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谁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类固有的劣根性,包括懒惰、懦弱、私欲、浮躁、自大,等等。因为懒惰而怠于思考和拼搏,使自己的人生总是在低俗徘徊;因为懦弱,见到恃强凌弱时不敢挺身而出,空长了一付壮硕的皮囊;膨胀的欲望遮蔽了慧眼,让自己迷失在酒色财气的汪洋。浮躁主导的人生,肯定达不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骄傲自满,洋洋得意,甚比现代的夜郎。战胜自己的方法1、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应该在全面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改进自己的劣势,建立符合自己客观实际水平的奋斗目标。2、诚实而平静地检讨自己的过失犯错误是我们人类的天性,人要想在社会中有所作为,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过错。我们应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失误,及时采取弥补措施,并且在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争取一个错误不犯两遍。3、不把跟别人比较作为唯一衡量自己的尺度释迦牟尼说:“不要把你所得到的东西估价过高,也不要羡慕旁人,羡慕旁人的人,不会有宁静的心情”。我们应该收回自己放在外界的过多精力,使力量转而投向自己的内心,努力培养精神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建立自己的为人标准和处理原则,而不是把跟他人的比较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
不给仇敌机会:为什么一定要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
胜己比胜人更加光荣。
《圣经》上说:“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这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保持克制,学会约束自己。
大家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这样一个人,他追求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讨厌生活对他的任何束缚。
他讨厌理发师对他的摆弄,所以他拒绝理发,任头发、胡须自由地疯长。
他讨厌洗澡时受水的冲刷和毛巾的搓擦,所以他拒绝洗澡,任污垢满身,虱子乱爬。
他讨厌鞋子、袜子对他的约束,所以他拒绝穿袜子,把鞋子也脱掉扔了。
他讨厌身上衣服对他的束缚,所以他把上衣脱下扔了,打着赤膊。
现在,他只剩下腰中皮带和下身裤子的束缚了。
他对皮带说:“你给我滚开吧!你干吗总是这么紧紧束缚着我?”
“可是,假如你失去我这唯一的约束,你就可能完全失去你的人格。”皮带说。
“胡说!你给我滚开吧!”他找来一把剪刀,剪断了皮带。
可想而知,皮带断了,裤子当然滑落了。他喜不自胜,为解脱了全身的任何约束而高兴异常。
当然,没有多久,人们就把他当做一个精神病人关进了病房。所有的约束他都无法抗拒了,他被彻底地约束了。
所以说,任何人,伟人也罢,强者也罢,都不能像飞鸟那般自由自在。人可以有所为,又必须有所不为,而鸟则可以为所欲为。
你只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就会发现,正是这种克制,而不是自由,使得人类引以为荣;进而言之,即便低级动物也是如此。蝴蝶比蜜蜂自由得多,可人们却更赞赏蜜蜂,不就因为它善于遵从自己社会的某种规律吗?普天之下的自由与克制这两种抽象的东西,后者通常更显得光荣。
确实,关于这类事物以及其他类似之物,你绝不可能单单从抽象中得出最后的结论。因为,对于自由与克制,倘若你高尚地加以选择,则二者都是好的;反之,二者都是坏的。然而,必须强调一下,在这两者之中,凡可显示高级动物的特性而又能改造低级动物的,还是有赖于克制。
此外,目标是前途,也是约束。为了实现目标,也许你必须干一些自己不情愿干的事,放弃一些自己迷恋的事,这样就感到了一定的“约束”。但是,为了生活,为了目标,为了成功,我们不能试图摆脱一切“约束”,而是应该在“约束”的引导下,一步步沿着既定的目标,稳妥地前进。
巴尔塔萨·格拉西安说:“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别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人,将永远无法控制别人。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制,不管是什么人,都会轻易被击败,这也许是一条铁的定律。控制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也就是要一个人按理智判断行事,克服追求一时感情满足的本能欲望。一个真正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人,即使在情绪非常激动时,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在通过努力做使自己生活更有意义,并且在向着未来的目标奋进。但是,生活在现实中,我们绝不应该做事仅为了使今天感到愉快而丝毫不顾及明天可能发生的后果。我们的感情大多容易倾向于获得暂时的满足,所以,我们要善于做好自我约束。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那些提供大量暂时的满足的事,通常就是对我们长期的健康、快乐和成功最有害的事情。因此,在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应当努力预测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对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不论你现在如何享受目前的生活,深谋远虑总会有益于你考虑未来。那些总是失败的人一再使用“我没有另外的选择,我不得不这样”等类似的借口。而实际上是他们不愿付出短期不自在的代价,换取享受长期的更大报偿。一个没有养成自我约束习惯的人,可能反复地屈从于一种诱惑而从事一种事情,这种行为的后果能长期影响一个人的成败。要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必须不断地分析自己的行动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同时必须不屈不挠地按照符合自己决心、为了长期利益的决定而行动。
人人都能偶尔表现出自我约束能力,但是要一贯取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所谓一生不是指别的什么,它只不过是年、月、日的积累。那些短时间和阶段内发生的事,将决定你的一生是否成功。
要做到自我约束,必须抑制人的感情的冲动。人们行动的基础,通常可分为两种:根据感情冲动或根据自我约束。感情冲动地行事,无异于一种失去控制的危险生活。然而,我们却依旧凭感情冲动行事,而不是理智与知识,这是极其可怕的。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是:当一大群人朝着一个方向行走,而你的理智或常识告诉你那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时,你自我约束的能力就受到严重的考验。这时也正是你必须运用自我约束的力量压倒你随大流时那种获得短暂舒服感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个大流从长远看并不正确。自由并非来自“做自己高兴做的事”,或者采取不顾一切的态度。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成了感情的奴隶。一个人,没有比被自己的感情所奴役而更不自由的了。用了同样的努力,有人成功了,有人则失败了。他们可能都知道成功的途径,但他们之间有一个主要的不同在于,成功者总是约束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成功的人总是容忍自己的感情占上风。一个人如果没有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就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
每一个人必须具有自我约束能力,不让别人用次要的计划或无关的事情拉你离开轨道。我们必须有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头脑不受种种杂念的干扰,不去想那些不断冲击我们头脑的杂念。
在拿破仑·希尔事业生涯的初期,他缺乏自制,对生活造成了极其可怕的破坏。这是从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中发现的。这个发现让拿破仑·希尔获得了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次教训。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和办公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两人互相憎恨,甚至演变成激烈的敌对状态。这位管理员为了显示他对拿破仑·希尔的不悦,当他知道整栋大楼里只有拿破仑·希尔一个入在办公室中工作时,他马上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这种情况一连发生了几次,终于,忍无可忍的拿破仑·希尔打算进行“反击”。
一个星期天,机会终于来了。拿破仑·希尔到书房里准备一篇要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当他刚在书桌前坐好时,电灯熄灭了。他马上跳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他知道在哪儿能够找到这位管理员。当他到达那儿时,他发现管理员正忙着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内。同时一面吹着口哨,似乎没事情发生似的。
拿破仑·希尔马上对他破口大骂。在长达5分钟的时间里,他都以比管理员正在照顾的那个锅炉内的火更热辣辣的词句对管理员进行痛骂。
最后,拿破仑·希尔实在想不出什么骂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站直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笑容,并用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晚上有点儿激动吧,不是吗?”
他的这句话就如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刺进拿破仑·希尔的身体。
想想看,拿破仑·希尔那时候会是什么感觉。站在拿破仑·希尔面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会写也不会读。尽管有这些缺点,然而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自己,更何况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选的。
他用谴责的手指对准了自己。拿破仑·希尔明白,他不仅被打败了,更可怕的是,他是主动的,而且是不对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他的羞辱。他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办公室。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能够做了。当拿破仑·希尔把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后,他马上看出了自己的不对。
然而,实际上,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动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拿破仑·希尔知道,只有向那位管理员道歉,内心才能平静下来。最后,他费了很久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决定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须忍受的羞辱。
拿破仑·希尔来到地下室后,把管理员叫到门边。
这时,管理员用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
拿破仑·希尔告诉他:“我是回来替我的行为道歉的——倘若你愿意接受的话。”
管理员脸上又露出那种微笑,他说:“凭着上帝的爱心,你不用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再没有其他人听见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所以,我们干脆就把此事忘了吧。”
这段话对拿破仑·希尔所造成的触动更甚于他第一次所说的话,因为他不但表示愿意原谅拿破仑·希尔,其实更表示愿意协助拿破仑·希尔隐瞒此事,不使它宣扬出去,以免对拿破仑·希尔造成伤害。拿破仑·希尔向他走过去,抓住他的手,使劲握了握。他明白,自己不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
在走回办公室途中,拿破仑·希尔感到心情非常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改正了自己做错的事。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拿破仑·希尔下定了决心,以后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倘若失去自制之后,另一个人——不论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毫不费力地将他打败。
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希尔身上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笔开始发挥出更大的威力,他所说的话更具分量。在希尔以后所认识的人当中,他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敌人也相对减少了许多。这件事成为拿破仑·希尔一生当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拿破仑·希尔后来说:“这件事教导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它也让我明白了这话的真正意义:‘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
所以说,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把那些对创造性过程没有好处的东西全部阻挡在外的习惯。对任何职业都一样,取得成功的结果直接依赖于我们坚持用在一贯紧张的、不间断的创造性思维上的时间量,也就是说,自我约束、专心致志,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圣经箴言
吃一块硬饼干心安理得,胜过满桌子酒肉相互争吵。
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微它就笑,你哭它就哭,说的真的很实在。就像我们上台演讲一张,自己一紧张台下的观众也跟着紧张,你一笑,台下的观点也跟着笑起来。 王德顺 说 当你说 太晚的 时候 它 可能是 你退缩的借口 。 纵使有千万个 放弃 的理由 ,也要给自己 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为什么当一个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能够从容自如,丝豪不受影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没有过多的欲望。很多想法都是来自己强大的欲望去驱使。比如我们要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时候,开始坚持了几天或是一段时间,但是后面就不了了之,没有了进步的动力,甚至是放弃了,那是因为自己败给了自己。给自己订的目标,但没有完成。但是很少人能够在这一点真正做到了,如果真的有,那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也可以说是非常的自律。
以前没能够早起,第一个是晚上睡的晚,第二个是没有早起的勇气,明知道早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但是还是没有做到,自己被自己给打败了。一些毅志力方面,是可以通过外界磨练,但是最强大的那个对手永远都是自己。承诺自己的事情没有做,说明了也是被自己给打败。
有时候有不开心的情绪时候,也是自己想的太多造成的结果,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如果8小时上完班回到家后,还依然是这么不高兴,没有好好享受自己的美好的一天,也是一种浪费,对自己不够尊重。我们做要找到对手,这个对手就是自己,逼成高手,把自己逼成高手,方能百战百胜,不然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你明白是什么意思么?
这句话的出处是,清朝曾国藩的《复陈右铭太守书》,在《续古文观止》中有收录。部分原文摘录:一篇之内,端绪不宜繁多,譬如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否则首尾衡决,陈义芜杂,滋足戒也。虽然本意是指写文章时的要义,但是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基本上是要分清主次,抓好主要矛盾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克服巨大困难,达到目的,才是真英雄.扩展资料《复陈右铭太守书》中提到这一句话的其中一段:贬人之恶,又加慎焉。一篇之内,端绪不宜繁多,譬如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否则首尾衡决, 陈义芜杂,滋足戒也。识度曾不异人,或乃竞为僻字涩句以骇庸众,斫自然之元气,斯又才士之所同蔽,戒律之所必严。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咸丰二年末),以吏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残酷镇压太平军,被清廷视为“同治中兴”的功臣,并因此以大学士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这是作者年任直隶省总督驻天津时写给当年幕僚的回信。信中主要就对方的文著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文学观点,即作文要有一定的戒律,在法度的约束下追求表达的自由。另外,从侧面也反映了作者暮年的消极政治态度。参考资料复陈右铭太守书_百度百科
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被困在一个圈圈里,难以自拔,时而困惑,时而顺心,时而沮丧,时而欣喜,孰不知这都是自己给自己画的圈。
每当有事情发生,有些人满是抱怨,怨天尤人,而有些人则会想办法解决,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是谁运气好,还是谁就倒霉吗?其实,完全是出于自己是怎么去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心态的成熟,心境的变化,真的是需要经历多少挫折和磨难才会拥有。就像有一句歌词说的一样“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考验一个人就看他遇到事情时的态度。是烦躁不安,哀声载道,还是心态平和,积极面对。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个挣扎和斗争。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此和人接触也是一样的道理,请远离那些消极思想,埋怨满腹的人,他们带给你的都是垃圾能量。多接触正能量满满,积极向上,心态平和的人,他们所带给你的远超过你的想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一点都没错。
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遇到再烦恼的事,我们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态一定要放好。多给自己的心灵来一个洗涤净化,时刻反省才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从而去做出一个正确的积极的选择。
我,是独一无二的!天使和魔鬼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