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质子和中子

时间:2024-08-11 17:43:15 编辑:莆仙君

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是什么?

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是: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对于某一原子,质量数约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如Cl-35。相对原子质量35,质子数17,中子数就等于35-17=18。在序数为20之前的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基本相同,从20开始,明显可以看出中子的增加速度比质子要快。核的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是分两层)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有多少个质子就带多少单位正电荷,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所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我们常说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也就是指明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质子数中子数是什么?

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中子数即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目,求法是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中子(Neutron)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虽然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核内的质子数目确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中子,由于带正电荷质子间的排斥力(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就不可能构成除氢之外的其他元素。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是分两层)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有多少个质子就带多少单位正电荷,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所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我们常说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也就是指明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我们也可以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元素的质子数, 例如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氧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这是因为每一个电子是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整个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即电中性的,因此核电荷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关系是什么?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 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 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扩展资料相关历史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质子命名为proton,这个单词是由希腊文中的“第一”演化而来的。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在此之前尤金·戈尔德斯坦(Eugene Goldstein)就已经注意到阳极射线是由正离子组成的。但他没有能够分析这些离子的成分。卢瑟福发现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不带电的中子存在。今时今日,以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理论为基础而论,因为质子是复合粒子,所以不再被编入基本粒子的家族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子数

  • 上一篇:择善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