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落子的艺术特点
武安落子源于民间曲调,经历代艺人口传、加工、改革,逐步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据明代《武安史话》记载,武安明代即有戏楼,落子戏当为演出剧种之一。最初称其为“硬歌”,即无乐器,坐着硬唱,后逐渐发展为一人脚踏小鼓,手持竹板,顺口编唱。至明末清初,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打霸王鞭”、“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硬歌”的曲调与“翠月檀香”舞蹈形式相结合,构成了武安落子的早期艺术。此后,唱腔、戏装、道具、化妆、伴奏均有发展和改进,形成独特的风格。武安落子行当较齐全,主要有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昔时分工不甚严格,小旦、小生大都相互兼演,三花脸还能演老旦、彩旦,有些三花脸又可由小生代替,小旦又可代娃娃。2015年来行当分工较前严格,但仍有兼演现象。舞台道具较为简单,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丰富见长,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既叙事又抒情,活泼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庄谐兼重,常有妙语联珠,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武安落子早期伴乐比较简单,明末清初的“硬歌”只有锣踏鼓,清末舞蹈的引入又增添了镲钹,民国年间老艺人胡文亮、王继的又发展了吹奏乐笛子,魏洪昌等向外地学习,又增添了二胡、笙,建国后又加入了三弦、低胡,2015有的剧团还增加了琵琶、大提琴、月琴等。武安落子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武安方言与曲调结合非常紧密,保留有大批的入声字。悲腔和哭迷子的哭唱,声调高亢,起落也大,颇类当地办丧事时妇女的哭腔。流水板则如从容不迫的日常叙话,亲切自然。
武安平调落子的主要特点
【武安平调】武安地方戏曲,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北省邯郸市的武安、涉县、磁县、邯郸县、永年、曲周、大名、临漳,邢台市的沙河、邢台、南宫,以及豫北、晋东南地区。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平调是十二律中最低的调子。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平调属于“梆子戢”,约在清代中叶由河南怀调演变而来, 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越调影响,因而有“平越怀调不分家”之说。1911年以后在武安地区相当盛行。有200多个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多为反映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的大型剧目。武安平调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平调的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倒三梆等,还有少量的杂曲小调,如《一串铃》、《打枣干》等,代表剧目《盘坡》、《徐策跑城》等。早期主要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平调特有乐器,有七、八条弦,用秫秸杆拉奏)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平调行当齐全,有“四梁八柱”和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四梁指红脸、黑脸、旦角、小生。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花脸。武安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彪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艺人多为本县人,故以武安话为基础韵白,有的戏、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风格淳正朴实。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崇尚特技。
武安平调落子的代表人物
杜银方66岁的杜银方成长于平调落子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和平调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很小的时候,当时已经很有名望的父亲在剧团教学徒们唱腔。每当看到哥哥姐姐们苦练功夫、上台表演时,杜银方就按捺不住学戏的冲动,偷偷地模仿着练。父亲发现聪慧的杜银方学一首记一首、唱一调会一调,天生一副好嗓子,就让12岁的他进入剧团接受专业训练,13岁时开始登台演出。“平调落子要寻求新的发展就要和现代的生活节奏、现代人的审美合拍,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接点,让这种特色文化更具竞争力。”几十年来,杜银方从未停止过对平调落子表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他遍访各地平调落子民间艺人和专家学者,抢救性地整理出数十部优秀的传统剧目,并结合时代需求做了一些改良。台前幕后数十载,杜银方经历了许多艰辛。“每逢刮风下雨,这条腿提前三天准会‘报警’,疼痛难忍。”杜银方指着被他戏称为“天气预报”的左腿说。原来15岁那年,他在练功时不慎将腿摔断,因怕影响演出便没有到医院检查,只是简单地用绷带将其裹住,伤愈后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有一次,杜银方在演出时,一个后空翻腾空而起,此时有个演员走位失误,跑到了杜银方的落点处。为防止伤到对方,杜银方在空中猛一侧身,跌落台下,锁骨当场骨折,但他仍爬上舞台继续演出,顿时,全场观众起立,掌声雷动。凭借精湛的表演技艺,杜银方征服了广大观众。他先后在多部平调落子剧中担任主角。河北省群英会一等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7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群星大奖、表演双项奖等接二连三的荣誉不断被他摘得。落子剧《吕蒙正赶斋》及他主演的部分剧目也被录制成光盘行销各地。“经数辈艺人的努力,平调落子潮起潮落,饱经风霜,能够传承下来,实属不易。”杜银方说,平调落子就是他的生命,为了该剧种的传承和发展,他将尽心竭力。
武安平调落子的代表作品
《跑驴》表现在初春时节,小两口去走亲戚,妻子抱着小孩骑在毛驴上,丈夫在旁赶驴。倔强的小毛驴一会儿放步快跑,一会儿又磨蹭着停步不前,好像故意和主人在开玩笑。丈夫打它一鞭子,它却回敬他一蹶子,正好踢在他的屁股上……好不容易,小毛驴才又起步,欢快地在田野上奔跑。突然,小毛驴陷入了泥坑卧下不起。丈夫用前拉、后推、打赶等各种办法,都不能使小毛驴脱出困境。丈夫寻视四周,见不远处有位青年农民在大田里劳动。这位农民发现毛驴陷入泥坑后,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前来帮忙。一个在前拉,一个在后推,才把小毛驴拖出了泥坑。夫妻二人谢过青年农民后,又欢欢喜喜地上路了。《安安送米》安安送米写姜诗之母寿辰,其妻庞三春命子安安阻止邻妇秋香来贺。秋香怀恨,夜至姜家花园,伪装三春咒婆母早死。并诱姜母窃听,因故三春被逐。三春投姑母灵姑家中(或作庵堂)。安安送米供母,三春责以不尊祖母之命。后姜母病,三春托灵姑送回鲜鱼汤,并揭出秋香阴谋。婆媳和好,合家团圆。 言刘丞相之女瑞莲,飘彩择婿,彩球打中贫郎吕蒙正。刘欲退婚。女不允,被赶出府来,随蒙正寒窑成婚。一日,蒙正讨饭归来,见寒窑之内米面俱全,疑妻不贞,夫妻戏谑一番。瑞莲讲明乃慈母派丫环送来。言归于好。
落子的下属剧种
武安落子一、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荣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二、武安落子,又名落儿腔,流行于武安、涉县、磁县、沙河、临漳、魏县等地。流行在邯郸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又称沙西落子),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在河南省内黄县的称内黄落子,在山西省黎城县的称上党落子。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武安落子始终与武安平调同台演出,合称武安平调落子。从艺人员兼唱两个剧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武安平调落子还曾与京剧同台演出,但各演各的剧目,互不相杂。 武安落子流行于河北武安、涉县、磁县、邯郸、永年、沙河及河南的安阳等地。原系武安民间一种好似《打霸王鞭》一类踩低跷的民间歌舞,名为《花唱》,后来增加了故事情节,演变成地方小戏。清嘉庆年间已有业余演出。剧目多为家庭小戏,行当只有小旦、青衣、小生、老小丑等,且常挎行扮角。舞台动作仍保存较多的秧歌成分,如《借髢髢》、《端花》就是此类剧目的代表。唱腔亦为板腔体,有慢板、流水、娃子板、悲腔、哭迷了、数落子、扣板、甩板、大卸板等。原来伴奏乐吕只有板胡、板鼓、大锣、小锣等。经常演出剧目有《小过年》、《借髢髢》、《端花》、《卖布》、《大隔帘》、《二隔帘》、《小喜子要嫁妆》、《抱灵牌》等。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后在乐器和剧目上都有所改革。省专业文艺工作得在改革平调的同时,也加工了《借髢髢》、《端花》、《卖布》等戏。戏剧家于雁军(笔名远南枝)也曾为落子写出大型现代戏《高山流水》,由武安籍名演员主演,轰动古城。落子戏在邯郸十分流行,历史上有过许多专业班社,仅武安县境内最多时专业和半职业落子班社达一百二十多个,几乎村村有落子班。至1982年武安县业余平调落子剧团尚有八十多个,其中尤以“白官班”、“兴盛班”、“梁红班”最有影响。沙东落子则多为半职业班社。武安落子著名演员有贾泉城、王麦喜、胡文亮、杜更会、李凤鸣、魏洪昌、路鸿贞、孙富琴、王忙来、卜锡林、秦崇德、李魁元等。沙东落子著名演员有头把盒子、二把盒子等。落子戏的行当,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老生、老旦、花脸亦或有之,但无以其为主的剧目,女角色一向由男演员扮演,自1949年以后,武安落子才有了李魁元等第一代女演员。上当落子 《穆桂英挂帅》剧幕落子戏的剧目约有二百余出,多为反映民间生活故事的“三小”、“两小”戏,如《端花》、《借鱬鱬》、《吕蒙正赶斋》、《跑沙滩》等。其中《端花》一戏曾拍摄成舞台纪录片。落子戏的表演,朴素自然,接近生活,念唱口语化,以当地方言为主,武安落子用武安方言;沙东落子用临漳方言。落子戏音乐唱腔有曲牌和板腔两类,曲牌有[耍孩儿]、[山坡羊]、[赞子]等;板式有[流水板]、[慢板]、[散板]、[哭迷子]、[悲腔]、[老二板]、[数板]等。三、上党落子,戏曲剧种。原名“黎城落子”民间也称“黎城闹”或“闹戏”是流行在晋东南地区的戏曲剧种,上党落子源于河北省的武安落子,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后同当地语言,民歌相溶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乡土风貌的剧种。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上党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响,因而在清光绪年间,上党落子形成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后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逐渐统一了风格。四、“奉天落子”源于莲子落子、拆出小戏、唐山落子,传出关外成为“奉天落子”。民国时期沈阳北市场首个专营落子的大观茶园,为“奉天落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奉天落子”不断融合东北小调、东北民歌等特点,与当地群众的语言、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奉天落子”的典型特点,其唱腔后来被评剧等吸收。“奉天落子”以女旦为主,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高亢,代表了当年辽沈地区的文化形象,极具文化价值。五、山东落子 亦名“莲花落”、“莲花乐”,因原曲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翟灏《通俗编》引宋代僧人普济《五灯会元》云:“俞道婆常随众参琅琊,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可见早年本为僧家警世歌曲。山东落子宋代已在民间流传,元明流行甚广。清中叶流行山东各地的,通称“山东落子”,因其伴奏乐器为单页大钹,亦称“铙铙书”,以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不同,又分为三种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演唱时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较为婉转动听,后适应说书需要演变为“平腔”快口。传统书目有《大关西》、《黑松林》、《周仓偷孩子》、《四环记》、《薛礼还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