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特殊工种退休政策

时间:2024-07-24 18:29:22 编辑:莆仙君

2022年特殊工种退休几月份开始审核

您好,特殊工种退休审批一年办理两次特殊工种审批工作,6月申请7月办结,11月申请12月办结的。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前提必须要符合国家名录有认定的,不是自行认为的方可在达到规定年龄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凡要求按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人员,每月10日前向所在单位(或档案代理机构)递交提前退休书面申请,并提供本人从事特殊工种的工种名称、具体从业期限及能证明所从事特殊工种的原始资料。【摘要】
2022年特殊工种退休几月份开始审核【提问】
您好,特殊工种退休审批一年办理两次特殊工种审批工作,6月申请7月办结,11月申请12月办结的。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前提必须要符合国家名录有认定的,不是自行认为的方可在达到规定年龄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凡要求按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人员,每月10日前向所在单位(或档案代理机构)递交提前退休书面申请,并提供本人从事特殊工种的工种名称、具体从业期限及能证明所从事特殊工种的原始资料。【回答】


2022年特殊工种退休几月份开始审核

特殊工种退休审批一年办理两次特殊工种审批工作,6月申请7月办结,11月申请12月办结的,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前提必须要符合国家名录有认定的,不是自行认为的方可在达到规定年龄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凡要求按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人员,每月10日前向所在单位(或档案代理机构)递交提前退休书面申请,并提供本人从事特殊工种的工种名称、具体从业期限及能证明所从事特殊工种的原始资料。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办理程序(1)所在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对个人提出的申请理由、工种岗位、具体从业期限及原始资料结合个人档案进行审核,并对要求办理提前退休人员的年龄、工种、参加工作时间、从事特殊工种年限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五天。(2)所在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于每月20前将当月公示无异议的提前退休的名册及个人档案、个人补充的辅助材料报送县人社局审核汇总,并于每月25日前上报市人社局审批。(3市人社局具体负责审批全市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实行每月审批一次,从审批的次月起计发基本养老金。(4)县人社局对不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在市局审批的次月10日前将个人档案退还给原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并简要说明不符合的理由。(5)单位或职工档案托管机构应在十日内将审批情况及不符合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士兵退役安置条例》第三条国家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第十三条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介绍信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接收安置通知书、退出现役证件和介绍信到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应当到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2021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条件最新规定是什么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的职工,在分别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所从事的特殊工种必须属于劳动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工种的范围;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高温等工作累计满9年的;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可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特殊工种退休最新规定2023年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微笑],法律分析:特殊工种退休最新规定2023年:1. 特殊工种人员退休年龄延长。2023年1月1日起,特殊工种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60周岁。主要包括矿山工人、海洋渔业生产人员等30多个工种。2. 特殊工种人员退休政策过渡期。对2022年12月31日前已参加工作的特殊工种人员,还可以按现行政策退休。3. 部分工种人员可以选择性延迟退休。如矿山工人、森林防火人员等,工作单位与工人双方同意,可以选择在60-65周岁之间退休。但65周岁后必须退休[观望]【摘要】
特殊工种退休最新规定2023年【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微笑],法律分析:特殊工种退休最新规定2023年:1. 特殊工种人员退休年龄延长。2023年1月1日起,特殊工种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60周岁。主要包括矿山工人、海洋渔业生产人员等30多个工种。2. 特殊工种人员退休政策过渡期。对2022年12月31日前已参加工作的特殊工种人员,还可以按现行政策退休。3. 部分工种人员可以选择性延迟退休。如矿山工人、森林防火人员等,工作单位与工人双方同意,可以选择在60-65周岁之间退休。但65周岁后必须退休[观望]【回答】


特殊工种退休最新规定

一、特殊工种退休政策是什么?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的职工,在分别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所从事的特殊工种必须属于劳动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工种的范围;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高温等工作累计满9年的;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可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对于曾从事多个特殊工种岗位工作的职工,必须按其从事其中一类工种的累计年限认定其办理提前退休所需的特殊工种年限,在任何一类工种岗位的工作时间都达不到年限要求的,不得办理特殊工种退休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二、特殊工种如果办理退休手续?1、用人单位制订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被确认有特殊工种的用人单位,在为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申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前,必须按照从严掌握的原则,根据具体条件和本单位的实际,制订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当经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县社保中心同意后实施。2、职工退休应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用人单位为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一般由用人单位填写《职工从事特殊工种退休审批表》。然后,将审批表上报主管部门审核,经所在区、县社保中心复审后,最后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批准后,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按有关规定享受退休待遇。三、特殊工种的范围是什么?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3、起重机械作业。含起重机司机,司*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关于特殊工种退休政策的规定,从事特殊工作的,符合条件的男职工可以在55岁,女职工在45岁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前退休的职工,和正常退休职工一样享有养老金待遇。针对不同的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条件不大一样,像高空作业的话,要满足连续十年从事该行业才行。

国家特殊工种退休新规定

法律分析: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条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的条件):(一)工种必须按原劳动部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目录执行,不同行业之间的特殊工种不能互相比照。(二)必须是在原国有、集体企业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累计满10年的;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的;从事其他有毒有害工作累计满8年的。(三)职工档案内对其从事特殊工种的情况有原始记录。(四)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从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的生产或工勤服务人员,这类人员可以提前5年退休,即男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女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但还必须具备下述一个条件:(1)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2)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3)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上述工作岗位以下简称“特殊工种”)。从业人员只具备年龄条件,而从事特殊工种的累计时间达不到上面任一条规定年限的,不能办理退休。对原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并达到规定的累计工作年限,而现在在管理、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政策规定可以按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办理退休。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