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三黑和土地这篇文章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三黑是这样看待土地的:把土地看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庄稼生长的温床。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表达了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扩展资料《三黑和土地》选自《苏金伞诗选》。全诗十五节,采用写实的创作笔法,写出了农民三黑翻地、粑地,累了在地头歇息这些农村的劳动生活场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了“农民一有了土地”之后那种极度喜悦的心情,恨不得尝尝土地的滋味,甚至想变成一粒种子试试土地的温暖,表达了三黑对未来的展望和内心感到的幸福。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3节):写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第二部分(第4-8节):写三黑翻地耙地,同时欣赏着自己的土地和劳作。第三部分(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第13-14节):写三黑的打算。第五部分(第15节):收束全诗,点明中心——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三黑和土地》的作者是谁?
《三黑和土地》的作者是苏金伞。《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苏金伞,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全诗十五节,采用写实的创作笔法,写出了农民三黑翻地、粑地,累了在地头歇息这些农村的劳动生活场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了“农民一有了土地”之后那种极度喜悦的心情,恨不得尝尝土地的滋味,甚至想变成一粒种子试试土地的温暖,表达了三黑对未来的展望和内心感到的幸福。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3节):写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第二部分(第4-8节):写三黑翻地耙地,同时欣赏着自己的土地和劳作。第三部分(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第13-14节):写三黑的打算。第五部分(第15节):收束全诗,点明中心——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三黑和土地》
《三黑和土地》这是一首苏金华先生写的现代诗,它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内容大概是农民分到了土地之后的兴奋与激动,从三黑的反应中让同学们热爱土地,珍惜生活。
这首诗我是这样想的:先让同学们把诗通读一下,把诗读顺读好,然后让同学们去文章中找找三黑在分得土地之后有什么样的表现,看看三黑的这些表现体现了三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最后,通过三黑对土地的感情说一说,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这次看的是陈老师的课,刚开始,陈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就问同学们:你有没有种过地,在土地上播种、收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通过这个提问式的导入来激发学生们对播种、收获的喜悦。之后,陈老师让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将这首诗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农民得到土地的喜悦,另一部分是三黑得到土地的喜悦。我之前从没有想过诗歌还能进行分层,这也是同学们见到的极少的现代诗歌,对于现代诗歌,我一直以为他就像古代诗歌和现代文的一个结合,在讲授的时候用的是现代文的方法,不用给同学们翻译,因为都能看得懂,同时,在讲述的时候也会按照诗歌的方法来讲,从没想过给诗歌分层,陈老师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
陈老师在第二步让同学们读一读:从哪里感受到农民的喜悦之情?让同学们自己去找农民在得到土地之后的表现。为什么先写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再写三黑的呢?这个问题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三黑是所有农民的代表,所有的农民都像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新的美好生活。可见我对题目理解的不够深入,没有理解到作者写三黑的目的,三黑就是所有农民的代表。
之后,陈老师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将第二部分又化分成了三层,分别是三黑翻地耙地、三黑逮蝈蝈、三黑展望新生活。最后进行总结,农民得到土地心里是甜的,农民翻地种地心里是甜的,农民今昔对比往昔心里也是甜的,农民展望新未来也是甜的。看完了三黑的表现,你对脚下的土地是否有了新的感受呢?从而引出我们要热爱土地,珍惜生活。
看完陈老师的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陈老师啊,现代诗歌当场现代文来教学,让同学们用学习现代文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歌,通过朗读来体会感情,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朗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