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中国文房四宝是什么

时间:2024-07-31 16:47:38 编辑:莆仙君

四宝是指什么

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名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还叫作“文房四谱”“文房四宝谱”“文房四士”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房四宝”的含义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歙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到了宋朝,“文房四宝”则是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县)。


四宝是指什么

  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名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还叫作“文房四谱”“文房四宝谱”“文房四士”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房四宝”的含义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歙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到了宋朝,“文房四宝”则是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县)。


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哪四个?

文房四宝,是汉字文化圈传统的文书工具,即毛笔、墨、纸、砚。源于中国,再传播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地。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文房”之名意指“国家典掌文翰之地”(相当于国家数据库),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笔、墨、宣纸、砚台,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文房四宝”在南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扩展资料起源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 589年),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名品名师,见诸载籍。四宝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可称笔砚精良,人生一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什么

文房四宝,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典出:“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拓展资料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历代都有著名的制品和艺人。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文房四宝

常说的“文房四宝“,分别指的是哪四宝?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也称为“文房四宝”。“文房”的名字,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专指文人的书房。大约从宋代开始,因笔、墨、纸、砚为文房里的文人所使用,所以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称它们为“宝”,并不是说它们少见或价高,而是它们对于文人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求学上进、著书立说、吟诗作赋、书法绘画等,缺一不可,是人们重视文化、尊重知识的表现。 文房四宝一般是笔、墨、纸、砚的统称,有时也特指四种著名的制品,即: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She)县的徽墨、浙江吴兴的湖笔、安徽歙县的歙砚。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文人雅士珍爱文房四宝,所以给它们起了许多雅号。北宋苏易简在他所著的《文房四谱》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这四种文具的来历和雅号。 先说笔的雅号,这里的笔指的是毛笔,它是我国独特的书写绘画工具,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所以笔的雅号、戏称也最多。笔最早的雅号是“管”,来自于《诗经》:“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三国时期的曹植则称笔为“寸翰”,翰本是指锦鸡或山鸡,这里指毛笔、笔毫。西晋文人左思称笔为“柔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更是用拟人化的寓言专门为笔写了一篇《毛颖传》,把笔称为毛颖、管城子、中书令、中书君。白居易称笔为“毫锥”。陆游则称笔为“毛锥”。除此之外,笔还有“龙须友”“墨曹都统”“毫州刺史”等诸多雅号。 再说墨的雅号。在 《庄子》中,墨与笔相提并论。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墨谱》中引用唐人文嵩的《松滋侯元光传》为墨作传:“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是说易水这个地方盛产名墨,所以他认为墨姓易,因为墨黑而有光,所以他为墨起名叫“元光”。又因为墨是用松烟制成的,所以他称墨的先人为“青松子”。这样“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号或戏称。又因为墨色是黑的,形状似主,所以又被称为“玄圭”。另外,墨还有“乌金”“组圭”“龙宾”“龙香剂”“黑松使者”“松烟都护”“玄香太守”等雅号 接着说纸的雅号。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纸谱》引中唐人文嵩的《好畤侯传》为纸作传:“楮(chu)之白,字守玄,华阴人,中常侍蔡伦搜访得之于未阳,贡于天子,封好畤侯。”因为楮(一种树的名字)皮白,可用来造纸,所为称纸为“楮之白”,也叫“楮先生”,简称为“楮生”。此外,纸还有“云肪”“云蓝”等雅称。最后说砚的雅号。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砚谱》引用唐人文嵩的《即墨侯石虚中传》为砚作传:“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这里是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砚。南越人石虚中,字居默,因功绩卓著,所以被封为即墨侯。砚的石质,中空可以研磨,所以被称为石虚中。这样,“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宋代文学家苏轼则称砚为“黑白月”,是因为砚的形状像月,又分割为磨墨和盛水两部分,磨墨的部分黑,盛水的部分白,所以得名“黑白月 此外砚还有“石友”“石”等雅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