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编码器原理
增量编码器是一圈(列)的磁极对,绝对是2圈(2列或3列)的磁极对,通过游标卡尺的Nonius原理实现单圈位置的绝对测量。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绝对值型编码器: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位置。其中,输出的原始脉冲数是没有方向性的,需要通过编码器芯片中的电子电路进行方向判断和计数,最终输出正负值用于表示旋转方向和角度大小。编码器的绝对值符合PROFIBUS协议,OrderNO.062,操作基于Class1和Class2对于基于Class1的编码器,位置值和诊断数据,Byte1...16可用。如果要测量旋转超过360度范围,就要用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编码器厂家就找上海开地电子编码器选型。
绝对值编码器原理
增量型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增量编码器是一圈(列)的磁极对,绝对是2圈(2列或3列)的磁极对,通过游标卡尺的Nonius原理实现单圈位置的绝对测量。倍加福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物体角度的设备,它将旋转角度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通常情况下,正负值表示旋转方向和角度大小,因此不能任意修改。编码器的绝对值符合PROFIBUS协议,OrderNO.062,操作基于Class1和Class2对于基于Class1的编码器,位置值和诊断数据,Byte1...16可用。
绝对值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的区别
1、工作方式不同:增量型编码器断电后需要回原点,它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存在零点累计误差,抗干扰较差,接收设备的停机需断电记忆,开机应找零或参考位。绝对编码器不需要回原点,它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无需记忆,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2、工作原理不同: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光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n位绝对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光电码盘进行记忆的。绝对编码器在一个特定的旋转周期范围内不会出现重复的信号输出,每个角度的位置编码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编码器有单圈与多圈之分,而单圈与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区别,仅仅是在角度位置编码输出量程上的不同而已,前者的量程只有一圈,而后者可以做到多圈旋转位置测量。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两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3、使用场合不同:增量型编码器比较通用,适用于大部分场合。绝对型编码器有量程范围,适合用在一些特殊机床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对值编码器百度百科-增量编码器
编码器的增量型和绝对值型主要是什么区别啊?能相互替换吗?
不能相互替代,两者区别如下:一、指代不同1、增量型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2、绝对值型编码器: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二、特点不同1、增量型编码器:转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其旋转方向的判别和脉冲数量的增减借助后部的判向电路和计数器来实现。其计数起点任意设定,可实现多圈无限累加和测量。2、绝对值型编码器: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位置。三、原理不同1、增量型编码器:当码盘随工作轴一起转动时,每转过一个缝隙就产生一次光线的明暗变化,再经整形放大,可以得到一定幅值和功率的电脉冲输出信号,脉冲数就等于转过的缝隙数。将该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中去进行计数,从测得的数码数就能知道码盘转过的角度。2、绝对值型编码器:有许多道光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编排,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对值编码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量式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