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

时间:2024-08-08 20:20:03 编辑:莆仙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国军民抗击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天津大沽口的一次作战,那么你了解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背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背景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在1859年6月,交战的双方是僧格林沁领导的大清军队和英法联军,后来美军也参加了战斗,战斗发生的地方就是天津的大沽口,战役的结果是清军以极少的损失击溃了侵略者的入侵,打击了侵略者不可一世的气焰,成为了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下面说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之后,英法联军凭借著自己在海上拥有先进的船只和大炮的优势接连攻陷了清朝的沿海很多重镇,1858年6月,清 *** 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家签订了《天津条约》,而且约定了第二年进行正式的换约。而战败的清朝统治者咸丰帝面对着条约中那么多苛刻的条款,非常不满,表示实在是难以接受,并且希望英法等国家能够放弃这些条款,同时为了防止英法等列强的再次入侵,清 *** 任命蒙古的勤王僧格林沁主管大沽口和京东的防务,僧格林沁积极的在大沽口等地布置好了各种防御措施。

  而英法等国家对从《天津条约》中得到的利益非常不满足,希望通过再次战争从清 *** 获得更加优惠的条件,取得更大的利益,于是1859年6月,前去北京换约的英法公使拒绝按照清 *** 规定的路线进京换约,而是在英法舰队的保护下直接进入大沽口,想要从大沽口进入北京,于是中国军队对英法联军开始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通过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可以看到众列强侵略中国,从中国获得利益的胃口已经变得越来越大,清 *** 在列强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进行防御性抵抗。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经过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在清朝大沽口守军与英法联军之间,其发生的原因是清 *** 希望修改《天津条约》的内容,而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则希望再次通过战争从清朝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是相当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一昼夜,最终清军打退了英法联军想要再次占领大沽口的企图。下面说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

  大沽口曾经在第一次的大沽口之战中失守,所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之前大沽口的防御措施已经被损毁殆尽,僧格林沁受命主管大沽口防务之后,积极的重建大沽口的防御系统,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经过僧格林沁的精心布置,大沽口的防御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到达大沽口外后,立即对清军进行武装挑衅。18日下午,英舰8艘,乘风潮之势直入白河内,乘夜暗,曳倒拦江铁戗4架。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口外,大沽口守军要求三国公使在大沽北部的北塘登陆,由清 *** 派兵保护,进京换约。但是英法侵略者拒绝了清军的要求,坚决要求从大沽口登陆。6月25日黎明,英、法侵略军向大沽发起攻击。妄图夺取大沽口炮台。下午2时,联军舰队以舰艇数艘排除水中障碍物,开辟通路想要强行登陆大沽口。直隶总督恒福再次劝说英法公使从北塘登陆,英、法侵略军拒绝了。下午3时左右,清军开始对英法联军开炮,双方开始了激战。激战进行了一昼夜,联军彻底失败,残部一直溃逃到杭州湾。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结果
  此次战役,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华舰队司令贺布受重伤。清军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联军的失败在于轻敌。舰队司令贺布少将在闯入河口后,就“认为他已稳操胜券”。僧格林沁也对这次战役作了较深入的评论:“该夷此次之败,率因骄傲欺敌。其意以为炮台营垒,垂手可得,水战失利,继之步卒。是该夷不信中国敢于一战”。清军以有备击无备,在火炮射程内突然攻击,集中打击敌旗舰,使其指挥失灵,陷入混乱,从而获得大胜。但由于清军没有航速快、火力强的近代舰艇,因此未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只好任其安然撤出战区。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859年9月发表《新的对华战争》中,对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以“英国人预先就决意要在规定的交换批准书日期以前就向中国寻衅了……中国人抵抗英国人的武装远征队,毫无疑义地也是有理的。中国人这种行动,并没有破坏条约,而只是挫败了英国人的入侵”的评论,抨击了英法的侵略行径,肯定了僧格林沁指挥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1859年6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抗击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天津大沽口的作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在清朝大沽口守军与英法联军之间,其发生的原因是清 *** 希望修改《天津条约》的内容,而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则希望再次通过战争从清朝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是相当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一昼夜,最终清军打退了英法联军想要再次占领大沽口的企图。下面说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

  大沽口曾经在第一次的大沽口之战中失守,所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之前大沽口的防御措施已经被损毁殆尽,僧格林沁受命主管大沽口防务之后,积极的重建大沽口的防御系统,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经过僧格林沁的精心布置,大沽口的防御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到达大沽口外后,立即对清军进行武装挑衅。18日下午,英舰8艘,乘风潮之势直入白河内,乘夜暗,曳倒拦江铁戗4架。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口外,大沽口守军要求三国公使在大沽北部的北塘登陆,由清 *** 派兵保护,进京换约。但是英法侵略者拒绝了清军的要求,坚决要求从大沽口登陆。6月25日黎明,英、法侵略军向大沽发起攻击。妄图夺取大沽口炮台。下午2时,联军舰队以舰艇数艘排除水中障碍物,开辟通路想要强行登陆大沽口。直隶总督恒福再次劝说英法公使从北塘登陆,英、法侵略军拒绝了。下午3时左右,清军开始对英法联军开炮,双方开始了激战。激战进行了一昼夜,联军彻底失败,残部一直溃逃到杭州湾。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在1859年6月,交战的双方是僧格林沁领导的大清军队和英法联军,后来美军也参加了战斗,战斗发生的地方就是天津的大沽口,战役的结果是清军以极少的损失击溃了侵略者的入侵,打击了侵略者不可一世的气焰,成为了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下面说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之后,英法联军凭借著自己在海上拥有先进的船只和大炮的优势接连攻陷了清朝的沿海很多重镇,1858年6月,清 *** 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家签订了《天津条约》,而且约定了第二年进行正式的换约。而战败的清朝统治者咸丰帝面对着条约中那么多苛刻的条款,非常不满,表示实在是难以接受,并且希望英法等国家能够放弃这些条款,同时为了防止英法等列强的再次入侵,清 *** 任命蒙古的勤王僧格林沁主管大沽口和京东的防务,僧格林沁积极的在大沽口等地布置好了各种防御措施。

  而英法等国家对从《天津条约》中得到的利益非常不满足,希望通过再次战争从清 *** 获得更加优惠的条件,取得更大的利益,于是1859年6月,前去北京换约的英法公使拒绝按照清 *** 规定的路线进京换约,而是在英法舰队的保护下直接进入大沽口,想要从大沽口进入北京,于是中国军队对英法联军开始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通过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可以看到众列强侵略中国,从中国获得利益的胃口已经变得越来越大,清 *** 在列强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进行防御性抵抗。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结果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僧格林沁领导的大清军队和英法美联军,战斗的地点是天津的大沽口,交战的时间是1859年6月25日,交战的结果是英法美联军被准备充分,指挥得力的清军击退,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结果。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结果是僧格林沁由于准备充分,指挥有方,击退了妄图在大沽口登陆,从而再次逼迫清 *** 同意《天津条约》中的苛刻内容,妄图从中国获得更多利益的企图。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激战一昼夜,清军阵亡38人,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华舰队司令贺布受重伤。英法联军在大沽口可谓是损失惨重,战败之后的英法美联军溃逃到杭州湾去了。清军因为没有得力的船只,没有能够对英法美联军进行追击,将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战果进一步扩大。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结果对清 *** 来说是相当值得骄傲的,这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次战役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僧格林沁的指挥得力,准备充分,而英法联军的狂妄自大和轻敌冒进也是导致英法美联军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次战役的胜利使得清军的士气大振,也使得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不可一世的气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之后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不敢再轻视清朝的防御力量。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评价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次战争中僧格林沁准备充分,指挥有方,将拥有着坚船利炮的英法美联军击败,成功守住了大沽口,使得英法美联军妄图通过这次战役再次被迫清 *** 同意自己的苛刻条件,从中国获得更大的侵略利益的企图。下面做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评价。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评价一:这次战役的胜利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清军最高统帅的僧格林沁在战役发生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战役开始之后指挥的非常恰当,另一方面是因为英法美联军的统治者和士兵都狂妄自大,轻敌冒进给与了清军很好的击败他们的机会。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英法美联军进行的是一场不义之战,清朝官兵进行的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清军普遍对英法美联军充满了愤怒,僧格林沁充分的调动起了这一情绪对作战的影响,最终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英法美联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评价二: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英法美联军想要再次通过战争让清 *** 屈服,从而可以从中国攫取更大的侵略利益的企图,使得英法美联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路溃逃到了杭州湾。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评价二:这次战役的胜利也使得清 *** 看到了保家卫国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在这次战役中由于清军没有先进的轮船,使得清军无法对溃逃的英法美联军进行追击,导致战果无法扩大,从一定意义上也 *** 了清朝统治者,于是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梦想逐渐的在清 *** 内部产生。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还是展露了一些血性出来,证明当时也并不是一个碾压之势。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一起来看看吧。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殖民者陆续东侵。由于当时欧洲列强都已经经过工业革命,可谓船坚炮利,他们的军队武器先进,战法高明,训练有素,可谓是现代化军队。而这时的中国军队由于武器粗糙加上许久未经战阵,可谓大体战力不佳,所以在对战中往往屡战屡败,不够有时也有例外,这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外围,可谓京津门户,乃海防重中之重,明代嘉靖年间便已经建成。道光21年(1841年),大受鸦片战争震动的清廷对其修建维护,然而效果不彰。1858年5月20日,在占领广州后,由于清朝仍不愿满足其条件,英法联军准备攻打天津来“开导”清王朝。在最后通牒被拒绝后,猛攻大沽口,此乃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惨败,2小时便崩溃,战死300多人,随后联军占领天津,京师大震,和各侵略者签订天津条约。咸丰痛定思痛,决定下血本重修大沽炮台,严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署理直隶总督)前往天津整饬海口防务。在海边,岸防海口水师恢复,同时在海口设置障碍,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以最大程度阻拦敌舰。而在岸上,海口的南北岸的炮台由原来的四座增加到七座,并安装先进重炮六十四门;另在北岸石头鏠地方新建炮台一座,作为后路策应,可以说武装到牙齿,在炮台周围堤墙全被重新加固,在设立壕沟木栅,以加强防护,严阵以待!而英法联军方面不满足既得利益,准备估计重施,1859年6月25日,英法舰队再袭大沽口,不过这次,他们失算了!联军自然也知道清朝加强了布防,所以还是做了些准备的,它们黎明行动,但直到下午14时才清除了路障,此时,所有炮台都静悄悄的,静的让联军心里发毛。15时许,联军司令英国海军少将贺布命令舰队航进,攻击炮台,然而这下子,他们进入了清军射程。突然间炮火齐鸣!清军早有准备,连炮手都换成了精锐炮手,这火力如此凶猛且精准,英法联军多艘军舰被击中,伤亡人数激增。随后一艘美国军舰也加入战局,当然也被痛打,下午17时,重伤的司令贺布下令撤退,此战清军全胜。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击沉英军军舰3艘,重创3艘,联军其它舰船也多有损毁,英军死伤将近五百人,法军伤亡数十人,美军也一死一伤,而清军方面仅仅数十人伤亡,可谓大捷!

清军大沽失利

清军大沽失利 大沽口距天津180多里,是天津的门户。大沽口原仅有守兵700人。1858年4月19日,直隶总督谭廷襄与直隶提督张殿元、布政使钱炘和等率兵约8000人,携带神机营大炮,仓促前往大沽口设防。其部署是:谭廷襄率督标各营驻防海神庙,张殿元率提标兵一部防守北岸炮台,天津镇总兵达年率镇标及提标大沽协兵防守南岸各炮台,钱炘和总办粮台。此外,清廷还调派刑部左待郎国瑞、护军统领珠勒亨、副都统富勒敦泰等率京营马步各队及火器营、健锐营兵2000余人,携炮30门,赶赴海口,统归谭廷襄节制。英法等国侵略者,为了使用武力迫使清 *** 屈服,早就做好了准备。到5月19日,英、法、美等国舰船共约30艘驶抵大沽口外。当日傍晚,英法联军“斯莱尼”号、“复仇者”号等16艘舰艇和20余只舢板,载海军陆战队约2000人,驶入拦江沙内,待命行动。美舰和俄舰各1艘相继跟进,为英法联军助威。5月20日上午8时,英国全权专使额尔金和法国特使葛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清廷允许英、法等4国公使前往天津,并限令清军在两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否则武力占领。当日上午10时,英法联军两队炮艇开入口内,同时轰击南北两岸炮台。此时,北岸炮台由游击沙春元率部防守;南岸的主炮台由总兵达年和游击德魁率部防守,左炮台由都司纳勒和等率部防守,右炮台由游击陈毅等率部防守。4座炮台的防守已增加到3000人,大炮200余门。面对英法联军的进攻,各台守兵奋起还击,击沉敌舢板4只,毙敌近百名。大沽口外的英法联军旗舰“斯莱尼”号及其它主力舰只的大口径火炮向炮台猛烈轰击。北炮台的三合土顶盖被击毁,南炮台炮墙被轰塌,有的火炮被炸坏。清守台兵遭敌炮轰击,有很多伤亡。11时,英法联军的两支陆战队乘舢板强行登陆,向炮台接近。清守军冲出炮台,与敌展开白刃格斗。而正在此时,谭廷襄、钱炘和从大沽村乘轿逃跑,致使士气大挫。当敌陆战队进至炮台附近时,后路清军不仅没有及时增援,反而讹传前军失利,以致兵勇惊溃。炮台守兵孤军奋战,各炮台相继失守。英法联军陆战队占领南北两岸炮台后,又占领了东、西大沽二村。 大沽之战,清军数倍于敌,但仅仅接战两个多小时,4座炮台便全部落入敌手。大沽炮台的陈旧落后,固定在架上的火炮无法调整射程,难以命中目标,加上仍然采用老式的木制炮架,木架一旦着火燃烧,火炮随之滚落地上,无法继续射击,这对战斗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导致清军这次失败的根本原因则是清廷动摇不定,缺乏抗战决心。当英法联军从上海北上时,咸丰皇帝一面命令在天津、大沽暗地设防,一面又令谭廷襄等“平心静气”地与侵略者“理论”。前线指挥者谭延襄虽然奉旨设防,但也根本没有作战的决心,战前既无周密的防御计划,战时又不亲临前线指挥,危急时刻则带头逃跑。如此状态,清军在大沽之役中是根本不可能获胜的。


  • 上一篇:元素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