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柏拉图式的爱情

时间:2024-08-07 01:12:19 编辑:莆仙君

什么是柏拉图爱情?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


柏拉图对爱情的定义?

1、勇气之爱(讲述者被人们视为弱小的被爱之人)阿克琉斯为友人复仇不惜一死,是爱给了他勇气,所以我们要爱。2、精神之爱(讲述者是一个成年的同性恋,被人们视为追求肉欲的人)爱有天地之分,天之爱是精神之爱,是崇高的爱,只有男男之间才有,是美好的追求;地之爱是肉体之爱,是普遍的低级的爱,也就是大多数人的爱,只有肉欲的爱。3、功利之爱(讲述者是医生,理性大于感性,是技术主义的代表)爱情是和谐的,是有规律的,是有用的,我们可以通过其中的规律得到爱情,也可以通过爱情得到别的有用的东西。4、缺憾之爱(讲述者是喜剧家,而喜剧总是悲剧的内核)人是被劈成两半的,天生就该追求自己的另一半,不论肉体还是精神,我们都应该追求自己的另一半,以此互补,否则我们孤独,有缺点,不完美。5、完美之爱(讲述者是成功人士,是十分优秀的人)我们要追求完美,爱神就是完美的,爱情也是完美的,所以我们要追求爱,而且爱是有益于他人的,是可以从满溢之处流向匮乏之处的,可以让大家一起变的完美。6、朝圣之爱(讲述者是苏格拉底)爱神不是完美的,介于神和人之间介于美和丑之间介于无知和有知之间,追求爱不是为了爱本身,是为了爱延伸的东西,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得到的美好、是追求到以后收货的智慧和快乐,美好和永恒。7、畸形之爱(醉酒之人的胡言,他爱着苏格拉底却又自惭形秽)爱情的美好没有让他变美好,反而让他与美好背道而驰,离爱越来越远,他矛盾而纠结,爱在折磨着他。会饮篇作者柏拉图的爱情观爱是阶梯式的,肉体之爱会让精神之爱更崇高,二者不能单一存在,否则偏向肉体则堕落,偏向精神则虚渺。有追求者介于有知和无知之间,神有知,所以不需要追求,愚人无知,所以不知道要去追求,只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才会去追求知识追求美好,这就是追求者,每一个为梦想努力的人就是这样的人。爱他人就是爱自己。因为爱他人时,爱上的那些优点和美好,其实都印证了自身。也许过去自己拥有这些美好如今失去了;也许现在正拥有这些美好;也许看到了将来的自己,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想要拥有的特质。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友谊

1. 介绍


柏拉图式的友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他认为,友谊不仅仅是单纯的相互欣赏和沟通,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心灵的相互激发,旨在寻求真正的美、真正的善和真正的真理。这种友谊不仅对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有益,还可以开启精神世界上的一扇智慧之门。


2. 柏拉图式友谊的要素


柏拉图式友谊包含四个要素:真正的美、真正的善、真正的真理和真正的爱。这些要素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当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形成柏拉图式的友谊。


3. 真正的美


柏拉图式的友谊最基本的要素是真正的美。这种美并不仅仅是指外在的美,而是内在的、超越时空的美。这种美是唯一的、永恒的,并且总是引导我们朝向善良和美好的方向,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4. 真正的善


真正的善是柏拉图式友谊中的第二个要素。这种善指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利己主义,而是一种基于道德和良心的自我牺牲。通过追求真正的善,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我们作为人类的价值。


5. 真正的真理


柏拉图式友谊中的第三个要素是真正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存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义。真正的真理也可以带给我们理性和意志的支配力,使我们在人生中更加地有方向感和决心。


6. 真正的爱


在柏拉图式友谊中,最后一个要素是真正的爱。这种爱不是基于外貌、金钱或物质条件的,而是纯粹的、无私的爱。它可以带给我们深度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在无私的奉献中得到成长和提升。


7. 结语


柏拉图式友谊并不是一种简单或者浅薄的概念,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追寻和实践。当我们把柏拉图式友谊这种美好理念变成行动时,它会成为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一部分,带给我们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还会帮助我们更加积极地去生活,追求美好的人生。


什么是柏拉图式友情?

单纯的友情,不掺杂其他任何杂质的友情。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扩展资料:柏拉图式爱情: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而现今柏拉图式爱情已经扭曲成精神爱情,基本上是断章取义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这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排斥。

柏拉图式的爱情

摘要 :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的爱情观主要包含了:理想式爱情观、纯精神爱情观、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完美的爱情观、自由的爱情观五大类。

        纯精神爱情观的提出是因为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这些东西都会变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实,亘古不变的。所以他极其崇尚理性。推及到他的爱情世界中,就可以解释为:以肉体为主的爱情是不靠谱的,无法长存延续下去的。只有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爱情,才会让彼此爱着对方的灵魂,这样的爱才会永恒。

        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就要从柏拉图对“另一半”的解释来理解了。在柏拉图的理论系统中是有“阴阳人”这一种自然人的存在的,个体的男女都是由这种阴阳人分裂成的。基于此,也就产生了“另一半”的概念。而我们世间由阴阳人分裂而成的男男女女,在寻找另一半时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以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该被大家指责。

        柏拉图爱的精神体现了超越性、人格性、真善美的目的性三个方面。可见,爱的本质在柏拉图看来就是生命或精神,就如同柏拉图所说的:“如果不把真正的爱情作为一种道德功绩来理解和接受,那么在我们的物质环境中就不可能保持它。”



关键词 :精神恋爱、爱性分离、同性恋、另一半、理念之爱



正文 :



一·哲学对爱情的定义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他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社会化的衍生物,而把繁殖欲望降为了最低的需要。



二.柏拉图的爱情思想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弃肉体向往着理性的时候,思想才是最好的。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体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体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在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三.柏拉图五大爱情观

1.理想式爱情观

2.纯精神爱情观

3.双方平等的爱情观

4.完美的爱情观

5.自由的爱情观



四.五种爱情观的具体分析



1.理想式爱情观

  理想式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后人之所以将柏拉图式的爱情看作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为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一书的原因。该书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或许因为其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所以也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2.纯精神爱情观

      “柏拉图式的爱情”常常被认为是“有爱无性”的精神恋爱,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但是非常片面。简单说几个问题:



1)柏拉图反对肉体关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柏拉图认为爱的最高境界是对真善美理念的追求,但那仍是柏拉图心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在柏拉图看来低级的爱情中存在肉体关系也是很正常的。柏拉图也承认,肉体关系对于人的存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从他在《理想国》中,设想的那套优生制度就可以看出。

2)无性爱的爱情就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吗?

很显然不是这样的。在柏拉图的观点中,恋爱双方是否进行肉体关系,根本不是恋爱的重点。重点是,两人的结合是为了追求自己缺少的东西,最高的追求目标是美和善,并以此接近灵魂的交融和精神的不朽。这种追求往往是通过恋爱双方进行哲学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同性和异性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基于此,人们也通常把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称为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综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柏拉图的爱情观念中,是可以理解世俗概念里性与爱结合的思想的。毕竟人也脱离不了动物性,也是会产生性欲,需要繁衍后代的。只是,这种性与爱结合的爱情是所有的爱情种类中,最简单最低级的一种。柏拉图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通过精神交流,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灵魂交融的永恒爱情。也就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所说的精神恋爱、神交灵交等等。在柏拉图的观念中,爱情和情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爱情是伟大的纯洁的,而肉体的结合是肮脏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将性与爱结合的爱情归为最低级爱情的原因。

        那我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柏拉图会崇尚这种精神恋爱呢?其实这个问题理解起来也很简单。首先我们要知道,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这些东西都会变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实,亘古不变的。”所以他极其崇尚理性。推及到他的爱情世界中,就可以解释为:以肉体为主的爱情是不靠谱的,无法长存延续下去的。只有精神上的爱情,才会使彼此爱着对方的灵魂永不改变。当然,这里的“肉体”不是单指肉欲,还有相貌,身体,以及外在的一切,因为这都是感官可以感受到的,也就是总会发生改变的。比如爱人老了,或者毁容了,家道中落等等,大多数爱情都会因此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而精神上的爱,便不会如此,它几乎是不会受到任何东西的影响。

      总的来说,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达到任何东西都无法影响,肉体已经不再重要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极其罕见,所以才被称为理想的爱情模式。既然爱情双方追求的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自然不会局限于一具躯体,什么年龄、性别都完全不再重要,这是真正值得被颂扬的爱情。

      既然在柏拉图看来爱情中年龄和性别都完全不再重要了,那么同性恋当然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存在。所以就有一位美国学者对今人所理解的柏拉图式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的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的是灵交而非性交。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也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爱情的原因,柏拉图相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感情,而唯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唯有超凡脱俗的爱,才经得起考验。



3.双方平等的爱情观

      在柏拉图眼中,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爱情双方是自愿的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欢的人。

      如果要理解柏拉图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就必须要从柏拉图提出的的“另一半”这个概念说起:

      “人被劈成圆形的两半,终生寻找另一半”的说法早已滥觞,这在《会饮篇》中有更有详细准确的解释。同时,在柏拉图的《盛宴》中, 柏拉图借阿里斯托芬之口,表达了关于爱情起源的这样一个隐喻:“凡欲求自己另一半的就是在恋爱”,“同所爱的人熔为一体、两人变成一个,早就求之不得。个中原因就在于,我们先前的自然本性如此,我们本来是完整的。渴望和追求那完整,就是所谓爱欲”。而我们自己的“另一半”怎么会失去呢?这就涉及到最初我们“人的自然”是何等状态。我们人的自然从前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太古之初的时候,人的性别有三种,除了“男人”(原本是太阳的后裔)和“女人”(大地的后裔),还有个第三性——“既男又女的人”,也就是男女两性的合体(月亮的后裔)。这三种人的样子整个儿是圆的,呈球形。 这三种人都不安分。特别是既男又女的人,其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常有非分之想——竟要与神们比高低,甚至想冲到天上去和神们打一仗。于是,宙斯和其他神在一起商讨应对的办法。既不能干脆把人都杀光,又不能让人们这样无法无天。后来宙斯说,“我想出了个法子,既能让人继续活着,又让他们不会再捣乱,这就是让人虚弱。现在我就把人们个个切成两半。”宙斯说到做到,把人切成了两半。

   这样一来,人的原本的自然就被彻底改变了。人被这样切成两半之后,每一半都急切地欲求“自己的另一半”,紧紧抱住不放,相互交缠,恨不得合到一起。由于不愿分离,饭也不吃,事也不做,结果就死掉了。要是这一半死了,另一半还活着,那活着的一半就再寻找另一半。而寻求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具有“爱欲”的四种类型的人:第一种是“追女人的男人”:凡是由双性别的人——既男又女的人——切开的一半而成的男人就是这种。他们只对女人感兴趣。第二种是“追男人的女人”:这是由双性别的人切开的一半而成的女人。这种女人热衷于追男人。第三种是“女同性恋”:这是由原来的全女人切开的一半而成的女人。她们对男人没有多大的兴趣,只眷恋女人。第四种是“男同性恋”。

   所以柏拉图会指出,指责同性恋是无耻之徒是错误的。因为引导他们追求这种快乐的不是纵欲而是勇敢坚强和男子气概,他将他们称为最具有男子气质,是国家最有希望的少年。柏拉图将男子依恋男子称为“很难说他们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这样的结合推动着他们终生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的友谊中,那些纯粹的性快乐实在是无法与他们从相互陪伴中获得的巨大快乐相比。他们的灵魂实际上都在寻求某种别的东西,这种东西他们叫不出名字来,只能用隐晦的话语和预言式的谜语道出。”,“我们原本是完整的,而现在正在期盼和追随这种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爱情。”这个结论是从对同性男子相恋分析得出的,柏拉图没有着力对阴阳人的解释,兴许他认为同性男子的依恋一方面代表了国家的男子气概,另一方面在对抗世俗之下可能是更纯粹的友谊所驱使,因而更接近我们灵魂所追求的东西。

        综上,在柏拉图看来,恋爱双方是平等的,无论双方是男是女,都可以成为彼此的另一半。所以无论是男性同性恋或是女性同性恋都是合理的存在。同性恋不该为千夫所指,他们只是彼此的另一半和自己性别相同而已。



4.完美的爱情观

      谈到柏拉图完美的爱情观,就不得不提一个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之间的典故了。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所以,在柏拉图的爱情理念中,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感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又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5.自由的爱情观

      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茁壮的成长。爱,不是牺牲,不是占有。拥有爱情的时候,要让对方自由;失去爱情的时候,更要让对方自由。爱就像风筝一样,你要给它飞翔自由,也要懂得适时把它拉回来。没有自由的爱情,也会慢慢趋向自然死亡。爱需要自由,正如同爱也需要呼吸是一样的。距离和神秘感,才是维系爱情温度的好方法。



五.对柏拉图爱情观的总结

      现在很多人对柏拉图式的爱情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精神恋爱或是同性之恋,其实不然。在柏拉图的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爱情哲学的两大要点,可证明柏拉图的爱情哲学绝非“精神恋爱”和“同性之爱”所能够概括的。

        第一点是关于肉体之爱,柏拉图强调爱情高于性。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就说柏拉图是一个禁欲主义,因为他并没有排斥肉体之爱,在他看来,即使肉体之爱也是有低俗和高尚之分的,只要做到节制,肉体之爱也是有意义的。

        第二点是关于理念之爱,理念之爱是最高级的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引导人们去认识美的本身,也就是理念之美。正是这种对人的爱推及对美和善的追求,才是柏拉图爱情哲学的真谛。爱情在柏拉图哲学中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它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种由肉体之爱升华为理念之爱的上升过程和崇高境界。

        柏拉图爱的精神体现了超越性、人格性、真善美的目的性三个方面。可见,爱的本质在柏拉图那里就是生命或精神,就如同柏拉图所说的:“如果不把真正的爱情作为一种道德功绩来理解和接受,那么在我们的物质环境中就不可能保持它。”

参考文献 :

【1】《理想国》柏拉图著  郭斌和 、张竹明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2】《盛宴》 柏拉图著

【3】《会饮篇》柏拉图著

【4】《美国家庭体制》 伊拉·斯瑞著

【5】《圣经》


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

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艳遇。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究竟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带一支回来就可以。   柏拉图去做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他,发现他竟在树林里扎起帐篷。苏格拉底问:你还没有找到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帐篷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如果我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蒌了。   苏格拉底问:你以为你不摘,它就不会枯萎了?   柏拉图回答:我知道,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要在它还盛开的时候,守在它边上,欣赏它最美的样子。苏格拉底问:那它凋谢了呢?   柏拉图回答:等它凋谢的时候,我会欣然离开,去找下一朵。这时,苏格拉底满足地笑了: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