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4-07-26 11:32:22 编辑:莆仙君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

没有辛勤的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没有艰辛的付出,就没有丰硕的果实;没有刻苦的训练,就没有闪光的金牌。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 二年级数学 上册知识点总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 方法 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 (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球) (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认识时间知识点 1、1时=(60)分 2、钟面上游(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6、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画分针:教材P101第3题,P105第12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相关 文章 : ★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汇 ★ 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认识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地图上的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标出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看路线图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3)根据目标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一般以“在”字后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 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6、指南针: 红色指针指针北面,白色指针指着南面。 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树叶:较疏的向着北面,较密的向着南面 晴朗的夜间: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 二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知识点】 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 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 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 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 逻辑思维 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 由于生活 经验 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相关 文章 : ★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 #二年级# 导语】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升学做好前期准备。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
本单元概念: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
3、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应:顶点对顶点,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角的一边,再看另一边是否能对上。
4、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综合运用:
学习目标: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难点分析:
1.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2.从实物中能够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3.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知识点梳理:
1.认识角
通过例1的学习,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认识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一个顶点,两条边),说明角的特征。
易错点分析:容易把角的顶点和前边线段的端点混淆。
2.判断角
给出任意的一个角,能指出哪是顶点,哪是边。并能清楚的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角。
易错点分析:认为一条边长,另一条边短的角不是角。
3.画角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易错点分析:画完角后,忘记标出角的符号。
4、直角的认识
(1)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
(2)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3)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
易错点分析:①学生容易用肉眼去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而不用三角板比一比。
②画直角时,学生不标直角符号。
5、角的大小
(1)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没有关系,和角的张口有关系。
(2)能判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会根据题目要求画出不同大小的角。
6、数角
易错点分析:数角时不容易数出组合的角和图形外的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一、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在测盆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3、认识米用米量。米可以用m表示。4、认识线段。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2、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2、直角的初步认识。3、锐角和钝角。四、2~6表内乘法: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五、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观察立体图形。六、7~9表内乘法:7~9的乘法口诀。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八、数学广角——搭配:排列、组合。

二年级数学学什么内容

二年级数学学表内乘法和除法,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退位)含有加、减、乘、除的两步计算题和括号的认识,也就是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它的还有统计和初步认识,能用一个方格表示5个或10,图形的简单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等计量单位的简单认识,所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要注意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做简单的表内乘除法,两步计算的运算法则和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