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

时间:2024-07-24 22:04:45 编辑:莆仙君

春江花月夜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春江花月夜作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月圆人聚的向往。《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花月夜》表达的情感 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该诗通过对江南春色、江畔月色的生动描写和“游子思归”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深邃的宇宙意识、深刻的生命意识、深沉的情感意识和深长的人生意识,这四种意识交织、盘旋,形成了独特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生命态度,与崇高的生命价值。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归游子的离愁别绪。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的表现手法 春江花月夜表现的手法

1、春江花月夜的表现手法:《春江花月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情手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全诗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

2、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3、本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前半部分重在写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分重在抒情产生于景,如长江流水,清风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

4、对景物的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赋予斑斓的色彩能够引人入胜。同是月光就有初生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变化多端。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的月亮上,但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叔也在统一之中出现了变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