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1884年

时间:2024-07-25 12:15:20 编辑:莆仙君

1884年的历史记载

北宁失陷光绪九年(1883)十一月,法军攻占山西后,继续向清军进攻。光绪十年(1884)正月,米乐继孤拔为法军统帅。二月,米乐率兵一万二千人自河内和海阳出发,分水陆两路,会攻北宁(在河内东北)。北宁前敌指挥、广西巡抚徐延旭未作认真战备。二月十五日,清军二万人不战而退,北宁失守。二十二日,法军又西向攻陷太原(在河内北)。三月,兴化亦告失陷。至此,法军完全占领了红河三角洲,使清军陷于被动地位。慈禧撤换军机五大臣自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年三月(1883-1884),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连续失利,先后丢失山西、北宁、太原等地。光绪十年(1884)三月初八日,左庶子盛昱上奏折弹劾李鸿藻保举非人,建议给予处分;并说奕欣、宝鋆了解内情却不加阻止,亦应负一定责任。一直与奕欣有权力矛盾的慈禧,利用这份奏折大做文章,与醇亲王奕譞共同策划,3月13日,以“委蛇保荣,办事不力”的罪名,将恭亲王奕欣、大学士宝鋆、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一概逐出军机处;同时任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侍郎孙毓汶五人为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为领班大臣,组成新的军机处。3月14日,慈禧又谕令军机处遇有紧急事情,会同奕譞商办。从此以后,军机处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奕譞及其心腹孙毓汶手中。袁世凯会办朝鲜防务光绪八年(1882),朝鲜“壬午政变”平定以后,清军吴长庆部暂留朝鲜。九月,吴长庆派营务处同知袁世凯等为朝鲜练兵千名。光绪十年(1884)4月4日,经李鸿章奏准,撤吴长庆军内渡,但仍留军千人驻扎汉城,由记名提督吴兆有统带;同时,以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光绪十一年(1885),袁又被李鸿章保荐为三品道员,改任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前回国。《中法会议简明条款》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李福协定》。光绪十年(1884)四月十二日,法国代表福禄诺抵达天津,与李鸿章商谈通商、撤兵等问题。四月十七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共五款。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法国不索赔款,不伤中国体面,中国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声明中国自北越撤兵,调回边界。法国见清政府退让,便继续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北黎事件发生北黎事件亦称观音桥事件。光绪十年(1884)四月,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李福协定》),规定中国自北越撤兵,但未确定撤兵日期。五月二十九日,法将杜森尼(Dugenne)却根据福禄诺自定期限,率法军七百人强行向谅山推进,至越南北黎的观音桥,逼迫清军撤退或投降。闰五月初一日,清军派联络官三人到法营交涉,法军扬言要接收越南谅山、高平两省,并无故枪杀清军联络官,向清军营地发起攻击。清军奋起还击,法军溃败。初六日,法国代理公使谢满禄向总署抗议“中国背约”,要求赔偿。总署予以回驳。马尾海战马尾海战又称马江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光绪十年(1884)闰五月二十三日,法国借口“北黎事件”派孤拔率远东舰队闯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与中国军舰同泊一条江上。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和会办海疆事务大臣张佩纶不作戒备,又禁止港内福建水师舰只移动,自缚手足。七月初三日下午,法舰向福建水师发动突然袭击,何如璋、张佩纶弃师不顾、仓皇逃遁,中国舰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旗舰“扬武号”被水雷击伤,舰上官兵仍用尾炮还击法旗舰“伏尔他”号;运输舰“福星号”亦冲入敌阵与法舰激战,后中弹爆炸,舰上官兵全部壮烈牺牲。海战历时三十分钟,福建水师舰船被击沉七艘,官兵伤亡七百多人。初四日,法舰又轰毁马尾船厂。初六日,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

1894年的大事

1894年7月4日——夏威夷共和国成立。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开始。1894年8月13日——英国科学家瑞利和拉姆赛宣布发现新的惰性元素“氩”。1894年9月17日——甲午黄海海战开始。1894年10月1日——马达加斯加成为法国殖民地。1894年11月21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占“东亚第一堡垒”旅顺口后,进行了4天3夜的旅顺大屠杀,市内群众2万人丧生,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即今日中国国民党之前身)1894年11月26日——新即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在冬宫结婚。1894年12月22日——德雷福斯被开除军籍,处以终身流放。1894年4月16日曼城足球俱乐部(Manchester City Football Club)正式成立

1887年是什么朝代?

1887年是清朝光绪年间。光绪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年号“光绪”,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即位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驾崩。由此可见,因为光绪皇帝的在位时间是1875年2月25日到1908年11月14日,所以1887年是清朝光绪年间。光绪皇帝的为政举措:作为在甲午中日战后兴起的变法维新运动高潮——“百日维新”,是从光绪皇帝发布的《明定国是》上谕开始的,这已为众所公认。从而可以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和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从宣传组织和发动到进入实际推行阶段,又是通过光绪皇帝实现的。在推行变法新政期间,光绪依据康、梁等改良派人士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发布上谕的方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这对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

1883年是什么朝代?

1883年是清朝。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清朝经济情况清前期“康乾盛世”的国力强盛,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取得较大幅度发展,特别是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和国库钱粮充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农业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较发达。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雍正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清朝前期还多次豁免天下钱粮。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