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欢迎大家练习! 听力部分(6分) 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生长在美洲中南部的昙花为了适应当地自然( )的环境,它们自()而()地作了( )。 2、“精简机构”在短文里一是指昙(tán)花去掉了( ),二是指昙花只能在( )开放。 基础知识部分(3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róushùnhé mù jīánɡsuíxīnsuǒyù ( ) ( ) ( ) ( ) biānpàoyāyì fěicuìměi bù shènɡ shōu ( ) ( ) ( ) ( ) 二、辨字组词。(8分) 腊( ) 扩( ) 绎( )筝( ) 醋( ) 旷( ) 泽( )挣( ) 三、下面每组词语中,用横线画出不属于一类的那个词(2分) 1、茄子辣椒西瓜蕃茄萝卜 2、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起重机电脑 四、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各组词语(4分) 1、县省乡国村 2、元旦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劳动节 五、选词填空(6分) 欢聚欢呼欢乐 1、我们班获得年级综合评比第一的喜讯传来,全班同学立刻()起来。 2、大家()在一起,热烈庆祝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在省城南昌举行。 3、我们在一起已经度过了六年()幸福的时光。 既然……就…… 哪怕……也…… 只要……就…… 4、你()知道错了,()应当改正。 5、这篇短文()多读几遍,()能理解它的意思。 6、()地球的资源再多,我们()不能浪费。 六、按要求答题。(共8分) 1、喜讯传到学校。(扩写句子) 2、刘红说:“我要像妈妈那样孝敬老人。”( 改成转述句) 3、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改成被字句) 4、上课铃响后,教室里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阅读部分(23分) 一、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完成练习。(11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3分) chǔ( )pù( ) zhēnɡ( ) 处铺 正 chù( )pū( ) zhènɡ( ) 2、文中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是 ,说明形状种类多的词是。(2分) 3、请用“_____”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1分) 4、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5、这个选段主要写: (1分) 6、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跃入生活 一个春天的中午,父亲陪他七岁的儿子在广场玩。男孩手拿篮球在脚前拍打着,他瞄准篮筐,双手托球,(企图 意图 试图)把球扔进篮筐。父亲坐在远处一条长凳上望着儿子的一举一动,而没有教他投篮的(技巧 技术 技法)。 这时,有几个大一点的男孩摇晃着走了过来,一把将孩子手中的篮球抢走,自顾玩了起来。孩子被抛到一旁,变成了观众。 为了摆脱( 困境 环境 险境),父亲走向儿子,问他:“要不要我收回篮球?” 孩子回答说:“不,我想我能(对待 对付 对应)。”他静静地站在他们中间耐心等待着。然后抓住时机,猛然接住篮球,再将它扔给大孩子中间的一个人。这样三番五次,直到他们中间的一个又把篮球传给他,并且说:“ 。” 父亲坐在阳光下仔细地注视着儿子的身影,心里默默地说:“再见,我的孩子,你又长大了。”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用“√”标出。(4分) 2、关于这篇短文主要表现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分) ①父亲很善于教育孩子。 ②小男孩很好地处理了问题。 ③一群大孩子蛮横无礼,但能改正。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填上大孩子可能会说的话。(2分)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带点句子的理解。(2分) 5、文章的题目《跃入生活》,这似乎不太好懂。其实,文中的有些词语也能做这篇短文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是 (2分) 口语交际部分(5分)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补写人物的语言,注意对话的连贯以及语言的文明。 王老师因过度劳累住进了医院。第二天,一向调皮的学生军军手捧鲜花去病房看望王老师。 军军: 王老师:谢谢你送给我一束这么美丽的鲜花。 军军: 王老师:这两天,我也非常想念你和其他同学。 军军: 王老师:过去调皮不要紧。现在你不是已经很懂事了吗?我相信你长大了一定会是好样的! 习作部分(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 听力材料 炎热、干燥的天气,使生长在美洲中南部的昙花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适应艰苦的环境,它们由上而下地进行了“精简机构”的部署。 首先,肯定了叶子过去的功绩,同时指出了对水分蒸腾损失的利害关系,要它做出必要的牺牲。叶子为顾全大局,高高兴兴地退让了,并毫不保留地把属于自己的叶绿素贡献给了茎。茎除了承担原先的支柱和运输任务外,痛痛快快地兼负起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职责。 接着,又决定花只能在夜晚或夜间开放,并且尽是缩短时间,以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经过“精简机构”的昙花,组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与高温、干燥斗争,使整个家族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写字。(4分)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结构匀称,笔画端正。(2分)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二、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提示写字、词。(10分) m?i guī pú sà há má táng láng biān fú ji? wai 半( ) ( )识 快( ) ()奏 ( )净 ( )蓝 安( ) 保( ) ( )惧 ( )置 春天的校园是hu? pō( )的,大自然kāng kǎi( )的把濛濛细雨洒向大地,滋润万物;风儿像被gu? lǜ( )了一样,暖洋洋的,轻拂脸颊,一种舒服的感觉涌遍全身。孩子们没有gū fù( )老师和父母的希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xī xì( )。 2、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两个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禀报(bǐng bǐn) 望洋兴叹(xìng xīng) 捕蝉(bǔ pǔ) 矿藏(cáng zàng ) 拱着身子(gōng gǒng) 推辞(cí chí) 4、填字成词。(4分) 明察秋( ) ( )然大悟 万( )俱寂 银装( )裹 百( )交集 如( )如醉 ( )山峻岭 ( )虚而入 5、照样子再写2个成语。(3分)(多写一个加0.5分,满3分止。) 心急如焚(××如×式)( ) 寒冬腊月(描写冬景的)( )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八字成语)( )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4分) ⑴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此句中“鲜”选( ) ①少 ②新鲜 ③味道美 ⑵“昼出耘田夜绩麻。”此诗句中的劳动要用到的农具是( ) ①木犁 ②耙 ③镰刀 ④锄头 7、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此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①表示对引文的引用 ②表示要着重强调或者阐述的对象 ③表示特殊含义 8、“一只狼凶猛地扑向小样”和“海浪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嬉笑着,扑向岸边。”这里的两个“扑”表现出什么?( ) ①两个“扑”都表现出来势凶猛 ②两个“扑”都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 ③第一个表现出狼的凶恶,第二个表现出海浪的顽皮,把海浪写的生动有趣。 9、“笑”的神态很多,你知道哪些笑呢?请你写下4个来,再根据具体的情景和你的生活体验填上适当的写笑或者笑得神态的词语。(4分) 笑的神态: ( )( )( ) ①受到别人的( )并不可怕,可怕是自己看轻自己。 ②张威同学表演“弹吉他”的滑稽像引得大家笑得(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①吴王( )只看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比楚国强大,( )准备出兵攻打楚。 ②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 )取胜的希望很大,( )( )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不堪设想。( )大臣们都不同意吴王的主张。 11、星期天,我( )看书,( )听广播。 12、蜜蜂( )在酿蜜,( )在酿造生命;( )为自己,(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13、人物的形象,可以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上去体会,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能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3分(友情提醒:别忘了写“答”) ○山坡上闪出一位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人民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口语交际。4分 很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奇思妙想。过去的很多大胆猜测和奇思妙想在今天已经成为事实。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也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请你把你的奇思妙想写出来。也许你就是未来的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1题2分,其余每空0.5分,计15分) 1、《长江之歌》中赞美长江有母亲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 2、《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________、________ 。 3、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________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 4、鲜明地表现出南宋爱国词人李清照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她的另外一首词《如梦令》是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告诉我们要多听取别人意见的名言是_________。 6、成功的合作不仅要________,要________,而且还要________,有________ 。 7、上半学期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人:被日本人民称为 “________”、“__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法国的 一家保护秘密情报;________的诸葛亮;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同时我们还知道了现代社会离不开 ________;了解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________,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________。 四、阅读理解。(17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6分) 烟台的海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溼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2分) 2、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2分) 4、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二)父 亲 (11分) 父 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羣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①“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 ;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学过许多赞美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而赞美父亲的却很少。如果让你为文中的父亲写首歌的话,你会写下怎样的歌词?试着写几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下面是一篇文章的结尾,请你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补写前面的内容。 爸爸拍拍我的肩,高兴地说:“孩子,你长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