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款非常奇特的89式重机枪
中国有一款非常奇特的89式重机枪中国有一款非常奇特的89式重机枪,它采用12.7毫米口径子弹。整体重量仅仅是11.5公斤,长度在1.26米,射程达到3500米,这种重机枪融合了中国的自主研发技术。不光射程远,而且重量非常的轻。缅甸和斯利尔卡等军队都对这种武器赞不绝口。这种重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这是他的第一指标。威力和精度,这是第二指标的。武器的重量轻的确是一大优点,当年我军还处在大步兵时代没有相应的运载工具。所以说必须研发一款普通步兵连能够携带的大口径重机枪,一般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的重量达到50公斤。这种重量实在是太笨重了,而中国的89式重机枪连同三脚架在内也就26.5公斤,可以让步兵班非常顺利的携带这种武器。当然重量轻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这种武器在连续射击的时候,枪口的跳动过大,影响的精度。到了这种武器的优点就是重量轻,很适合山地作战。因为其他的山地步兵,很难将大口径的重机枪运送到制高点,而中国的89式重机枪重量比较轻,就很容易被安放在制高点,压制敌人,打的敌人抬不起头来。在战场上重机枪就是生命,收割机能够压制大量的敌军。八九式重机枪。被设计出来也是源自于一个误会,当年中央下达新一代重机枪的设计指标要求重机枪的重量要比苏联的重机枪轻,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并没有考虑到重机枪需要携带三脚架。携带三脚架的重量和不携带三脚架的重量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虽然说设计师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设计出了这款重机枪,但歪打正着也让这款重机枪有着非常好的便携性。
中国89式重机枪
中国89式重机枪中华民族是记性最好的民族,没有之一,大事小事都进历史书,从娃娃抓起,吃的亏要天天记得,考试要考的。当然,战场上吃的亏,记得更清楚,君子报仇10年不晚。我国在1979年吃了越南机枪的大亏,高射机枪平射还有轻机枪火力压制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俄罗斯制造的7.62毫米PKM机枪,轻巧,而且射速高,打得准,我们的战士经常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回头就整了一款世界最轻机枪,这就是12.7毫米89式重机枪。当年打仗,我们被俄制PKM机枪碾压。难道我国那时候没有重机枪吗?有,当然有,就是太重,南方山高,道路狭窄,无大路可走,士兵拿不动,最终新机枪就在缴获的PKM机枪山寨货80式和67重机枪之间展开竞争,最终67-2因为精度更好,赢了,不过重量还是比PKM大,士兵携带吃力的很。67-2经过大幅度减重,获得世界最轻重机枪称号。67-2重机枪赢了,从士兵携行的角度来说,太重不好扛,还是不如PKM机枪,所以,过了没几年,中国又推出89式重机枪,结果由于误判俄罗斯机枪NSV重量,将枪身重量当成全枪重量拼命减,最终成就了世界最轻重机枪。这就是89重机枪,带枪架总重量26公斤,一个男人拿起来很轻松。为了便于携带,重机枪可以枪身,枪架分开携带,保证了高原高山机动性。而且也带高射功能,对付直升机还是很给力。但是,极度减重也带来了很多麻烦,其中一个就是枪架太轻,打枪不稳,子弹到处飘散步比较大,这也是士兵一直不太满意的地方,俄罗斯的重机枪设计,减了枪身,但是不减枪架,就是为了提高精度。俄罗斯NSV重机枪,注意枪管只有一个向上的消炎孔。重机枪射击,也讲究尽量“隐身”,降低信号是关键,毕竟枪打出头鸟嘛,重机枪射击,最怕的就是烟尘飞扬,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所以,俄罗斯的NSV重机枪就在枪管开了一个向上的小孔,排出火焰。89重机枪由于为了降低后座力安装的制退器,造成了尘土飞扬,影响射手安全。制退器在降低后座有奇效,但是带来了射击尘土飞扬的隐患,而且由于制退器的存在,也造成了射击散步更大,射击精度降低的弊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12.7子弹带来的,12.7重机枪子弹带来了无比的威力,沙袋挡不住,砖墙挡不住,装甲车也挡不住,轻松穿透毫无压力,而且射程远达1500米,敌人的轻武器很难威胁得到,除非狙击手和火炮。12.7毫米的重机枪,虽然最大射程高达1500米,但是不配备良好光瞄的话,几乎没法打击400米开外的目标,我们看到的部队演习,很少使用光瞄,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12.7子弹威力巨大,但是重量也大,一发重达130克,一个弹箱50发,重量高达7公斤不到点,一个机枪队4个人配备4个弹箱,专门一个士兵背3个弹箱, 非常的辛苦。而且四人机枪队的分工配合,也不是很合理,一个人扛枪架,一个扛枪身,一个人扛备用枪管,一个扛弹箱。这么一个火力小组,总的弹药量就是50X4=200发,发射200发子弹,居然就要备用一个枪管,这就没有多少道理,火力持续性太差了,真的合理点,就取消备用枪管,多一个人扛弹箱。美国人的机枪火力配备就是M240机枪,800发子弹,假如需要加强的话临时加几个M2HB机枪。从思路来说,美国机枪用7.62的M240,射速更高更可靠,有效射程高达1000米,足够用了。全枪就重9公斤,我们的89机枪26公斤,完全不能比。射手100发,副射手300发,弹药手400发,合计800发,火力持续能力更好。我们的89重机枪,从部队的反应来说,威力大,毛病主要是散步太大,高原型号正在研发,采用火控提高精度将大大克服这一弱点。实际上子弹数量太少的问题还要重加关注,打不了几分钟就没子弹了,急需开发一个机器骡子帮助搬运。我们的士兵太苦了,高原作战负荷几乎超过体能极限,抓紧开发机器骡子是正道。机枪连续射击不换枪管,打到冒火融化也未炸膛。机枪连续射击不换枪管,打到冒火融化也未炸膛。机枪在连续射击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会导致枪管发红变形。连续击发的子弹,第2发子弹会击中前一发子弹,结果就是枪支炸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机枪在连续射击一定子弹的时候,射手要及时更换枪管,否则即使不炸膛,也会导致枪膛产生磨损,导致射击精度下降。有两个外国军迷不信邪,非要试验一下机枪在连续射击的时候,最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这两个人全副武装带着护耳趴在地上架起一挺M249班用机枪开始连续射击,其中一人是主射手负责射击,一人拿着弹链负责供弹。在最开始的时候,机枪一切正常,随着子弹壳的不断抛出,枪管前部的消音器最先有了变化,消音器开始逐渐的变红,这意味着枪管开始发热,但是射击依旧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