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哪个国家?
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与南亚北部交界的过渡地带,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00万人,传统首府是斯利那加。该地区南部属于印度管辖,北部属于巴基斯坦管辖。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面与中国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与阿富汗接壤。克什米尔地区现况克什米尔地区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与中国交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印度控制了大约52.5%的地区,在控制地区成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该邦主要包括四部分,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锡亚琴冰川。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一为自由克什米尔,大约13350平方公里,二为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大约72496平方公里,共约85846平方公里。
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有其特点,我们在对比朝代的强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比,不能忽略时间去对比,毕竟时代在进步,后面王朝的武器要强于前朝,尤其是出现了热武器之后,如果抛弃时代特点,单纯对比军事实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朝代至于当时,来看军事实力,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军力最强。以上面的条件作为对比,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为什么是汉朝了,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短暂的新王朝,但是整体军事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作为当时来看,汉朝是不受外族威胁的。汉朝期间,如果说受到外族威胁,也只是在汉武帝之前,匈奴鼎盛时期,汉朝甚至要称臣来保证本国的休养生息,积蓄对抗匈奴的力量。不过当汉武帝强硬态度下,汉军不断的进攻匈奴,不断消耗匈奴的力量,终于将匈奴击败,汉朝北方再也不受到匈奴的威胁,从此汉朝基本没有外患,因为自身的军事实力是在是太强悍了。汉朝的军事实力强悍在末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即使汉朝都要亡国的时候,其军事实力都对外族形成碾压,周边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汉朝,即使后来军阀林立,不管是公孙瓒、袁绍、董卓、马超,在面对北方名族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对其形成碾压,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军事实力了。有人会说唐朝和秦朝也很强,确实不错,但是唐朝和秦朝不如汉朝的地方在于,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碾压,甚至长期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胁。虽然秦朝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是统一后的秦朝,衰败的实在太快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
克什米尔是国家吗?
克什米尔目前不是一个国家。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面与中国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与阿富汗接壤。面积19万平方千米,传统首府是斯利那加。该地区南部属于印度管辖,北部属于巴基斯坦管辖,两国均宣称对克什米尔全境拥有主权。克什米尔的实控状况1、印控克什米尔印度控制了大约52.5%的地区(9.4万平方千米),在控制地区成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该邦主要包括四部分: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和锡亚琴冰川。2、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一为自由克什米尔,大约1.335万平方千米,二为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大约7.2496万平方千米,共约8.5846万平方千米,名义上是巴基斯坦的一个自治区,有自行选举的总统、总理、立法及司法机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克什米尔
中控克什米尔是怎么回事?
按照印度的说法控制了,印度方面则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了部分东北部地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 实际上,克什米尔地区由两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清朝前期,清政府还拥有对克什米尔大部分地区的主权,当时称其为“拉达克”,属阿里高原的一部分。1846年,英国武装吞并了拉达克地区,并将其与英属克什米尔合并,总称为克什米尔,其疆域一直保留至今。中国实际上从那时不再拥有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 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 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克什米尔1、历史背景:克什米尔(英语:Kashmir),又称“喀什米尔”,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现在,“克什米尔”以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Ladakh)等广大地区。全区面积约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2、管理:克什米尔地区现在由三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而中国则控制了东北部地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印巴之间的矛盾是这片土地上的主要矛盾所在。巴基斯坦声称‘除中控克什米尔以外的地区都是巴基斯坦领土’。而印度则一直没有正式承认中国和巴基斯坦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并声称包括中巴于1963年签署的边界协议中,所划归中国的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等地区都属于印度领土。印度认为中国控制了克什米尔东部的一些领土,而这些领土现时分别被划入了中国的西藏及新疆自治区,即班公错附近地区,印度称之为阿克塞钦地区。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这里是为西段作战线。可是中国政府压根就不愿意去搭理新德里的这种叫骂,国内媒体也没有任何报道。毕竟所谓‘中控克什米尔’问题压根就不是为世界多数国家所承认的。中国政府对于这片土地的控制权也是毫无争议的。1963年根据边境协定巴基斯坦将一部分巴控克什米尔(喀喇昆仑地区)划给中国,这是中巴之间的政府交涉问题,而印度所声称拥有中国控制的阿克塞钦地区(属新疆和阗县)即克什米尔东部的主权,也是一种无稽之谈。根据中巴两国在1963年所签署的《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巴基斯坦放弃了对此地区的领土要求,并承认该地位中国政府所有。虽然这两者都是新德里所坚持的‘印度土地’。但却没有人愿意去理会。
中控克什米尔的历史背景
克什米尔(英语:Kashmir),又称“喀什米尔”,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现在,“克什米尔”以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Ladakh)等广大地区。全区面积约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克什米尔在历史上曾经几易其手,我国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其辖区就包括现今的克什米尔一部分,吐蕃(历代藏族地方政权)也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统治着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地区。在唐代,吐蕃对克什米尔拥有百分之八十的控制权,当时的史书称克什米尔为“大勃律”和“小勃律”。元朝时期,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地区为元朝政府的总制院与宣政院辖地,明时改为由明朝政府派往西藏的“乌思藏宣慰司”管辖。清朝前期,清政府还拥有对克什米尔大部分地区的主权,当时称其为“拉达克”,属阿里高原的一部分。1846年,英国武装吞并了拉达克地区,并将其与英属克什米尔合并,总称为克什米尔,成为英属“印度帝国”的一个土邦。1947年,印、巴分治时,因其归属未明确规定,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的争端。1947年10月印、巴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1948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设立了印、巴问题委员会,建议停火,然后举行公民投票。1949年1月1日起停火开始生效。同年7月,两国代表在卡拉奇达成协议,确定了停火线,由联合国驻印、巴军事观察小组监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进行。根据停火线,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两次发生敌对行动。印度占领了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 现在的实际控制区: 印度控制了大约 45.5%的地区 (101,387 平方公里); 巴控克什米尔 共约85,846平方公里。这喀喇昆仑走廊(英文:Trans-Karakoram Tract)原为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国争议地区,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中国认为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基斯坦认为属于北部地区,印度认为属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签署的《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正式明确该地区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有,标志着巴基斯坦放弃了对此地区的领土要求,当然中国也放弃了其他部分领土要求。但是印度仍然坚持该地区应为克什米尔的一部分。目前,该地区基本都在我国实际控制下。至于这“阿克赛钦“地区,那是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物归原主的,在中国的有效控制下。喀喇昆仑走廊是友好协商“谈”回来的,“阿克赛钦”是枪杆子“拿”回来的,两块地方连成一片,也与巴控克什米尔相连,面积不算大,但大战略地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