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老架一路74陈正雷

时间:2024-08-02 06:34:43 编辑:莆仙君

音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扩展资料:音乐的艺术内涵1、声音艺术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意象的塑造,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2、听觉艺术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够迫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去接受声音。3、情感艺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乐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 ,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 艺术语言,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 , 并且 , 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 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 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 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听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生理方面,音乐可以调整睡眠、缓解疼痛、协调神经生理功能、提高全身生理运动机能等作用。音乐可以用乐谱描述,依据乐谱演奏,但也有不少音乐类型如民歌或爵士乐是由演奏者即兴创作的。乐谱作为一种符号的语言,只能描述声音的属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却无法记录声音本身。因此在录音技术出现之前,欣赏音乐必需现场聆听,或自己亲身参与演奏。扩展资料: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时期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之间,是与印象主义运动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是否划分到古典音乐尚未定论。这种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音乐形式与传统的音乐完全相反,表现主义音乐忽视音乐创作总的各种调性规律。新古典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末,这种音乐形式主张音乐的创作应该保持客观性和严肃性,主张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集成古典音乐的形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音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名称是什么

  陈氏 太极拳 老架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 总结 与编排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名称。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名称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 第九式 搂膝 第十式 拗步 第十一式 斜行 第十二式 搂膝

  第十三式 拗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十七式 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 双推手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行 第二十三式 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 单鞭 第二十七式 云手 第二十八式 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脚 第三十式 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前趟拗步 第三十三式 击地锤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 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 单鞭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四十四式 后招 第四十五式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懒扎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云手 第五十三式 摆脚跌岔 第五十四式 金鸡独立

  第五十五式 倒卷肱 第五十六式 白鹤亮翅 第五十七式 斜行 第五十八式 闪通背 第五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一式 单鞭 第六十二式 云手 第六十三式 高探马 第六十四式 十字脚 第六十五式 指裆捶 第六十六式 猿猴献果

  第六十七式 单鞭 第六十八式 雀地龙 第六十九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式 下步跨肱 第七十一式 转身双摆莲 第七十二式 当头炮

  第七十三式 金刚捣碓 第七十四式 收式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招式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 其它 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老架式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小架式

  此套路原被称为新架。在陈发科所编之套路流传之后,此套路逐称为小架。小架为陈氏十四世陈有本所创。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范。

  新架式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陈照奎定型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缠丝螺旋的动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弹抖,节节贯穿,胸腰运化,转关折叠等特点独树一帜。

  太极剑

  陈氏太极也包含了许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双锏、抢、大刀、杆等等。

  陈氏太极剑实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原理,对陈氏太极剑也同样试用。

  陈氏太极剑的的传统套路共五十八个动作,剑法多样,有劈、刺、撩、挂;点、崩、云、架;穿、提、扫、抹;带、斩、截、托等。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以身带剑,灵活多变;运动路线缠绵曲折,风格别致,有很高的强身健体的价值。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鼻祖
  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王庭老年能够造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精湛, 传说 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李际遇被清政府镇村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为师,自己甘愿为仆为徒,关系甚密,使陈王庭造拳有了切磋的对手,新造太极拳可以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不断修正。

  主要流派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究竟有多少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亦称大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所创,他在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零八式长拳的基础上,由博归约编排成现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称炮捶),一路拳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其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主,节节贯串;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陈式老架一路,共74式。第一段:01、太极起势 26、单鞭 51、单鞭02、金刚捣碓 27、云手 52、云手03、懒扎衣 28、高探马 53、摆莲跌叉04、六封四闭 第三段:29、右擦脚 54、金鸡独立05、单鞭 30、左擦脚 55、倒卷肱06、金刚捣碓 31、左蹬一跟 56、白鹅亮翅07、白鹅亮翅 32、前蹚拗步 57、斜行08、斜行 33、击地捶 58、闪通背09、搂膝 34、踢二起 59、掩手肱拳10、拗步 35、护心拳 60、六封四闭11、斜行 36、旋风脚 61、单鞭12、搂膝 37、右蹬一跟 62、云手13、拗步 38、掩手肱拳 63、高探马14、掩手肱拳 第四段: 39、小擒打 第六段:64、十字脚15、金刚捣碓 40、抱头推山 65、指裆捶第二段:16、撇身捶 41、六封四闭 66、白猿探果17、青龙出水 42、单鞭 67、单鞭18、双推手 43、前招 68、雀地龙19、肘底看拳 44、后招 69、上步七星20、倒卷肱 45、野马分鬃 70、下步跨肱21、白鹅亮翅 46、六封四闭 71、转身双摆莲22、斜行 47、单鞭 72、当头炮23、闪通背 第五段:48、玉女穿梭 73、金刚捣碓24、掩手肱拳 49、懒扎衣 74、收势25、六封四闭 50、六封四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