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将相和资料

时间:2024-08-11 13:51:34 编辑:莆仙君

《将相和》中的将相和指的是什么?

《将相和》中的"将"字指赵国将军廉颇,“相”指赵国宰相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人物品质廉颇: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蔺相如 :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赵王:虽胆小,知人善任,能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关于《将相和》的资料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故事介绍: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扩展资料:人物介绍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将相和的背景资料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着作。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扩展资料: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局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编辑于 2020-10-19查看全部8个回答高中补习课这位孩子妈妈只用这一招!值得一看的补习课相关信息推荐高中补习课,孩子不爱学习,是学习没兴趣,好的学习方法,孩子学习才有成就感!高中补习课让孩子爱上学习!孩子成绩差不用愁,科学提升孩子成绩方法jylh3.yibeijy.cn广告中考满分作文合集值得一看的中学生相关信息推荐正品低价_品质保障_极速发货_轻松购物_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lp.pinduoduo.com广告更多专家将相和的写作背景越简短越好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5条评论龙一xgf4好👍👍👍👍👍👍👍查看全部5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关于书法的手抄报,每日3次直播,时


将相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这个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 在秦国提出要与赵王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作为使者去了秦国。 他看出了秦王并不是真心的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个和氏璧,便使计将和氏璧偷偷地送回了赵国。 最终秦王只能将十五座城池给赵国,才得到了和氏璧。 在渑池之会上,秦赵两王对峙,在蔺相如的计谋之下,秦王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最终赵王安全地回到了赵国。 因为蔺相如屡建奇功,便被赵王封为了上卿,地位高于廉颇。 对于蔺相如的口舌之功,廉颇不以为然,深感不服,便扬言说要是见到蔺相如的话,他一定不给他台阶下。 蔺相如得知之后便称病不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就算在路上碰到了,他也选择绕道走。 对于蔺相如的行为,他的手下深感不解,认为蔺相如没有必要这么害怕廉颇。 而廉颇却反问他们是廉颇厉害还是秦王厉害,那么显然是秦王厉害。 所以蔺相如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颇了。 他这样做只是不想因为他俩的不和让秦王有机可趁,这是为了赵国而避廉颇。 廉颇得知之后,深知是自己不对,便将战袍脱下,去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自此,蔺相如和廉颇就成了好朋友。 这就是将相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