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到底想表达什么
《狗十三》想表达人要学会成长,适应环境变化,公平对待。《狗十三》讲述的是一个原生家庭中女孩被不公平看待的故事。李玩这样的家庭在中国不算少数。很多离婚之后重组的家庭就是这个样子,在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李玩的青春期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李玩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共同语言肯定是少之又少。所以,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一些变化,李玩都没有人可以倾诉。幸好,这个时候有了一只狗可以寄托李玩的情感。所以,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玩对那只叫爱因斯坦的小狗感情特别的深。《狗十三》经典台词:1、在这个宇宙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2、当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长大了。3、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冰刀,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电影《狗十三》中有哪些特有的中国式教育?
电影《狗十三》的导演曹保平说:“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电影里很多的情节让我感同身受,成长中的那些小情绪、伤痛至今想起依然鲜活如昨。经常会想,很多事情倘若父母换一种处理方式,我会不会成长为一个更好的我。有时候想想,我们能身心完整地长大成人,没精神失常、没报复社会、没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真的挺不容易的。影片开场不久就出现李玩上学前,奶奶强迫她喝牛奶的情节。相处多年,奶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孙女喝了牛奶会吐,然而还是递给李玩一碗牛奶。因为在奶奶看来,牛奶是好东西。奶奶固然很疼爱李玩,但是却没有关心到自己孙女的喜好。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打着一句“为你好”的旗号,强迫自己的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想起上初中的时候很喜欢看书,经常去图书馆借名著回来看,有一次被我妈看到了,被她说了一顿“都初二了,不要看闲书了,影响成绩,下次再让我看到你看闲书,我可都烧了,我说的都是为你好,小小年纪要听话。”偏偏我那时候是个乖乖女,从此再很少看那些我妈眼中的“闲书”,时间久了,渐渐的从写作文时信手拈来变成了越发的感到黔驴技穷。这件事经常被我记起,倘若那时我妈不阻止我看书,我的初中生涯也许会因为那些名著,变得更丰富多彩。电影《狗十三》传达的也不是为了批判和全盘否定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而是让我们认清我们上一代人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更好的培养和教育我们自己的后代。希望未来我们的孩子,能拥有自己的个性,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不再受我们过分的控制和约束。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成长。
狗十三是什么意思
在电影《狗十三》其中的“十三”是影片中女孩的年龄,“狗”是女孩养的一直小狗。其实“狗十三”结合影片有一种讽刺的意思。
据悉,电影《狗十三》主要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花季少女,因为家庭的因素,一步步脱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自己。在影片中的主人公李玩因为父母的离异,父亲的再婚。家里有添加了一个弟弟,这让正处于青春期李玩感到很无助,她十分渴望被家人关系、爱护和陪伴,但是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随着弟弟的出生,李玩更是被家里人所忽略,就连以前很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对她的态度也逐渐改变,随着自己心爱的小狗“爱因斯坦”的走失,这让她更加伤心,内心的绝望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开导,还被父亲打了一顿。事后,父亲总是以为她好的理由哄劝她,这让她更加的痛苦,在家中也越发的沉默。
影片中李玩的整个青春期都显得特别无助和压抑,在家人眼里李玩就是一个小孩,根本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决定权,她只能一贯的服从和妥协,不然她就会被家人说为不懂事。整部影片给观众呈现出了中国式教育的方式,让人观看后不仅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