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决定因素是
促成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决定因素是:三国干涉还辽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促成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事件。《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使其他列强十分忌妒,特别是割占辽东半岛的决定,影响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蓄谋独霸中国东北的俄国获悉日本割占中国辽东半岛,于1895年4月23日拉拢法、德共同出面干涉,向日本提出照会,“劝告”放弃割占辽东半岛,限期答复。三国海军同时出现在日本海面,大有顷刻兵戎相见之势,日本由于实力还不够强,无力对付三国的压力,急向英美两国求援。然而英美两国既不愿冒此风险,也害怕日本在华势力过分膨胀,都劝告日本接受三国要求。日本只得于5月4日声明接受劝告,但提出中国须以相当的款项补偿。10月19日,三国与日本商定,中国补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为“赎辽费”,在赎款交清后3个月内,日军撤出辽东半岛。三国则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予以租借军港、筑路、开矿等特权,俄国在我国东北迅速扩张势力。三国干涉还辽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前奏。
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的条约是什么?
《马关条约》。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扩展资料:签约背景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事件,清朝应朝鲜要求下派兵进入朝鲜,并依照中日天津条约,指挥日本有关行动。事件平息后,日方拒绝撤兵,后来更突袭驻守于朝鲜的清军。日本不宣而战。由于该年是甲午年,故又称为中日甲午战争。其后因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舰队躲进威海军港“避战保船”,使日本夺得黄海制海权,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战败,清廷向日本求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指的是
三国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国。六日后,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日本则趁机勒索清政府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日本为归还辽东半岛深感屈辱,三国干涉还辽也成为了日俄战争的原因。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首先发难。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同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将一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开赴远东。同时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同其驻日公使哥特斯米德发出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指《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法国驻华公使蒙得培罗通知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法国决定参加俄国的计划。这样,三国联盟正式成立。当时英国没有参加联盟,因为英国政府认为《马关条约》对英国有利,中国进一步开放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胜利将会阻止俄国势力南下。干涉还辽1895年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日本反应1895年4月23日下午,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至东京外务省送交备忘录。当时外相陆奥因肺结核病在播州舞子休养,由外务次官林董出面会见。林董将三国的备忘录一一收下后,便以为了事,不料俄德两国公使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俄国公使希特罗渥说:“日本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恐怕会招致冲突。希贵国政府善体此意,采取保全名誉之策。”德国公使哥特斯米德说:“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开仗是没有希望的。”林董听了两人的话,有些惊慌,连忙问道:“如暂时占据辽东半岛,至赔款付清时为止,是否也要抗议?”三国公使没有明确答复。三国公使走后,林董将三份备忘录一一阅读,内容大同小异。俄国的备忘录全文如下:“俄罗斯皇帝陛下之政府,兹查阅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的媾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不但认为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同时亦使朝鲜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以上实对将来远东永久之和平发生障碍。因此,俄罗斯政府为了向日本天皇陛下之政府再度表示其诚实之友谊,兹特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当天,林董将三国干涉之事电告在广岛的伊藤博文和在播州的陆奥宗光,速筹对策。伊藤接到林董的报告,便决定在广岛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