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降准对股市的影响

时间:2024-07-30 18:34:55 编辑:莆仙君

央行降准对股市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准备金是各金融机构存放在央妈那里。
比如每个银行将5%现金放到央妈那里,如果有一个银行出现挤兑,由于金融业并不是所有资产都是现金,所以即使有这么多资产,但是短时间没办法提供足够多的现金承兑,那么就会导致流动性不足。

这时候银行存入的准备金,就可以用于支援这个银行,避免流动性不足导致挤兑扩散到整个银行业。
其他的证券、保险都有息差业务,那么也会形成类似问题,所以准备金本质,就是对流动性的一个调节。

当市场比较缺钱的时候,降准,也就是减少各金融机构预存入的金额,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可使用的资金总额提高。

那本质是什么呢?

为什么需要降准呢?
大概率就是实体出现融资困难的问题,所以不要以为降准就是利好,如果实体问题太大了,比如结构性的就业困难,那么靠金融机构提高流动性也帮助不大。

结构性就 业,比如现在很需要高端制造业人才,但市场最多的人才是劳动密集型,而且是房地产和物流、餐饮的人才比较多,那么即使求职的人数多于岗位,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要,这时候提高金融流动性,并不有助于解决问题。

另外,降准往往从投入到生效,是一个绵长的过程,即使降准效率较高,到企业得到实际帮助并重新反馈到业绩上,也要几个月时间。

所以降准主要影响,是心理预期,即大家觉得有希望改善当前环境。至于未来是否符合预期,有修正的过程。


降准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降准对股市肯定是利好。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降准,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简称叫降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吸收来的存款不能全部用来放贷,必须有一部分资金交代中央银行(这是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交到中央银行的这部分资金占吸收全部存款的比率就叫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交到中央银行的钱少了,金融机构可以控制的钱更多了,可以用来投资、放贷的钱更多了,这部分多出来的资金会流向社会,主要是流向金融行业和实业。流向金融业。降准直接受益者就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以控制的钱更多了,其中一部分势必会流向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又会将钱用来投资,更多的钱流入股市,对股市来说肯定是利好,毋庸置疑。流向实业。金融机构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放贷,企业贷款更容易,能贷到的钱也比以前更多,企业用这些钱进行生产建设,企业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发展肯定会引起股市的上涨。降准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一般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2021年12月15日中央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的目的就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降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让活钱变多,死钱变少,活钱多了,股市自然就涨了。所以降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股市都是利好。

降准对股市的影响

一、降准对股市的影响降准对股市是利好的。降准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流动资金,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利好股市,股市往往因为更多的流动性而出现上涨,降准往往更为利好以下板块:1、银行、券商板块;2、房地产板块;3、大宗商品、有色板块。二、什么是降准降准,就是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举例来说,如果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银行每吸纳100元存款,就要拿出10元存放在央行,那么银行可用的资金只有90元。降准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向央行交的存款准备金减少,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同时意味着在社会中流通的货币增加,从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拓展:我国是否即将降准?Wind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7日的近6个交易日内,央行整体逆回购规模达9000亿元,实现净投放7500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金面压力较小、央行“工具箱”丰富、内外部经济环境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影响下,降准或大概率不在11月的操作“菜单”上。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后续仍将保持较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直至资金平稳跨月。展望11月,虽然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规模将达全年最高点,但财政支出将加大力度,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因素,流动性并无缺口。降准“靴子”大概率不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