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弑母真正原因是什么?
北大学子弑母真正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案主成长过程中极度的控制欲案主一直以学霸示人,极其自律。童年时代,案主显示出不一样的强大自律,“非常乖”,很少玩儿,一门心思做作业、练毛笔字……“毫不分心”,完全没有孩子的淘气、顽皮。少年时代,案主没有崇拜这个歌星,那个明星,而是开始崇拜古罗马帝国恺撒大帝。一次学校演讲,多次霸气提到凯撒的名言,“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进入北大经管系,案主微信签名档上,填写着的还是凯撒的那句名言。第二,案主初中时期丧父2010年,案主的父亲吴志坚癌症去世,这个重大心理事件,一定会引发案主系列而重大的影响。另外,案主父亲家族,有着隐性精神疾病史。父辈中只有案主父亲身心正常。案主父亲家境也不优越,案主的奶奶至今仍在老家农村领取低保,兼靠拾荒为生。第三,案主深度恋母情结案主母亲谢天琴是一所中学历史教师,在学校“话不多,除了备课、写教案,就是拿着一本书静静看着”,“也不参与任何体育或者娱乐活动”。可以说,案主母亲深居简出,视线里面只有工作和孩子。案主长期在封闭的母子关系中。中学虽然人缘极佳,却并没有超越一般同学关系的“早恋”。进入北京大学后,案主几乎每晚要与母亲通话。案主还在网上嗮图,图片都是网上经常看到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内容。第四,案主性变态心理与案主交往过的性工作者透露,在两次购买性服务之后,两个人就谈恋爱了。案主还曾经拿过十几万元,作为彩礼来提亲;后来两人一直吵架,也就不了了之了。案主多次拍摄两个人的性爱录像,购买情趣用品,有一些特殊的性癖好。第五,案主高智商反社会人格2016年2月14日 福州警方发现受害人谢天琴被杀死在住处内,被害时间为2015年7月11日。被害人尸体用塑料包裹了很多层,每一层的缝隙中放入活性炭吸臭。房间内还安装有两个摄像头和报警器,可以连接到电脑;也就是说监控设备一旦监视到有人进入现场后。就会向他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残忍凶狠的手段,缜密细致的思路,以及安装监控设备的遥控行为,反映了案主极端的高智商反社会人格。其次,极端行为的背后,一定是教育的缺失、缺位。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的缺失、缺位是万万不能的。从媒体采访到案主身边的同学、老师、邻居,乃至呈现出来的学校、家庭来看,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是存在问题的。在案件明晰之后,吴谢宇弑母的主要原因竟然是他一直被人羡慕的地方“优秀”的教育!首先从吴谢宇的初高中以及大学同学的评价上面来看,他一直都是毫无疑问的学神,挑不出任何的缺点。就连高中时期的老师也说到:如果说他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应该就是太完美了。周围所有人都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这样的孩子也是很多家长都梦寐以求的吧,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发生了令世人震惊惨案!看似完美的教育背后,却忽略了他心理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顽皮,耍闹,但是这一切在吴谢宇的童年都没有发生过。从小便被父母要求着学习,不光是知识方面还有礼仪方面,所以在长大之后的吴谢宇在人们面前都是谦逊有礼,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吴谢宇的父亲去世的比较早,母亲是一位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应该与母亲保持更亲密的母子关系!实际上他“做到了”。根据他的大学室友来说,他每周都会和自己母亲视频通话,在同学面前一直都是乖孩子的形象。一直生活在母亲给自己设定的生活中,内心的压力无处释放。根据吴谢宇的大学室友来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向任何人吐露过自己的压力及不顺心的事情。自己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并且性格比较要强,在长时间的熏陶下,也使得他和母亲的性格相似。但是在感情方面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事情——与一位性工作者谈恋爱。这让他的母亲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因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母子二人也发生了一些争端。可以说是吴谢宇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按照父母给自己设定的模式成长,从小就开始学习,一路高歌到大学,成为了现在许多家长“梦寐以求”的孩子。但是这样的生活是他想要的吗?只注重了表面上的教育,关心过他心理健康的发育吗?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深思,到底什么是教育呢?著名学者柏拉图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生活。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很高的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只注重表面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心理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人类的天性都是纯真向善的,而那些社会上犯罪的人,只不过在后天的教育以及其他的原因上,使其误入歧途!教育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各方面的成长,而不是成为一个只在某一方面”优秀“的孩子!所以在我们平常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更加注意他们的心理发育,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们谈心,现在的很多父母平常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并且一见到面之后就会问孩子们的成绩,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在这里想对广大父母说一声:”给孩子们适当的放松一些吧,多拿出些时间陪陪孩子!“
北大学子吴谢宇为什么会走上弑母之路
一.与父母过度注重孩子成绩有关。下面是吴谢宇庭审现场回答:吴:我首先我要考试考好。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我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因为我觉得我自己除了会考试之外的,什么都不会。我爸以前有为我骄傲过,我中考考福州市第二名的时候,他带我去英语培训班交钱(哭泣),然后他跟那个老师说,他说我儿子考了福州市第二名。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然后半年之后他就死了。(痛哭)他死之前,我期中考试还考了第二名,他死之后,我期末考考了第一名,没用了,所以说考多少第一名都没用了。二.悲观消极,与母亲密切相关。吴:我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我沉迷于小说与电影,我根据我妈看的小说和电影,自己去看去推理。我妈妈喜欢张国荣,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喜欢张国荣,张国荣03年4月1号从文华东方酒店跳下来,我妈也跟我说过一两次这个事情。但是每一个哥哥(张国荣)的粉丝都会讲这个,但是我从中解读出我妈也许想像哥哥(张国荣)一样。三.“乖”“懂事”“完美”的背后是母亲的严苛和控制舅舅说:“小宇从小非常非常非常完美、听话、学习成绩又好,还尊敬长辈、孝顺家人,我们一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按照心理学角度分析,“乖”“懂事”是属于讨好型人格,应该是在严苛和过度控制下形成的,但是却违背了他的天性,“完美”会让他喘不过气来,人的天性被埋没,形成“内”“外”的对抗,他大学前,把一切精力都放在考好试上,“内”“外”冲突并不明显,到了大学,见多识广,一切心理问题出现,长期的压抑,总要有个释放口,从他弑母后的放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四.背负着家里的一切重托和希望儿子是谢天琴最大的骄傲和情感寄托。谢对儿子期望值很高,经常对儿子说:“你一定要成材!此前他的一位同学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吴谢宇用不着母亲督促他学习,“比如他母亲要求他今晚看完这篇课文做个配套练习,但他一个月前自己就通读了全书,做遍了所有可能涉及的题”。五.母亲与孩子“共生”,没有界限吴:我应该问她的。我做下所有这一切罪孽的一个根源就是,我总是在自以为是。我说妈妈,我觉得挺没意思的,如果你也想的和我一样的话,那我们就一起“回家”吧,到我爸身边。但我没有问,然后我觉得她的答案跟我一样,然后我就回学校。当时我决定了之后,我就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