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柑哪里的最好?新会柑什么时候有
这几年来,人们对于新会柑的认识多半源于陈皮,以及柑普茶。那么,哪种是最好的新会柑?新会柑什么时候有?
新会柑哪里的最好
新会柑主要分为三种:青柑、二红柑和大红柑。
青柑加工剥出的皮叫青皮,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采摘,其皮薄、色深、性温和,质硬味香,辛辣带苦,耐储藏。
二红柑指未完全成熟柑,二红柑加工剥出的柑皮叫二红皮,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采摘,其皮稍厚,褐绿带红,质地软硬适中,性温 和略甜,辛辣带苦,耐藏。
大红柑是指充分成熟柑,大红柑加工剥出的柑皮叫大红皮,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冬至前),采摘其皮厚,色暗红,质软 性温,味香甜,微辛带辣,不耐藏。一般青皮作药用,耐藏但升值空间不大,而大红皮用于泡茶或调味,不耐藏但升值空间巨大。
最正宗新会茶枝柑则为以茶坑(梁启超家乡)熊(ní)子塔为地标,潭江与西江支流交汇一带出产的茶枝柑。“熊子塔”位于新会母亲河潭江下游地带,东边有西江支流汇入,南边有水资源丰富的银洲湖。来自潭江、西江的多方丰富有机淡水资源和来自南海的含有丰富氯化物、镁盐、钾盐等矿物质元素的海水不断互相补充,在潮夕作用下,不断淡化,形成“三水交汇”的水文奇观,使得熊子塔周边水系形成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微生物的特殊灌溉用水。同时该地带气候为典型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怡人,热量充分,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无可否认堪称不可复制的珍贵天然资源福地。因此民间一直流传古老说法:“凡能望得见新会凌云塔的地方,种出的新会大红柑,柑皮格外芳香,是正宗的陈皮。”
新会柑什么时候有
三月,柑花盛开,花色淡雅、娇俏可人、花香清雅;
四月,柑花渐落,长出萌萌的小胎果,刚长出的胎果只有绿豆大小(小柑胎)
五月,胎果渐多,密密麻麻,个头比玻璃珠小一点(大柑胎)
六月,胎果渐大,个头跟一元银币大小
七月,小青柑采摘时间,个头较小,皮身较薄、果酸味较浓
八月,小青柑采摘时间,个头稍大,一般以50克/颗为标准
九月,中青柑(民间一般按柑的个头大小来命名,所以俗称中青柑)
十月,大青柑(个头比较大,所以俗称大青柑)
十一月,二黄/二红柑(未完全成熟,俗称二黄柑或者二红柑)
十二月,大红柑采摘时间(冬至前会采摘完毕,具体采摘时间段根据不同柑园产区而定)
然而,每个阶段采摘的柑果的用途功效都是不容小觑。
新会柑的成熟分为四个阶段,青柑子(即柑胎),青柑,二红柑,大红柑。每年的8月到12月,柑果由青皮到红皮,随着果实成熟度颜色也由青绿逐渐转为橙黄色,柑皮表皮由硬变软,从薄变厚,滋味由辛苦逐渐转为甜香。
新会柑怎么做陈皮
新会的青柑,二红柑,大红柑都是新会柑(茶枝柑),新会柑的采摘分三个时期,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是青柑,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是二红柑,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是大红柑,相对应制作的新会陈皮是青皮,微红皮,大红皮!
1、感官特色:
(1)柑青皮: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
(2)微红皮:色泽黄褐色至黄棕色,质较硬、皮较厚、味辛甜,气芳香;
(3)大红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味微辛、甜香。
2、理化指标:
项 目 柑青皮 微红皮 大红皮
橙皮甙% 2.5-4.5 2.0-3.5 1.5-3.0
水分% ≤13
切成三瓣的形状,有两刀法与三刀法。
切好除去肉,先不要往外翻开皮。
在阴光下晒2~3小时后,再由内住外翻皮
放在阳光下暴晒。
注:晒柑皮请尽量选择未来几天天气干燥的时候制作果皮,假如天气潮湿的天气(俗称南风天),就不要买新鲜的果皮回来晒了,否则易发霉。
天气好的话一般3至5天就晒好了,当然你晒久点也没所谓,不过还是不要碰上潮湿天气或被雨水露水沾湿,晚上还是拿回室内通风干爽处。
晒干后,用密封器皿保存。可以用有盖的玻璃罐、厚的透明塑料袋用绳子扎好、甚至装饼干的铁罐装也行,只要密封。我家用玻璃罐密封。打上产地与年份标签。
放置3年以上的才能叫陈皮。我这是放了4年的。
存放的陈皮不是一劳永逸了,每年也要选择6月与12月太阳猛烈的时候拿出来晒一天,再封存好保存,要是忘了的话好容易变质的。理论是存放越久越好,那些卖陈皮的摆出那些十年的二十年的...
新会柑种植区域不同价格不同,新鲜柑从2元~20元1斤。但是真的一分钱一分货,买过对比下就知道。
新会柑产地哪里最好
新会柑产地最好在新会四大核心产区,梅江、天马、东甲、茶坑。1、天马村的新会柑柑爽脆多汁,无涩味。天马村产区的自然环境更为优异,陈皮一直是村中传统种植的农产品,水质更佳,所产茶枝柑,柑肉爽脆多汁,并且没有涩味,酸甜度适中,口感更为顺滑,柑皮香气馥郁,糖度较高。2、梅江村的新会柑光泽油亮,果香芬芳。梅江村种植和生产陈皮的历史更为悠久,素有柑之乡的美誉,“新会大红柑”便是梅江村的代表,产地位于入海口的交界地区,地势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柑橘光泽油亮,果香芬芳,韵味香甜。3、东甲村新会柑陈香醇厚。东甲村建村已久,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柑橘种植基地,甲字意为一等的土地的意思,东甲村位于沙洲附近,土地膏腴肥沃,素有东甲陈皮誉新会的美名,所产陈皮陈香、醇厚,品质极佳。4、茶坑村的新会柑果香浓郁。茶坑村产区位于银洲湖畔,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异,种植茶枝柑的历史较为悠久,所产柑皮品质尤为突出,表皮光泽度强,果香浓郁,甘甜可口,非常受欢迎。
新会哪里有陈皮柑采摘
梅江、天马、天禄、茶坑、东甲、西甲等等。新会陈皮,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药方“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相关信息: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由于新会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2006年10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新会陈皮产地哪里最好
新会陈皮产地广东最好。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新会区所种植出产的陈皮。新会陈皮的产地很讲究,它只能在新会地区种植,如果把它移植到新会之外的其它地方种植的新会柑,其出产的陈皮也不能称为新会陈皮。因为新会陈皮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会之所以能产出好陈皮的基础,是跟新会的气候、水土和品种有关。从大的方面来说,新会是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光照、热量和雨水都很充沛,虽然是柑桔生长的相对高温区,但在充足的温湿条件,却非常利于新会陈皮形成片张较大、适当皮厚、油胞粒大、油室饱满和芳香浓郁的质量特色。还有,新会属微丘平原区,北有圭峰山脉、东有牛牯岭山脉、南有古兜山脉,这三山环绕而形成独特的“湿盆地”小气候,与季风气候结合,也形成显著湿热、湿冷季节变化。这些都使得新会陈皮在种植和陈化上有区别于其他地方。
新会陈皮哪个产区的最好
我认为新会陈皮天马、梅江、茶坑、东甲、西甲产区的最好。1、天马,天马的柑园种植地主要围绕小鸟天堂周边,占尽地利优势,气温,土壤适宜。此处最合理地保留了原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柑树的生长。还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生态乡村,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原型即来源于此,更显天马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2、梅江,新会梅江种植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梅江村位于城南,与天马村接壤,也是新会茶枝柑的著名产区,其处于入海口交界处,在涨潮的时候,海水会淹没较为低洼的地方,咸淡水交融,土壤肥沃。出产的柑果光泽亮、口感清爽。3、茶坑,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种植新会柑,并经营新会陈皮,此处的陈皮醇厚芳香,较天马略淡;入口甜味香味较淡,回甘略带点苦,基本无麻痹感。4、东甲,是历史上著名新会柑种植基地,也是传统的圈枝柑产区,清朝时新会柑作为岭南佳果,曾被朝廷指定为贡品。但东甲村种植柑果的土地由于近10来年新会的发展建设,产区所剩无几,能够产出最佳陈皮的柑树亦少之又少,导致现在东甲柑物以稀为贵。5、西甲,毗邻东甲村和会城主城区,西甲村历史上也是著名新会柑橘种植基地,气候水土与东甲柑品质一样,质量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