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太芳子的结缘
羽太芳子于十五岁来到中国。1912年5月,因姐姐羽太信子分娩需人照顾,芳子由其兄羽太重久陪同,从东京来到绍兴。鲁迅日记1912年5月23日记有:“下午得二弟信,十四日发,云望日往申迎羽太兄弟。又得三弟信,云二弟妇于十六日下午七时二十分娩一男子,大小均极安好,可喜。其信十七日发。”这是羽太芳子到中国的准确的日期。鲁迅日记1912年6月29日记有:“得二弟妇信,附芳子信一纸,二十三日发。”这该是芳子第一次给鲁迅写信。
羽太芳子的羽太芳子的生平介绍_羽太芳子羽太信子
中文名:羽太芳子 国籍:日本 出生地:东京 前夫: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姐妹: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的亲妹妹 子女:鞠子,丰二,丰三 羽太芳子–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的亲妹妹 羽太芳子于十五岁来到中国。1912年5月,因姐姐羽太信子分娩需人照顾,芳子由其兄羽太重久陪同,从东京来到绍兴。鲁迅日记1912年5月23日记有:“下午得二弟信,十四日发,云望日往申迎羽太兄弟。又得三弟信,云二弟妇于十六日下午七时二十分娩一男子,大小均极安好,可喜。其信十七日发。”这是羽太芳子到中国的准确的日期。鲁迅日记1912年6月29日记有:“得二弟妇信,附芳子信一纸,二十三日发。”这该是芳子第一次给鲁迅写信。 周建人与芳子结婚后,感情尚好。一共孕育了四个子女。1915年2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男)诞生。鲁迅日记1915年3月1日记有:“得二弟及三弟信。言三弟妇于二月二十五日丑时生男,旧历为正月十二日也,信二十六日发。”鲁迅记得如此详细,表明鲁迅对三弟和三弟妇及其孩子的关心。孩子名冲,不幸于一岁余夭折。 周建人与羽太芳子的第二个孩子(女)于1917年11月诞生,取名鞠子,又名马理。1919年5月第三个孩子(男)降世,取名沛,又名丰二,家人取绰号“土步”(沙塘鳢)。1922年2月第四个孩子诞生,即丰三。周建人和羽太芳子结婚以来,应该说是和谐的。 周建人与羽太芳子于1919年12月,随同全家,住进北京八道湾周宅。周建人到京后没有工作,在北京大学旁听,间或写些生物学和民俗学方面的文字,在《新青年》等处发表。这样生活了将近两年,由周作人请胡适帮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六十元。 周建人1921年9月离京时,芳子已怀孕。1922年2月芳子生下儿子丰三。 1941年3月24日,她的小儿子丰三,在家里用伯父周作人警卫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有人说,这是因为丰三在辅仁大学附中的同学,为了保全周作人一生清白,前去行刺周作人,不料这反而促使周作人落水,因而思想上很苦闷,遂自杀。这说法是不可取的。倪墨炎君的《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中亦已否定了此说。我以为:丰三的自杀很可能是家庭纠纷造成的。父亲与母亲脱离关系,父亲又声明不承认与芳子所生的儿子,这对他无疑是重大的打击。丰三当时十九岁,正是又懂事又不甚懂事的年龄里,经受不住家庭变故的打击。 羽太芳子以后一直生活在北京八道湾,与孩子相依为命。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如此。她于1964年逝世。女儿周鞠子(马理),于 1976年逝世。儿子丰二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早已是退休老人。
周建人后裔是谁?
周建人与原配妻子名字叫羽太芳子两个人生育有4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名字叫周冲,出生于1915年,不过1岁就夭折了。女儿的名字叫鞠子,又名马理,出生在1917年,是两个人的第二个孩子。她小时候曾经在北京的孔德学校中念书,结婚后跟着丈夫去了唐山,生育有两儿一女,后来在大地震中遇难。第三个孩子名叫(周)沛,又名“丰二”,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土步”,他出生在1919年。他本身在学校学习的经济,后来在北京的中学教授数学老师。冲击期间,曾经在劳改队的地下室中关押,他是一个很有乐观的人,在地下室的日子中,他不仅学会了木匠活,还做出了不需要动力的抽风节煤灶。周丰三,出生于1922年,后在1941年,3月24日这一天,他使用家中警卫的手枪,然后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了扳机。周建人的第二位妻子名叫王蕴如,出生于1900年,是周建人在绍兴教书时收的学生,婚后生育有三个女儿,周晔、周瑾和周蕖。在解放之后,王蕴如曾经在高教部工作。1990年逝世,享年90岁。三个女儿:周晔出生于1924年,曾经在圣约翰(上海)大学就读,学习的英文系。1946年她加入党,开始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担任《工人日报》的记者,后来还担任过总工会妇女部的部长,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社长等,她曾经还担任过一段时间-杨之华女士的秘书。她后来被调入了中央的统战部,协助整理父亲的相关资料,并出版过关于鲁迅先生的专著。她和丈夫生育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被过继给了三妹周蕖。大儿子曾经在人民出版社工作过,二儿子则是在北京的铁路部门工作过。周瑾出生于1927年,曾经在中山医学院中念书,和姐姐一样是在1947年参加的革命,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次年她和父亲一块去了解放区。后再卫生部工作过,1954年留学去了苏联,回国后从事医疗研究工作,担任过药物研究所的党委书记等。和丈夫生育有两个孩子,后来都在美国工作,儿子在大学担任老师,女儿担任眼科的医生。周蕖1932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跟随着父母去了解放区。曾经在清华度经济系,还没有毕业被选派去了苏联,在苏联学校的教育系毕业。回国后,在幼儿园当老师,之后在北京的师范大学担任教育研究所的教授。丈夫的名字叫顾明远,曾经是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两个人生育有一个女儿。扩展资料1912年,周建人在教学之余经常和鲁迅到塔山、府山、蕺山、禹陵、兰亭、东湖等地方采集标本。后来写成《会稽山采物记》和《镇塘前观潮记》,发表时合称《辛亥游录》,刊于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第一辑上,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从此周建人开始了科普写作的生活。1919年底周建人随母亲一行举家迁到北京定居。次年,经鲁迅介绍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1921年10月,经鲁迅等荐介,周建人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先后达23年之久。这期间他担任中小学动植物教科书、自然科学小丛书的编辑。由他编写的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曾长时间为全国中小学所采用,对于普及科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在编辑之余,他又继续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1930年5月出版《进化与退化》一书,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科普小品。他完全是一位自学成材的科普作者。北平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周建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解放以后,他在政务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解放后不久,他就与叶笃荘、方宗熙合作翻译了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他还为报刊杂志写了许多科普小品,如《关于熊猫》、《泛说老虎》等,后来这些科学小品集成一本小册子叫《科学杂谈》,196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他还为北京市的干部开设系列讲座,讲述自然科学诸问题。解放后出版的比较重要的自然科学论著有:《生活进化浅说》、《论优生学与种族歧视》、《田野与杂草》等。解放以后他更多地关注哲学的研究和思想革命的研究。晚年(1970年开始)眼底出血,经常用放大镜读书,还描一些植物图片,以致双目失明,但他仍不放弃学习,双目失明以后,仍不断地写作,有时几行字垒在一起。他总觉得中国的问题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太低,不懂科学,不讲科学,封建迷信思想还普遍存在,因此他大声疾呼,要普及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他写了《科学战线上一个老兵的话》,他给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写了贺信《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以后又写了《达尔文进化论是怎样吸引着我们》、《普及科学、厉行节育》、《思想科学初探》、《思想问题随录》等。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计划生育与传宗接代》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不仅是对计划生育的一种支持和宣传,也是对旧观念的一种批判,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