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耳顺之年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7-30 12:08:54 编辑:莆仙君

耳顺之年是多少岁

  1、耳顺之年是60岁。

  2、耳顺之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ěr shùn zhī nián,形容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意思是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3、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白话译文为: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学习,到了三十岁而立之年,四十岁不为世事迷惑,五十岁可以知道天命所在,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越规矩。


耳顺之年是多少岁

耳顺之年是指一个人60岁的那一年,而耳顺也可以叫做花甲之年,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而通常生活中,一个人到60岁的时候,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会因为阅历等原因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至于耳顺之年则是出于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它是这样写的 “我十五岁,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无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听之,七十而随心所欲,莫越过规矩。”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15岁开始学习,到30岁学有所成,直至40岁从不会出现迷茫之态,到50岁的时候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60岁时对于不同的意见也有了不同的态度,到70岁,我的生活即使自在随心一些,也不算是不守规矩。在古时候,年龄的表示除了数字之外,也可以用文字,就比如大家常听的: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而髫是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个年龄的少年会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而立之年,指30岁,称30岁为而立之年;古稀之年指70岁等等,这些称呼大多数都还有记录,因此,就是到现在也还会有写地方会沿用。

耳顺之年是指什么年龄

  耳顺之年指的是六十岁,源于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的“六十而耳顺”,意思是人在六十的年纪,能够明辨他人言语中的真假是非。六十岁也可以用“花甲之年”表示,是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得来的,从甲开始,六十年是一个周期,所以称为“花甲”。

  耳顺指什么年龄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年龄是有特殊称谓的,他们较为含蓄,不像现代人那么直接。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耳顺之年指的就是六十岁。

  “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到了六十岁这个年纪,在听到别人言语时,已经可以做到明辨是非真假,能够听得进逆耳之言。耳顺之年的人心智已经成熟,为人处世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又不排斥他人的正确建议。

  六十岁又可以称做“花甲之年”,这是配合天干地支纪年法来说明的,天干地支按照顺序可搭配成六十个单位,从甲开始,六十年成一周,周而复始,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