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李师师十大名妓

时间:2024-07-26 00:06:17 编辑:莆仙君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是谁?

柳如是、陈圆圆、苏小小、李师师。苏小小,乃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才女佳人。据元代张光弼诗注,知宋苏小小死后葬于嘉兴县治前。李师师,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得到宋徽宗宠爱,擅长歌舞,深谙诗词。与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关系甚好。其是公子王孙贪官富商争相光临的对象。事迹多见于野史小说。小说《水浒传》对她有过描写。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育于姨夫家,从姨父的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戏曲家尤西堂少时犹及见之。陈圆圆色艺双绝,名动江左。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柳如是,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柳如是出生,后被辗转贩卖,幼年不幸,身世不清。明崇祯元年,柳如是为徐佛收养。柳如是并不迷醉其中。明崇祯五年,柳如是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周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详细介绍:自古以来,他们的命运向来是不由自己掌控。她们附庸风雅攀权附贵,无非是为了结束自己浮华而空虚的风尘岁月,找到意中人,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是这其中的一些女子,或许她们足够幸运,在不少文人墨客或是帝王的宠幸之下,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名妓分别是:1、陈圆圆: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2、李师师:李师师,北宋末年歌妓,东京开封府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得到过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交好,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3、苏小小:苏小小其人,史料均无记载,其身世亦不可考,她的形象是建立在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中。苏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现于《玉台新咏》中的《钱塘苏小歌》,“妾乘油壁车 ,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之后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文人们的诗文、词曲、笔记中。就唐代诗歌来说,先后提及或吟咏苏小小的就有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权德舆 、张祜 、李商隐 、罗隐 、温庭筠等众多诗人,从不同角度对她倾注了丰富的情感 。4、柳如是: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一代名妓李师师有多美

一代名妓李师师很美。拓展资料如下:(1)著名词人张先关于李师师的诗词。著名词人张先,专门为李师师新创词牌《师师令》,词中这样写道: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粉色有,天然春意”,称赞李师师皮肤好;“唇一点,小于珠子”,夸的是樱桃小口;“纵乱云垂地”赞的是头发黑且直。文人有文人的好,虽然有时候有点酸腐,动不动就寄情千里,但写出的词却果真风雅,讨女子喜欢。(2)晏几道赞美李师师的诗词。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几道与李师师也有交游,他在给李师师创作的词《生查子》里写道: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晏几道赞美李师师,不直接说她的容貌,只说她眉画得好,腰又细,长得比颍川的鲜花还美,一笑值千金。晏几道一生添词多为青楼女子,虽然他家世优越,即使身为落魄贵族,内心也总是端着,楼台高锁,但对于女子,他像贾宝玉一样,有天然的天真和深情。另外还有著名词人秦观,也给李师师写过词,相较晏几道,秦观的伤感是骨子里的,他一生有无数段情感纠葛,每一段都用情颇深,所以,他写给李师师的词,除了增加风韵神采之外,又多了内在的哀怨和相思。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假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读这首词,尤其结句:“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觉得词人稍稍有点自做多情,只是不知道这份情意,师师是否在意。

中国历史十大名妓之一,李师师,她的男友是皇帝

宋徽宗最爱的民间女子是谁?

不可否认,一定是李师师了。

李师师出生在北宋末年,河南人,职业是青楼歌姬。




在名著《水浒传》中少有的女性正面人物,书中梁山好汉集体的命运有两次重大的转折,这都建立在李师师这个人物之上,可见她深受作者的喜爱。

后世有人传,李师师与好汉燕青二人有染;

强盗的血性忠诚与妓女的聪慧仁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恐怕也是后世对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揣摩的根本。

不管她是不是与燕青两情相悦,更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与宋徽宗之间的那点事儿。

宋朝的CEO宋徽宗,高贵的一国之君,不爱后宫佳丽三千人,却只爱青楼女子李师师一人,难以想象这李师师是何等迷人的容貌气质......

可以通过北宋诗人晏几道的词稍作想象一番,词里这样写道:

“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也就是说,看遍颍川的盛开百花 ,也不及李师师的美貌好看。

这么美貌的李师师有着怎样的身世呢?

据历史记载,李师师原本姓王,3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




父亲迫于生活的无奈把她送到庙里寄养,李师师三岁时,父亲被人陷害入狱,不久就冤死狱中,从此她成了孤儿一个。

幸运的人都是幸运的,不幸的人都有各自的不幸。

流落街头的李师师走投无路时, 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便带回妓院圈养起来,后改名为李师师。

有了好苗子,就要用心尽力浇灌;

李蕴花着重金培养她,请来各方有名的大师,日以继夜地教她琴棋书画、歌舞诗词,样样不落。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师师是他亲闺女呢,其实,她不过是妓院老板的一支优质股。

李蕴在李师师身上的投资是值得的,就凭宋徽宗这样的一个客户,就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16岁的李师师容颜秀丽,歌喉清明,对诗词歌赋有着独到的领悟,秀外慧中的气质,这些条件迅速让她在汴京有名的青楼女子。

这样的青楼女子势必会成为当时文人墨客口口相传的香饽饽,谁要是没见过李师师的真颜,那是会被人嘲笑的;

李师师你都没见过,那你就是孤陋寡闻了。

一日,大奸臣高俅看宋徽宗脸色不佳,情绪烦闷,他心念一转,在宋徽宗面前有意无意的对李师师一番吹嘘,搞得宋徽宗一阵心痒痒。

在高俅的安排下,宋徽宗很快见到了传闻中的李师师。

李师师那一种稀有的幽姿逸韵,完全在容色之外的绝美气质让宋徽宗一见便爱上了。

李师师能攀上当朝皇帝,那也是极为殊荣的一件事,二人也算是情投意合了。

后来, 据《李师师外传》记载, 为了二人来往方便,有人就建议修一条“潜道”直通李家,也不知这条用来幽会的潜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有了皇帝的庇护,李师师自然是不用再接待其他客人,可是其中有一人却让她难以割舍;

这人就是 风雅绝伦的周邦彦 。




这周邦彦就是厉害了,不像宋徽宗厉害在名头上;

他专门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 ,妥妥的音乐人,艺术家,尤其诗词写得极美;

周邦彦的词深得后人赞赏,其中著名的有 《六丑》《华胥引》等等......

这样一个有才之士获得李师师的青睐,自古英雄爱美人,美人爱才子,也说得过去。

可惜横在二人之间的宋徽宗是一道迈步过去坎,久而久之,宋徽宗便开始挑周邦彦的刺,没过多久就帮他罢官免职了。

李师师对周邦彦用情至深,送别时为他唱了一首《兰陵王》,千言万语都唱到了歌里;

没唱完李师师便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这边宋徽宗对李师师也算是真情相待了,不想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师师召进了宫中,册为李明妃 。

关于李师师最后的结果,有人说她最后不愿再侍金主,以死殉国 ;

还有人说她在汴京沦陷后,藏匿于民间老死江湖 ;

甚至,说她被俘虏北上,被迫嫁给一个病残的金兵为妻,耻辱地了结残生。

不管是怎样的结果,都让人忍不住唏嘘,人生繁景,不过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