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代·李商隐《观灯乐行》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节日元宵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关于元宵节的唐诗
关于元宵节的唐代诗歌有:《观灯乐行》《正月十五夜灯》《正月十五夜》《上元夜六首·其一》《十五夜观灯》。1、唐代李商隐的《观灯乐行》原文: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译文: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2、唐代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译文:家家户户出门游乐观灯、处处灯火明亮,正月十五的长安热闹非凡。宫中许多歌舞艺伎共同舞蹈,此时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3、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原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译文: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4、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原文: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译文: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哪家看见明月都不会干坐着,哪里有人家听闻有灯火闪烁不来看?5、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原文: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译文:正月十五,锦里的人们欢聚一堂,家家户户大开宴席。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绚丽的彩灯挂满了街道两旁的房檐和所有的楼台亭阁,形成了一片一望无际的灯海,与天上的繁星连在了一起。连接银河的灯光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彩灯好似月亮悬挂空中。街上的女子个个花枝招展,艳如满月的笑脸与明亮的彩灯相互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