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幼儿手影图片

时间:2024-07-30 01:42:19 编辑:莆仙君

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小手》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小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小手》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手的各个部位 2、知道小手本领大,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活动准备 1、谜语《手》 2、小手本领图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小手:用猜谜的方式引出话题: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都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引导幼儿围绕“小手”进行谈话小手是什么样的?(手心、手背、五个手指头)说说五个手指的名称。 2、小手本领大说说你的小手有些什么本领? 3、比一比、赛一赛:教师出示小手本领图,让幼儿看一看上面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教师说明:我们来比一比,老师每天都会观察谁的小手最能干,把有此本领的小朋友名字写在小红旗上,插在相应的图示上,到最后看看谁的小红旗最多。 4、玩小手游戏,试试自己的小手会怎样活动?如:举手、拍手、伸手、握拳等。 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小手》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手语歌曲《祈祷》 活动过程 一、导入“会说话的`手”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知道表达的含义。 小结: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2、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二、手势像什么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教师: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2、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三、看手势编故事。 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 1、看手势表演故事。 2、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3、讲述故事。 四、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1、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 (1)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 (2)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 (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 2、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幼儿学做) 五、结束部分 1、欣赏手语歌曲《祈祷》 2、咱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幼儿园中班语言《我的小手》教案3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各手指的名称,乐意用语言表达。 2、幼儿能大胆说出小手的作用,并进行想象活动。 3、幼儿能产生爱小手、爱家长的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手指名称。 难点:能正确说出各个手指名称并进行想象活动。 活动准备 小手的图片,橘子。 活动过程: 一)歌声引题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五官歌》,边唱边拍手,好吗? 2、刚才我们一起拍手了,是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图片),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手。 (二)展开活动 1、我们的手有几个手指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些手指都有一个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拉拉勾, 拉勾的手指叫什么?它叫小指。 (2)看看我们的黑板在哪里啊?你们用哪个手指指呀!它叫什么?它叫食指。用食指指给我看看,窗户在哪儿、门在哪儿? (3)宝宝们真聪明,看看老师现在伸出来的是哪根手指呢?对了,老师常用它来夸小朋友的,所以它叫大拇指? (4)我们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谁最长啊?它旁边各有几根手指啊?它是在中间的,所以叫它中指。 (5)还有一跟手指真可怜没人踩它,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2、小朋友看图片,跟我读: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三)活动结束:(欣赏) 老师的手会变魔术,请大家看一看: 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白鸽咕咕咕! 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鸭嘎嘎嘎! (四)活动延伸展与拓展 1、小朋友,我们的小手除了变魔术外,还可以干什么呢? 2、我们的小手本领真大。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 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剥橘子给我们小朋友吃,今天陈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剥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3、请小朋友将小椅子搬回座位剥桔子,同时提醒小朋友将皮剥在盘子中,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 我的设计遵循了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素养。

幼儿园中班《我的小手》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园中班《我的小手》教案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视频:手语歌曲《祈祷》   活动过程   一、导入“会说话的手”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知道表达的含义。   小结: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2、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二、手势像什么   1、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教师: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2、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三、看手势编故事。   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   1、看手势表演故事。   2、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3、讲述故事。   四、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1、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   (1)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   (2)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   (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   2、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幼儿学做)   五、结束部分   1、欣赏手语歌曲《祈祷》 【篇二】幼儿园中班《我的小手》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双手,了解小手的用处。   2、常识用手的触觉感知物体的大小、软硬、粗细等特征。   3、体验“我的小手真有用”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手的图片,装橡皮泥,石头,积木等魔术袋;装糖果的魔术袋。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双手,知道手有手指、指甲、手心、手背等。   嘿!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啊?   哈哈,我的名字叫手!你们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我吗?我要和找到我的小朋友握握手!你们真能干!   哈哈,小朋友们可真厉害,都找到我了,那你们知道我身上都有些什么吗?请你仔细看看自己的小手,告诉我好吗?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自由回答,教师最后介绍:   (1)每只小手上都有许多长长的柱子,它的名字叫——手指,我们一起数数,一制小手上有几个手指。   (2)每个手指上都有一个窗户,它的名字叫——指甲。我们摸摸看,指甲摸起来上什么感觉(硬)?一只小手上有几个指甲。   (3)小手有几张脸?有指甲的。这张脸叫手背,没有指甲的这张脸叫手心。   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我的身上有什么东西了吗?老师现在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   二、启发幼儿讨论:小手能做什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   谁知道小手还有什么本领?(画画,吃饭,玩积木,跳舞,拉拉手···)   请幼儿逐一练习小手本领。   小手的本领可真大!老师还知道,小手还可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唱歌对不对?我们一起来唱唱《小手拍拍》,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三、鼓励幼儿通过手的触摸判断魔术袋里的物体。猜中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带领集体幼儿说:“xx的小手真有用!”   刚才我发现xx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唱歌的时候动作做的看,我现在要请这双能干的小手来寻宝。请你把小手伸到这个洞里,看看里面有什么!   你摸到东西了吗?摸起来什么感觉?请你拿出来看一看。   引导集体幼儿表扬寻宝的小朋友:“你的小手真有用!”   刚才很多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找到了很多宝贝,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魔术袋,我要请小朋友摸摸里面是什么,猜对了,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好不好?   请幼儿逐个摸摸,自由谈论里面是什么东西,摸起来怎么样,猜猜可能是什么? 【篇三】幼儿园中班《我的小手》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添画手型,变化出不同的物体。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1.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2.提问: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编成儿歌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   二、用手变造型,感受小手的灵巧多变。   1.提问: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许多小动物,你还能用手变出什么不一样的造型吗?   2.个别幼儿示范,集体模仿。   3.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爱心、房子、飞机、剪刀等好多造型,你们觉得自己的小手怎么样啊?   三、进行手的联想画。   1.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1)教师示范。   “是呀,我们的小手能灵巧,今天我们把灵巧的小手画出来,好吗?”(教师作画)   (2)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   “手画出来了,可是手心空空的,我们可以在手心里面画上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   2.教师再次交代作画步骤。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1.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要求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线剪下来,布置成“有趣的手”的墙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