来是关于台湾的补充内容,有兴趣的观众欢迎继续观看。 关于台湾的补充 1、胜利果实:台湾的顺利回归,是全体中华儿女进行长期奋斗所取得的非常重要的成果,海峡两岸的同胞也以多种方式来纪念这一事件。 2、台湾回归时期:由于台湾回归时期新中国还没有建立,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台湾的部分方针也与回归初期有所不同。 3、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也重新审视了台湾的情况,然后根据台湾的情况慢慢制定了一套更加适合新中国与台湾和平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4、9条方针:1981年,中国正式发表为实现台湾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策略,方针发布以后,有关团体都表示会对台湾归来人员予以丰厚的接待。 台湾是哪一年被割让给日本的


台湾在哪一年正式被割让给日本?

1895年,《马关条约》。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6月7日日军占领台北。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6月17日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建立起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10月23日台湾全岛沦陷。扩展资料:《马关条约》介绍: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