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红20军

时间:2024-08-07 15:32:46 编辑:莆仙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是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是项英和陈毅。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苏区,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项英任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事分会主席、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一起,领导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和地方武装,掩护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扩展资料: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保持了南方游击区的革命支点和革命的骨干力量。193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中对此作出高度评价:“他们的长期艰苦奋斗精神与坚持为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政治局号召全党同志来学习这些同志的模范。”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群众工作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2年底, 指挥红军取得中央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的人

周恩来、朱德。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其部署是: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分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历史背景: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失败后,被迫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守势。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其部署是:以第18军军长陈诚指挥的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为中路军,担任“主剿”任务;蔡廷锴指挥的第19路军和驻福建省部队共6个师又1个旅为左路军;粤军第1军军长余汉谋指挥的广东省部队6个师又1个旅为右路军,分别担任福建和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第23师为总预备队。另有4个师又2个旅分布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任守备。第3、第4航空队以南昌为基地,支援作战。中路军约70个团16万人,编成3个纵队。第1纵队指挥第11、第52、第59师,向宜黄、棠阴地区集中;第2纵队指挥第10、第14、第27(后任守备)、第90师,向临川(今抚州)、龙骨渡地区集中;第3纵队指挥第5、第6、第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并以一部出资溪;第43师为预备队。

解放战争时期7o个军的军长都是谁

第一野战军:
1军--贺炳炎,2军--王震,3军--许光达,4军--王世泰,5军--列斯肯,6军--罗元发,7军--彭绍辉,8军--姚喆;
国军起义:9军--赵锡光,西北独1军--周祥初,西北独2军--马崞靖,西北独1军--蒋汉诚。

第二野战军:
10军--杜义德,11军--曾绍山,12军--王近山,13军--周希汉,14军--李成芳,15军--秦基伟,16军--尹先炳,17军--王秉璋,18军--张国华,19军--刘金轩。

第三野战军:
20军--刘飞,21军--滕海清,22军--孙继先,23军--陶勇,24军--王必成,25军--成钧,26军--张仁初,27军--聂凤智,28军--朱绍清,29军--胡炳云,30军--谢振华,31军--周志坚,32军--谭希林;
国军起义:33军--张克侠,34军--何基沣,35军--吴化文。

第四野战军:
38军--李天佑,39军--刘震,40军--韩先楚,41军--吴克华,42军--万毅,43军--洪学智,44军--邓华,45军--黄永胜,46军--詹才方,47军--梁兴初,48军--贺晋年,49军--钟伟,54军--丁盛,55军--陈明仁;58军--孔庆德(二野转隶)。
国军起义:50军--曾泽生,51军--张轸,52军--王劲修,53军--彭杰如。

华北野战军:
60军--王新亭,61军--韦杰,62军--刘忠,63军--郑维山,64军--曾思玉,65军--邱蔚,66军--萧新槐,67军--韩伟,68军--文年生,69军--周彪(副军长),70军--石志本(副军长);
国军起义:36军--刘万春,37军--张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