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土客械斗

时间:2024-08-06 20:28:45 编辑:莆仙君

清朝土客大械斗是怎么回事?影响如何?

土客冲突专指明清时期,在中国南方的族群混居地区,各族群(汉族不同民系、壮族)之间的激烈冲突,其最高峰是清朝末年发生在广东的土客械斗。土、客两词,分别是先住民和后住民的意思,按当地不同族群到来的先后进行区分。 [编辑本段]发生时间及地点 土客冲突发生的地点很多,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台湾的许多地方都曾经发生过。土客冲突发生的时间跨越度也很长,从明朝中期到清末均有发生,但绝大多数土客冲突均发生在清末(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十九世纪末)。 冲突的成因 土客冲突给当地人民,无论是土方还是客方,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归究其原因,不同研究者的说法都各异,但普遍接受的一点是:土客冲突的本质,在于争夺生存资源;而其极端形式--土客械斗,则是乡村争夺资源的一个极端形式。此外,当时政府的挑动,以及地主土地制度的限制等,也是土客冲突的重要原因。土客冲突自明朝以前就在中国南方不时出现,但都规模不大。 [1]但到了清末,满清政府为要彻底清算消灭太平军等反政府势力。同时,广东沿海等地的人口剧增(各地移民及自然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困苦,生存资源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因为当时政治、经济都非常急剧变动,因此惨烈的土客械斗发生就在这种背景下。其中尤以“四邑地区”的土客械斗,最为惨烈。 广东土客大械斗四邑地区的土客械斗 四邑地区处于广东珠江三角洲西部,原本人丁稀少,明清年间,来自广府地区 、粤东地区的人移民到四邑地区,四邑的人口才逐渐增加。在移民的初期,由于双方的人口均不多,生存资源足够需求,双方一直相安无事,并维持了一百多年后,双方才开始小幅度的冲突。但到了清朝末年,于咸丰及同治年间,双方爆发了大规模土客大械斗。注:“土”指的是当地人,“客”指客家人。太平天国起兵于咸丰元年(西元1851年)。 [编辑本段]后续影响客家称谓的形成 土客冲突的双方在不同地点均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广西的土客冲突,土方为壮族及当地的汉族人,客方为广东汉族的广府、客家等民系。但就一般状况而言,处于客方的民系,无论是在两广、湘赣还是闽台,其原籍均来自赣南、闽西、粤东、粤北,使用相同的汉语方言,有着相同的习俗。作为土客冲突的客方,他们的处境往往要比土方更差,因此在土客冲突最激烈的几十年间,即清末土客械斗期间,这些移民到外地的人与原籍地的人相互之间有着强烈的民系认同,最终的结果是这些人普遍接受以客家作为民系通用的名字,这也就代表着客家民系的正式形成。


近代被遗忘的广东土客大械斗事件是怎么回事?

在近代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这件事就是广东土客大械斗,是两个族群之间的缠斗,由于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反叛等一系列民间自发的大规模运动浪潮中,因此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多人注意到。这件事情发生于1854至1867这十三年间,这场爆发于广府人和土客人之间的大械斗,持续了十三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死伤人数之多,在整个中国古代民间冲突的历史中都是十分罕见。一、大械斗发生的直接原因最早的时候,广东地区贫瘠,农业不发达,因此这个地区并没有太多人居住,后来中原地区的农民由于战乱等一系列原因迁到了广东,也就是今天广东的土人,在此之后客家人也迁到了这里。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两个不同族群的人在同一个地区呢?那必然会有冲突发生。广东土人先迁到这里,因此他们先入为主,认为他们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后来迁到这里的人在他们眼里就像是来自己家做客的人,因此后迁入的人被称为客家人,也有了土客之分。客家人迁到广东以后,刚开始土人与客家人还是可以好好相处的,客家人耕种自己垦殖的土地,没有侵犯土人的利益,他们直之间和平共处了一百多年。后来一场起义运动改变了这一切,在广东,洪兵爆发了起义。鹤山这一地区的许多农民都参加了这场起义,他们被称为红巾军,红巾军中有土人也有客家人,但是在起义中他们还是能够同声共气一起反抗压迫他们的敌人。洪兵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到了许多地区铲除他们的阶级敌人,在斗争中,红巾军杀害了客家地主高三最为疼爱的小儿子,高三十分愤怒,倾家荡产组织了一支军队,与红巾军抗衡,屠杀红巾军以消自己心头之恨。高三与客籍秀才张宝铭一起组织了一支军队,主动与红巾军为敌,这支军队在清政府平定叛乱、镇压红巾军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清政府收复了县城,铲除了红巾军的首领。首领死后,剩下的红巾军急忙逃窜,进入了各乡镇农村,为了彻底扑灭这次起义,广东省政府命令高三组织的地主武装和官兵一起到各地进行搜查,以缴清红巾军余孽。但是在搜捕过程中,由于一些军人趁机洗劫财物、伤害了无辜百姓,触犯到了土人中的一些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这些地主阶级扬言“客家人挟官铲除土人”,鼓动土人进行报复,于是大械斗发生了。二、大械斗发生的根本原因爆发在广东土人与客家人之间的这场大械斗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清朝末年以来随着高产粮食作物的传入造成人口快速增长,百姓之间生存竞争力逐渐增加。其实,从明朝末年开始,土人与客家人之间的冲突就不断发生,但是在清朝末年这种情况却急剧恶化。原因就是因为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展开,一些高产作物比如土豆、玉米随着商业贸易传入中国,高产粮食作物的普及提高了粮食产量,因此人口大量增长,到了清朝末年已有四亿左右的人口数量。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均土地占有比率快速降,占有土地的减少促使许多的村落家族寻找新的生存方式,转移土地压力。其中就包括经商和向其他地区移民。一部分选择经商来满足个人及家族生存需要,还有一些人选择向其他地区移民,这种移民往往是全家甚至整个家族一起进行的,他们迁徙到其他地区垦殖土地满足自身需求。客家人就是因为在原居住地人口急剧膨胀,耕地减少,因此选择迁入广东东部地区,但是由于他们的迁入侵占了这里的土地,因此也会在这些地区引起与原有居民关系的紧张。由于南方地区宗法气息浓厚,因此不同宗族稍有不合就械斗的风气已经成为东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客家人在大量迁入广东后,垦殖当地土地,消耗挤压当地人的生存资源,这本来就已经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再加上红巾军直接点燃的导火索,扩大土人与客家人之间原本就存在已久的矛盾,因此两者之间爆发了大械斗。三、大械斗发生的政治原因广东大械斗的爆发就是由于官员借搜查叛党之名劫掠人们的财物,官员们对百姓们的申诉视而不见,只顾自己的利益。大械斗发生的时期是清朝末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局势动荡,国家正经历着剧变,同时,朝堂之上官员腐败问题十分严重。清朝末年,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入侵中国,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从中国长期攫取利益。而此时在中国内部一些有识之士想要改革自强以避免国家被欺辱的现象再次发生,但是奈何统治者不思进取,朝廷之上顽固派势力雄厚,一些措施根本无法推行,再加上一些贪官污吏压榨百姓,中国的局势很不稳定。四、大械斗发生的其他原因大械斗发生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土人歧视客家人。客家人是迁徙到广东的,他们不是这里的原住民,因此在迁徙到这里之后,遭到了原住民土人的歧视。首先是语言歧视,客家人与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语言融入不到广州土人的语言中,因此被认为是蛮夷之语。其次,客家人与土人的生活习俗和一下节日风俗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一些行为和风俗在土人眼里是难以理解的、不能接受的,因此引起了土人的歧视。正是歧视推动了后来大械斗的发生。

广东和广西的广指的是什么?

广东和广西的广指的是广信县。广东、广西之名始于宋代,以广信县为分界线。广信以东,谓之广东;广信以西,谓之广西。宋置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简略而成广东、广西。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扩展资料广信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时刚平南粤,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将交趾刺史部移治苍梧郡广信县,统辖岭南的苍梧等9郡,广信成为“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