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图青岛

时间:2024-07-24 23:17:13 编辑:莆仙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到5的认识知识点 【知识点】 1、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练习题】 1+3=()  1+1=()  3-3=()  2+3=() 4-4=()  3-3=()  3-1=()  2-2=() 1+1=()  3+1=()  2+3=()  1+4=() 1+2=()  3-2=()  4-3=()  2-2=() 1+1=()  2-1=()  3-1=()  4+1=() 2-2=()  4-2=()  3-3=()  2+3=() 4-3=()  2+2=()  3-2=()  2+2=() 4-4=()  3-1=()  2+2=()  3-2=() 4-4=()  2+3=()  3+1=()  3+1=() 1-1=()  4-3=()  4-1=()  4+1=() 3+1=()  1+2=()  4-2=()  2-2=() 3-1=()  3+1=()  4+1=()  1+1=() 2+2=()  1-1=()  3+1=()  2+1=() 4+1=()  4-4=()  2+1=()  3+2=()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细心安排操练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操练,操练在数学 教育 中占有重要的方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师生供给了丰盛的操练资源,教师应不断根究怎样安排操练活动。 在教育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打开需求启航,安排丰盛、诙谐的操练活动,一起要重视学生在操练活动中的情感领会。 例如教育“知道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根究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分指向特征后,让学生参加不同的操练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练习、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日子中,何时半都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间,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协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③清闲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通知小伙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毕竟,每个学生为自己规划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而且赋有日子情味。用实践活动安靖常识,使学生感触到日子中的数学;经过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喜欢,一起逐步构成实践知道和运用知道。 重视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 学习习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才华、性情的打开。学生的超卓学习习气,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构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沛重视学生超卓学习习气的构成,把对学生进行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进程。例如教育“数一数”时,教师捉住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充沛运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教训学生看图数数。 由学生清闲查询数数到有序查询数数,让学生领会数数的办法。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了解要细心、细心地查询。而且,经过对学生的赞誉——“这些同学查询得很细心,干事很细心”,让学生领会到这些是超卓习气。再如教育写“0”时,教师让学生查询“0”,并用自己的言语描绘0的形状,给学生叙说、演示0的写法。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构成写0的技术。 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怎样才华写好。还特意安排了“你以为写0时应留神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的沟通活动。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领会,归纳进步,说给全班的同学。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经过查询、倾听,了解0的写法,经过书写、点评、沟通清楚书写0的标准要求,一起经历领会要细心书写的行为要求。“写0”的教育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取得写0技术的一起,在数学考虑、言语沟通、情感心情和超卓行为习气方面都取得打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学习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比大小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重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理性思维 ,养成严谨的思考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以后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起来的。 一年级数学 知识点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 。 第二单元 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既想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所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 故事 、诗歌、 谜语 为载体来开展教学的,对孩子来说是在娱乐中学?习,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下面具体谈谈一年级孩子学数学的方法建议: 1、接触数学,兴趣第一。 我们接触过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华数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2、找一位孩子最喜欢的老师。 既然刚刚接触数学,兴趣是第一位的,那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3、用一套最的教材。 通过长期的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思维能力、智力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已被众多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所青睐。数学?课程可以使您的孩子“开思维之窍,入解题之门”,帮助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攀登数学的颠峰!《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就有很多好教程。 4、从最合适的起点开始。 刚刚接触数学,学不懂不是孩子不适合学数学,是起点不合适。举个例子:《小学数学练习机》里有很多非常好的教程,但是里面的《秘笈》中的很多知识超前于学校的课本,如果利用的不好,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是目前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厌恶数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1、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在数学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 思维方式 ,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4、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数学学习更加系统。 一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 总结 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 20。学习数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决数学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使用数学法则来解决。 22.认真听课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途径。 23.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设法、特殊值法、整体法等。 24、要深刻认识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倾听,了解现实。 25.认真倾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26.当我听老师的评论时,我想先想一想如何做问题,然后看看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否一样,也就是想想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阅读并思考老师在黑板上解决问题的过程,想想他们是否能这样写,想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漏洞。 27.我们要注意三点:第一,学会用笔;第二,注意课后练习;第三,分层预习。 28.不要担心一个或多个课程的糟糕成绩。利用你的优势。他们可以帮助你重建信心,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关键。 29。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用心观察,紧跟教学思路;第二,善于做笔记;第三,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问。 30.如果你想真正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和展示自己。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与复习技巧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编部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考点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5篇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上去,做好试卷上的练习。下面是我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一)   一、填一填。   1.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它的前面是( ),后面是( )。   2.14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一,十位上是( ),表示( )个十。   3.17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4. 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 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3,这个数是( )。   6. 17比( )大1,17比( )小1。与18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7. ( ),11,( ),15,17,19。   8. 0—10,共有( )个数,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9. 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 )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 ),第4个数是( ),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10. 9和7的和是( ),差是( )。   11.在12-3=9,减数是( ),被减数是( )。   12. 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 )。被减数是16,减数是7,差是( )。   13. 10=( )+( )=( )-( )   14.( )+4 > 8 9-( )< 3   15.在○里填上“>”“<”或“=”。   11+4○12 15○8+9   14+4 ○ 14-4 5-2+9○5+4+4   16、10个一是( )个十 20里有()个十,有( )个一。   17、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0里面有( )个一。   18、18这个数,1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表示( )个( )。   19、 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与它相邻的数是( )和( )。   20、在3、6、8、12中比9小得多的数是( )。   21、 比9大比14小的单数有:( )   22、“15”这个数,十位上是( ),表示( )个( ),个位上是( ),表示( )个( )。   23、( )-5=4 ( )-4=10 4+8=( )+7   二、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的和是( )。   3)、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少( ),它们合起来是( )。   4)、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20里面有( )个一。( )个一是10.   6)、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7)、十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大3,这个数是( )。   8)、比18少5的数是( )。   9)、在15、6、11、9中选出合适的数字,组成四道算式。   □○□=□ □○□=□   □○□=□ □○□=□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9 19-□﹥5 □+6﹥12-2 5+8﹤15-□   11) 、找规律填数,   __ __ 2__4 0 3 6 __ 12 __18   20__ 10 5 __ 18 __ __12 10 __   5连续加2 :__ __ __ __ __。   按规律填数 0( )10 ( ) 20   12) 15前面的连续3个数是( )、( )、( )。   13) 12前面第2个数是( ),后面的第3个数是( )。   14) 14个同学排成一队,小明前面有4人,后面有( )   15) 比12大比16小的数有( )、( ) 、 ( )   16) 最大的一位数是( )。   17) 8的一半是( ),12的一半的一半是( )   18) 从0数到10一共数了( )个数。   19) 18读作( ) 十六写作( )   20) 减数是7,被减数是19,差是( )   21) 16这个数个位上数是( ),十位上数是( ).   22) 5+7=( )+( )=( )+( )   三、下面各题。对的在()里打“√”,错的打“×”。   1、十三写103。………… …………………………( )   2、第8个人就是一共有8个人。………………………( )   3、数学书的面是正方形。………………… ………( )   4、用圆柱可以画出圆形。…………… … ………( )   四、应用题   1、小亮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了9页,第三天他应从第( )页开始看。   2、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   3、一本 故事 书,我昨天看了8页,今天看了9页,两天看了多少页?   □○□=□(页)   4、一本故事书,我两天看了17页,昨天看了6页,今天看了多少页?   □○□=□(页)   5、公共汽车上有3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8人,车上原来有几人?   □○□=□(人)   6.树上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5只,第二次飞走7只。树上一共少了几只小鸟?   □○□=□(只)   7.铅笔盒9元 本子3元 水笔6元 彩纸2元   给你10元钱,你想买哪两种,要在选的文具上画“√”。   算一算用了多少元?□○□=□(元)   还剩下多少元? □○□=□(元)   8、小明种了3盆花,第一盆3朵,第二盆5朵,第三盆9朵,他要送给小红两盆。最多送给小红多少朵花?最少呢?   9、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8个,红萝卜有10个,白萝卜有多少个?   10、领队的小朋友说:我后面有8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11、10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到了4个,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捉到?   12、小丽今年6岁,小明今年16岁。两年后,小明比小丽大几岁?   13、有一些苹果,吃了8个后,还剩4个。一共有几个苹果?   少页?   □○□=□(页)   14、公共汽车上有3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8人,车上原来有几人?   □○□=□(人)   15.树上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5只,第二次飞走7只。树上一共少了几只小鸟?   □○□=□(只)   16.铅笔盒9元 本子3元 水笔6元 彩纸2元   给你10元钱,你想买哪两种,要在选的文具上画“√”。   算一算用了多少元?□○□=□(元)还剩下多少元?□○□=□(元)   17、小明种了3盆花,第一盆3朵,第二盆5朵,第三盆9朵,他要送给小红两盆。最多送给小红多少朵花?最少呢?   18、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8个,红萝卜有10个,白萝卜有多少个?   19、 领队的小朋友说:我后面有8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0、10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到了4个,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捉到?   21、小丽今年6岁,小明今年16岁。两年后,小明比小丽大几岁?   22、有一些苹果,吃了8个后,还剩4个。一共有几个苹果?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题目(二)   一、 直接写得数。(27分)   2+9= 12-7= 9+6=   8+8= 15-6= 7+9=   11-3= 17-9= 10+4=   8+7= 6+6= 11-3=   13-4= 9+5= 12-9=   11-7= 12-5= 10-4=   7+5-2= 7-6+8= 4+3+6=   4+6+9= 3+8-2= 9-2+7=   9-3-2= 8-3+9= 10-2-3=   二、填空。(26分)   1、12-( )=6 6+( )=15   ( )+5=13-2 ( )-5=8   2、“17”是( )位数,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   3、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4、在○里填上>、<或=。   14○18  4+5○9   5+3○14-7 17-6○4+7   5、按规律填空。   3、6、9、12、  、   □ △△ □□ △△△   6、 举的是(  )手。小狗在他的(  )边,四只小猴在他的(  )边。   7、有5个小朋友,选两人抬水,有( )种选法。   8、写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 )个 ( )个( )个( )个   三、妈妈买来8个苹果,草莓的个数比苹果多得多。草莓可能有多少个?(请画“√”,2分)   10个 6个 23个   四、看图写算式。(4分)   □○□=□ □○□=□   □○□=□ □○□=□   五、把不是同一类的圈出来(2分)   六、数一数,填一填。(7分)   (1)圆柱体有(  )个,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体有(  )个。   (2)(   )最多,(   )最少,它们相差( )个。   七、是谁看到的?连一连。(2分)   八、解决问题。(30分)   1、☆☆☆☆ ☆☆☆ ☆☆☆☆   ?个   □○□○□=□(个)   2、 ?支   16支   □○□=□(支)   3、小红做了9朵纸花,还有5朵没有做。她原来要做多少朵花?   □○□=□(朵)   4、17个小朋友分成两组做游戏。一组8人,二组几人?   □○□=□(人)   5、一组7人,二组的人数和它同样多。每人发一瓶饮料,需要多少瓶饮料?   □○□=□(瓶)   6、原来有12条鱼,小猫吃了一些,还剩下3条。小猫吃了几条?   □○□=□(条)   7、商店里有19个气球,上午卖了7个,下午卖了9个,一共卖了多少个?   □○□=□(个)   8、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小红在队伍中,从前面数她排第5,从后面数她排第8。这排有多少个小朋友?   □○□○□=□(个) 猜你喜欢: 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2.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3.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4.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5.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青岛版的 一年级数学 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欢迎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题目
  一、 做早操。8分

  (1)做操的小动物和福娃一共有( )个;福娃们在大树的( )面做操。

  (2)从右边数 排第( );在长得最高的小动物上面画“○”。

  二、串项链。下面应该怎样串?试着画一画。6分

  三、玩跷跷板。在□里填相应算式的得数,在○里填上“>”“<”或“=”。12分

  四、先算一算,再连一连。10分

  五、填一填。8分

  =

  六、看舞蹈表演。他们的舞伴分别是谁呢?请你连一连。8分

  七、做了多少个风车?猜一猜,画“√”。6分

  18 12 6

  八、准备午餐。请将水果和蔬菜分分类,分别把它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圈中。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香蕉 白菜 苹果 萝卜 葡萄

  ⑥ ⑦ ⑧ ⑨ ⑩

  辣椒 西瓜 桃子 菠萝 茄子

  水果 蔬菜

  九、看图列算式。12 分

  十、搭积木。8分

  十一、12分

  (1)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还要种多少棵树?

  = (只) (棵)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答案
  一、(1) 11 右 (2) 2 丹顶鹤上画o

  二、略

  三、126 14>12 9=9

  四、7+5=12————16-4=12

  8-4=4————14-4-6=4

  13-7=6————15-9=6

  5+8=13————10+3=13

  9+2+0=11————6+5=11

  五、3+2+4=9 12-4=8

  六、两个十——20 1个十,7个一——17

  1个十,3个一——13 19个一——19

  七、 6个

  八、 水果:1、3、5、7、8、9

  蔬菜:2、4、6、10

  九、7+8=15 15-7=8

  8+7=15 15-8=7

  十、圆柱体:4个 长方体:4个

  正方体:1个 球体: 2个

  十一、(1)12+2+4=18(只)

  (2) 18-7=11(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6、7、8加几 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转盘和小花、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1. 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 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 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最后一题9+7咱们一块答!(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 、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 ②接数法 ③8+5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 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 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 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 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这几题,行吗? (练习P105页第1题)

  ⑤ 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例2)

  ① 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

  ② 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由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③ 咱们先看左边的算式,如:8+4,怎么算?(由学生说算法)

  ④ 那这边的其它的算式该怎么算呢?(在小组里说说)

  ⑤ 指名生说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3)算法多样化(教学例3)

  师:再请看右边的算式,怎么算?如:“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① 把8凑十 ② 把9凑十 ③ 从9+8=17想到8+9=17

  小结:看来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看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出几句话?请大家翻开书104页,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

  2. 转盘:再来玩个快乐转盘的游戏。(转盘正中心写有8、7、6数字,)

  3. 找朋友:接下来,我想请得了小花的同学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小花的反面写有一个算式如上图,没有得数,师写出一些数字,学生根据自己的算式的答案,将算式贴在相应的数字下。)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1.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棒极了,那你们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2. 拓展:我想请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周末活动方案:在儿童乐园里,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让你自己玩,你准备怎么去玩? 此表交给  家长打等级,我们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方案是最佳方案,咱们把它贴在班级的展示台上!


  • 上一篇:lewis酸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