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澄江软体动物化石群

时间:2024-08-07 21:49:04 编辑:莆仙君

为什么寒武纪动物突然大量出现?澄江化石群的发现为什么是对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因为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物种形成是渐进的一个过程,而现在忽然出现了许多物种,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物种形成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跳跃的物种形成是渐进的还是跳跃的?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进化生物学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这个问题曾发生激烈的辩论。现在,辩论已经沉寂下来,一些问题也开始得到澄清。人们在考察微进化时,使用的时间尺度是以代为单位的,可称之为生物学时间尺度。前面关于异域的和同域的物种形成的讨论已经说明,在生物学时间尺度上,物种形成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跳跃的,这一点其实是不存在争论的。达尔文以来,包括达尔文在内,许多进化生物学家就诧异于在地层中能说明渐进进化的成系列的化石并不多见。相反,多数化石物种的出现是突然的,没有过渡形态。它们一经出现就很少发生变化,直到它们在岩层中消失。长期以来,科学家将此现象解释为可能是过渡形态的化石尚未发现,可能是含有这种化石的岩石被侵蚀掉了,也可能没有形成化石。所以按照渐进理论所以按照跳跃理论问题就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时距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已经100多年了,古生物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化石物种在地层中仍然是突然出现的。古生物学家埃尔德雷奇( N.Eldredge)和古德尔(s.E Gould)认为,按照化石记录,新的物种是跳跃式出现的。新种一旦形成,在它存在的上百万年时间里,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处于表型平衡状态,直到另一次种形成的突然出现。这就是点断平衡模式。点断平衡模式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物种的进化性变化是非匀速的,它并不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始终是一个渐变的平滑的进化过程。用这个模式可以比较好地解释我们在化石记录中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并不意味着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没有渐变的物种形成,只有跳跃的物种形成。在化石记录上,物种形成是在相对短暂的时期内发生的。这里的“短暂”是地质时间尺度上的“短暂”,而不是生物学尺度上的“短暂”。这个地层时间尺度上的“短暂”可能有数百代至上千代之久。 我们能将几千年里发生的物种形成过程称为“突然”的事件吗?如果用多少世代来衡量,即用生物学时间来衡量,这是缓慢的过程;如果用地质年代学时间来衡量,情况就不同了。一个成功的物种平均存在几百万年。让我们设想一下,一个物种存在500万年,而物种形成的表型分歧是在第一个5万年里完成的。物种形成仅仅占物种全部历史的1%。相对于长达数百万年的物种历史,新物种看来是突然出现的。多数物种总的历史符合点断平衡所作的描写。而在这模式中也可能包含了一个渐进变化的阶段。因此,渐进模式和点断平衡模式对于解释化石记录都是有用的。

为什么说澄江动物群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简单说,澄江动物化石群呈现出“生命大爆发”的情景,否定了达尔文“缓慢渐进”的进化论。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挑战进化论,而是判了进化论死刑。具体见下图:按照进化论,截止寒武纪,只存在像三叶虫这种最原始的无脊椎动物。澄江化石群是寒武纪之前的时代,但却同时出现寒武纪以及寒武纪之后的各种生物,并且全部是今天已知生物。显然,达尔文的理论在证据面前破产了。事实上,这个地质表还可以有别的、更合理的解释。起初,创造者创造了万物,各从其类,人类为尊。但人类背叛,最终导致创造者以一场大洪水灭世。洪水引发海底火山爆发,并最终淹没了全世界。这个地址年代表,其实就是动物被洪水掩埋的次序。先是海底贝壳类、软体类、无脊椎类,其次是鱼类,然后是两栖类,接下来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最后是鸟类和人类。其中海底贝壳和软体类化石发现得最多,按此顺序依次减少,鸟类和人类化石最少,人类几乎没有。因为只有瞬间被掩埋才能形成化石,鸟类和人类最不容易被埋,他们最终是淹死的,只会腐烂不会形成化石。这个叙事,既有文献记载,又符合化石证据,是最合理的。进化从来没有发生过,生命各从其类,是被创造的。

为什么说澄江动物群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从1984年7月起,云南大学教授侯先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和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在澄江县帽天山页岩中发现了上万块不同形状的海洋动物化石,包括海绵、水母状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等,共计38个门类、120多种,由此揭开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海底世界的概貌。澄江化石不仅涵盖了当今动物界的大多数门类,而且包括许多已经灭绝的形状古怪的动物。这些发现不仅为“寒武纪大爆发”这一非线性突发性演化提供了科学事实,同时对达尔文渐变式进化理论来说的确是个极大的挑战。达尔文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中认为,进化是一个稳定、渐变、连续的过程,推崇自然界不产生飞跃。达尔文还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从某一种原始类型进化而来的。然而,澄江动物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已经出现,而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早在那时都已存在,只是都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等级,在后来的演化中,各个不同类群才以一个固定模式演化。这就意味着达尔文的理论至少是不全面的。图2-3 澄江动物群化石发现点(摄影/赵洪山)2012年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上,澄江化石群顺利通过表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

为什么说澄江动物群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从1984年7月起,云南大学教授侯先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和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在澄江县帽天山页岩中发现了上万块不同形状的海洋动物化石,包括海绵、水母状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等,共计38个门类、120多种,由此揭开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海底世界的概貌。澄江化石不仅涵盖了当今动物界的大多数门类,而且包括许多已经灭绝的形状古怪的动物。这些发现不仅为“寒武纪大爆发”这一非线性突发性演化提供了科学事实,同时对达尔文渐变式进化理论来说的确是个极大的挑战。达尔文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中认为,进化是一个稳定、渐变、连续的过程,推崇自然界不产生飞跃。达尔文还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从某一种原始类型进化而来的。然而,澄江动物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已经出现,而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早在那时都已存在,只是都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等级,在后来的演化中,各个不同类群才以一个固定模式演化。这就意味着达尔文的理论至少是不全面的。图2-3 澄江动物群化石发现点(摄影/赵洪山)2012年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上,澄江化石群顺利通过表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