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吗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不对外开放,进入需要学生证。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由五山校区总馆、五山校区化机分馆和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到6.3万平方米。总馆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正门东侧,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位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东南面。本馆拥有一大批各种专业背景的博硕士研究生、双学位、本专科毕业的业务、技术人员,这123位馆员组成一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高素质团队,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89.43%,具有高级、中级职称人员占80.48%。保证图书馆安全,人人有责。禁止在馆内任何地方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馆。爱护书刊资料、家具、设备和一切设施,损坏公物要按章赔偿。自觉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争做文明读者。在发生违章情况时要自觉服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接受按规定的处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开放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开放时间如下: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周六日闭馆五山校区图书馆: 8:30-17:30,五山校区北区图书馆: 8:30-17:30,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9:00-17:00,国际校区图书室: 9:00-16:30。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源溯老中山大学图书总馆,奠基于1936年11月,由中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负责筹建。1952年华南工学院图书馆随学校的建立而诞生。至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遂为现名。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由五山校区总馆、五山校区图书馆北区分馆和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到6.3万平方米。总馆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正门东侧;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位于广州大学城东南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如何
虽然不知你是高中生还是准备读研,这里简单讲讲我作为一个华工建院学生的片面之词。1、建筑学院包括了建筑系和规划系,建筑学、规划、景观三个专业。我觉得毫无疑问你只是想知道华工建筑学怎么样。2、老八校之一,建筑学的历史比华南工学院的成立久20年,全国最新排名第五。3、设计院的成就以世博会中国馆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为首。估计近十年里都是反复讲这两样事情了。好吧,虽然有鼓舞作用,不过设计院和本科教学的关系不大,和硕士的关系就紧密多了。4、领袖人物,何镜堂院士,75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面飘扬的旗帜,岭南建筑的天际线,相信还能引领我们很长时间。5、本科教学以强大的低年级基本功著称,尤其是钢笔淡彩正图手绘,国内同辈闻风丧胆。好吧基本功在这五六年里的进步最大的好处其实是本科教学终于可以不看图面而是看设计本身了。方向方面,经典、古建、参数化三个方面都有一群为之努力探索的学生,也都有很强的代表人物,不管立志于哪个方向的学生在华工都能找到土壤。6、本科生近年的国际竞赛来说,香港口岸国际概念设计比赛一等奖,两次的亚洲建筑新人奖最高奖,以及国际第二国内第一的太阳能竞赛,非常旺,详情就请自己搜索吧。7、华工的培养还是太偏工作实践了,尤其是硕士。工作能力在外面口碑肯定是很好的。相应的现象是,学生的学术还是弱了,太弱了。想清新脱俗地搞学术的话显然有别的学校等着你选择。8、如果是想高考,广东本省的话,建筑学似乎是1000名到1500名吧,规划系就容易一些,来了其实也是学一样的东西在一样的平台。如果想考研,快题练好,一定要练好,初试复试都有快题,竞争对手数量谈不上太少,水平也真不太低,初试快题还是抽比例及格的规则。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的历史建筑
12号楼12号楼原系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地处华工北校区萌渚岭上,位于西山东路北端的校区中轴线左侧,与5号楼形成东西副轴线对称布局,现为华工工商管理学院所用。该楼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林克明设计,广州合泰建筑公司承建,1934年10月动工,次年11月竣工,总建筑面积为3 554.5平方米,投资约27.5万元大洋,同时得到海外侨胞捐资而建。该楼为框架结构、高3层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绿色琉璃瓦双层重叠,凝成飞檐屋顶,屋脊上栩栩如生的脊饰,显得俏丽而飘逸,檐下饰有精美的洗石米彩画,充分展现了古式建筑的神奇魅力;正面红砖墙上间隔镶嵌着10根厚实的檐柱,直达第二层,稳重而坚实。正门门额“法学院”3字,以及大楼奠基石上“海外同志、海外侨胞,捐资纪念”等字,均为时任校长邹鲁所书。整个建筑掩映在一片绿树丛林之中,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 2002年,在华工50周年校庆前夕,工商管理学院师生、校友捐资800万元,对12号楼进行了内部装修,使整栋楼在散发浓厚的古典韵味的同时,又平添了几分现代气息。2002年7月,12号楼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该楼以“凤山雅筑”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8号楼 9号楼华工北校区8号楼,位于峨眉山路北端西侧,原为国立中山大学电气机械工程教室,今为华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用楼,建筑面积为2 512.3平方米,投资约37.3万元毫洋。9号楼位于黄山路中段东侧,原为国立中山大学土木工程教室,今为华工电力学院用楼,建筑面积约2 294.4平方米,投资约34.1万元毫洋。两楼分处华工北校区湖滨路逸夫科学馆之北面和西侧,均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广州宏益建筑公司承建,1933年3月动工,次年9月竣工。两楼同为框架结构,红墙绿瓦、高两层的内廊式合院平面建筑,属中国固有式建筑风格,整体造型蔚为壮观。在材料运用和建筑装饰上,既有中国古代宫殿特色,又融合了欧美的建筑风格。9号楼的两层窗间墙面饰有传统吉祥纹样的深红色琉璃方砖,与红砖的砌筑相结合,丰富了建筑立面。8号楼自启用以来,除抗战8年外,几十年间一直归机械系科使用;9号楼则在1952年10月华南工学院组建前10余年间一直是工学院所在地。1934年国立中山大学启用石牌校区之初,其法学院曾一度与工学院同在9号楼屋檐下,后迁出。2002年7月,两楼均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7号楼华工北校区7号楼,位于庐山路之北端,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林克明设计,广州合泰建筑公司承建,始建于1934年10月,竣工于次年11月,建筑面积为2 338.1平方米,投资额约为24.7万元毫洋。该楼原系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室,约在1936年转归该校工学院作化学工程教室,今为华工土木与交通学院之土木系用楼。该楼为框架结构,楼高2层,属中国固有式建筑风格,中间主体建筑单檐庑殿顶,两侧亦为单檐庑殿顶,比中间低。这种屋顶处理使一主二次的屋顶形成艺术构图该楼首层作基座处理,用花岗石砌筑,月台及石阶两侧栏杆望柱头,均刻有云纹、松鹤图案,色调和谐、古雅,风貌庄严。室内装修也很讲究,柚木门、钢制窗,室内地面为红色水磨石米批挡。2002年7月,该楼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5号楼华工北校区5号楼地处衡山,位于泰山路北面、校区中轴线的右侧,原为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郑校之设计,广州大来建筑公司承建,1934年10月动工,次年11月竣工,建筑面积为3 530.9平方米。投资约28.1万元大洋。5号楼为框架结构,主楼高3层,巍峨壮丽。其前出的两层高门廊,4根大梭柱独具西式风格;两翼为平顶,出小挑檐;主体部分采用大屋顶。该楼集中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早期岭南建筑流派之现代风格,也是中外混合式风格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之一。问世至今70余年间,曾吸引无数学人为之吟唱、驻足流连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5号楼是国立中山大学爱国学生抗日救亡活动聚集地,沦陷期间是敌寇第21军、第23军司令部盘踞地,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前夕,它是进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的策源地。1952年10月华南工学院组建后,5号楼曾为华工外语、物理、电工等系科的教研室用房,2004年起,为华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所在地。2002年7月,该楼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说到一个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华工可多着呢下面我分别介绍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两个校区的地标1.五山校区1)校门这是咱们巫山校区的正校门啦,也就是南门,看上去很普通吧?可能咱们华工人都比较低调,追求自然随性,少搞些花里胡哨的......哈哈哈2)图书馆漫步在知识的海洋里面,身边的人都是各个专业的大佬,抬头望去,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冥思苦想的画面。她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华工学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砌砖铺瓦。3)励吾科技大楼庄严耸立,棱角分明的建筑风格,励吾楼是蔡建中校友捐资1000万港币修建的,大楼以蔡建中先生的父亲名字“励吾”命名的。面前的这块石头上写着的是华工的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4)湖心亭这是五山校区西湖的湖心亭,虽然着图片看上去湖水不是那么的清澈,但是实际上湖水比图片上的看上去好的多,湖里面贼多鱼,每次走湖边上都可以看得到,湖边还有鹅,也不知道是哪里养的。如果遇到下大雨的时候,有时还看得到鱼跑到马路上,有不少同学跑去抓鱼......5)孙中山先生像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位于北校区正门中山路中山广场处,这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先生等于1958年创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尊室外的孙中山先生像。如今,环绕在青葱翠绿的芒果树中的雕像每日引来不少的游人围观,孙中山先生也默默的凝视着一批又一批的华工学子走向华工又走出华工,走进社会,他无时不刻不激励着我们华工学子。2.大学城校区1)校门这是大学城校区正门的图片,看上去也很简朴,一块大石头上写着“华南理工大学”,石头后面的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正是学校校训。2)图书馆其实细心一点的同学就会发现,南校区的校门背后就是图书馆,从前面那个校门就可以看到,这话大学城校区的中山大学相同。这图书馆一共有七层,但是只有2-6楼是学习的,第一楼是华工历史展览,第七楼是一些公共设施存储的地方,每一楼的图书都有分类方便大家查询。3)主教学楼没错,这里不上课的时候就是仙境一般的场景,青山鸟语,微风拂面。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好看的风景,这里就不赘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地标性建筑有原中大牌坊、中山像、百步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迎来80华诞。2012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迎来了80华诞。11月3日,励吾科技楼国际会议厅内,来自国内建筑界的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7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0多位国内各建筑院校的院长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各届校友代表、在校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建筑学科创建80周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之发端,可追溯至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之筹办,开创并开始探索岭南现代建筑学教育;1938年成立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虽国家风雨飘摇,师生们仍勤耕不辍;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成立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林克明先生、陈伯齐先生、龙庆忠先生、夏昌世先生四位奠基人见证了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