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

时间:2024-08-01 00:05:25 编辑:莆仙君

董氏奇穴米三穴位置?

董氏奇穴针灸,真的管用。在董公所传七百多位穴位中,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穴位皆为成组的穴位,其观念的来源乃在于,董公认为久病痹症,若只用一、两针来治疗,效用不高,且疗效较为有限,故发展出董氏针灸特有的倒马针法。倒马针法即用三根针来治疗,以直三针最常用,横三针较少用,视临床所需而灵活运用。例如董氏奇穴中的大间、侧间、小间,天阳、人阳、地阳,土水一、二、三穴,心灵一、二、三穴,以及上三黄、下三皇、三重穴等,皆为倒马针法的穴位,而在董公所传的穴位中,便有百分之六十为倒马针法成组的穴位,可见董公十分重视此针法的运用,且其具有极佳的疗效。


下三皇准确位置和功效是什么?

下三皇穴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人皇即传统的三阴交)这三个穴位。准确位置如下:【天皇穴】部位:在胫骨头之内侧陷中,去膝关节二寸五分。【地皇穴】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骨七寸。【人皇穴】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天皇副穴】(肾关)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功效:1、补肾要穴,由肾亏引起的病变都有疗效。2、治疗泌尿系统病,消化系统病及妇科疾病。3、治疗神经衰弱。《董氏奇穴》:“下三皇”,出自《董氏奇穴》。董氏奇穴主要的学术思想来源于金元时期。该书在针刺应用理化上有独特的创新,不少观点对现代的针灸学有一定的影响。再结合内经、易经、全息律等中医理论,形成一套完整的针灸学体系。这种传承近千年的针灸学术,经过无数的临床病例验证,疗效是确定,毋庸置疑的。并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是我国针灸学中一朵奇葩。以上材料参考:百度百科 董氏奇穴速查手册

董氏奇穴的灵大穴在哪里

大白,亦为董氏奇穴,其准确位置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1掌骨与第2掌骨中间之凹处。本穴有补益肺气、肃肺平喘(通过调理肺脏气机来平缓气喘)、发汗解表(用发汗等方法,使困在肌表的邪气外出的功效。可以用于小儿气喘、发高热。【摘要】
董氏奇穴的灵大穴在哪里【提问】
您好,董氏奇穴的灵大穴在哪里 如下:【回答】
大白,亦为董氏奇穴,其准确位置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1掌骨与第2掌骨中间之凹处。本穴有补益肺气、肃肺平喘(通过调理肺脏气机来平缓气喘)、发汗解表(用发汗等方法,使困在肌表的邪气外出的功效。可以用于小儿气喘、发高热。【回答】
大白,亦为董氏奇穴,其准确位置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1掌骨与第2掌骨中间之凹处。本穴有补益肺气、肃肺平喘(通过调理肺脏气机来平缓气喘)、发汗解表(用发汗等方法,使困在肌表的邪气外出的功效。可以用于小儿气喘、发高热。【回答】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1、通关、通山、通天穴 【三穴定位】 【三穴主治】 1、通于心血管系统,故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心口痛、心血管硬化症。 2、通于胃肠道系统,故可以治疗胃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道不通症。 3、治疗四肢痛、膝盖痛、手脚发抖。 【三穴针刺】 :直刺0.8-1.0寸。 【按摩】 :采用指揉法或掌跟揉法,每晚一次,每次3-5分钟。 2、通心穴、通灵穴 【二穴定位】 【二穴穴性】 :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二穴主治】 :心脏扩大引起的前额疼痛、心神不安、心脏积水、血管硬化。 【二穴针刺】 :直刺0.5-0.8寸,或从下往上斜刺0.8-1.0寸。 【应用】 : 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董氏奇穴中治疗心脏病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的血液 。五穴配通胃穴、通肾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