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中国第一颗卫星

时间:2024-07-28 02:09:46 编辑:莆仙君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设想计划,1965年开始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在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扩展资料东方红一号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音乐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1965年8月2日中央专委正式批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立项,同时提出卫星总体技术方案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谁发明的?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不是谁发明的,而是一群人的成果,总设计师是孙家栋。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相关信息: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时,为保证卫星仪器舱内正常工作的温度环境,1965年,中科院有机所和硅酸盐所分别负责研制有机温控涂层和无机温控涂层。有机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一种高辐射有机温控涂层,涂于卫星壳体的内表面,以起绝热作用;硅酸盐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用于卫星外蒙皮的无机温控涂层,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案。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一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1970年成功发射。在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此卫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那么,”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意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首先,我国拜托了美国、苏联、法国、日本的科技垄断。人造卫星的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物理计算和生化知识,也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考验。但要成功发射人造卫星,除了需要准备卫星之外,还需要准备良好的火箭发射器,火箭发射器的研究也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好的火箭发射器,那么很可能在发射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也会在全球的注视下,成为所有人的笑柄。我国卫星的研发成功,也正好代表了我国也有能力自行制造卫星。其次,卫星发射成功,也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国家越强大,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就更有话语权,就更有底气宣誓我们的主权,是否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的国际地位有很大关系,所以中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也使得中国更能”挺起腰板“了。最后,推动了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增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的自信。对于卫星发射的成功,使得中国人民更加相信,中国人民可以靠自己研究出来更先进的东西。在当下,中国航天技术已经有了从模仿到创新再到领跑的实质性的飞跃,也使得中国人民更加自信,也对创新充满动力。如果有建议,欢迎再下方评论留言。

我国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是在什么时候?

我国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是在1984年4月8日,1970年,中国开始研究运载火箭和通信卫星新技术。1975年,决定了一项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方案。1984年3月下旬,完成了在技术岗位上对卫星和火箭的试验。3月28日,测试通信卫星和运载火箭被转移到发射场。火箭于4月8日19时20分成功发射。4月10日,卫星以极高的精度进入准地球静止轨道。4月17日晚6时,卫星通信测试正式开始。5月14日,通信测试结束,正式投入使用。中国的卫星通信服务已经从实验阶段进入了试验阶段。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是在太空中绕地球轨道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卫星技术与各种科学技术的交叉和渗透,一些新技术,如卫星通信、气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侦察等,这些技术统称为卫星应用技术。卫星应用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综合效益显著。空间技术主要通过卫星应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和国家力量。卫星应用系统是航天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许多应用部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体系。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其质量超过了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和,表明中国的卫星技术是在一个高水平上起步的。通信卫星系统通信卫星通信距离大、容量大、信号质量好、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因此在长途通信、电视、教育、数据采集、数据网络、电子邮件、政府管理、应急救援、远程医疗、海洋通信、超声波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方的固定点可以覆盖地球表面40%以上的面积,若干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和地面站可以形成全球卫星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