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时间:2024-07-24 15:34:20 编辑:莆仙君

绗的拼音怎么拼

押韵字:绗háng 部 首 :纟 笔 画 :9 五 行 水 五 笔 XTFH笔顺 :          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撇、 撇、 竖、 横、 横、 竖钩、基本释义做棉衣、棉褥等,粗粗缝,使布和棉花连在一起。详细释义〈名〉衣服的缘边绗,缘也。——《广雅》〈动〉用针线粗缝,把棉絮固定在里子上,使不致滑动 。如:绗被子;绗棉袄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龘的拼音怎么拼?

龘拼音:dá,声母:d,韵母:a,声调:第二声。龘拼音:dá,部首:龙,笔画:48,繁体:龘,五笔:UEGD,笔画读写:点、横、点、撇、横、竖撇、横折弯钩、横、横、横、竖折竖、横、竖弯钩、横、横、横;下面其余两个从左边和右边的都是相同的笔画,笔画顺序:414312511151511141431251115151114143125111515111。释义: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龘(dá),群龙腾飞的样子。古同“龖”,龖之赫,霆之砉(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龙是繁体字的龙。组词:龘龘、龘人、龙行龘龘。笔顺扩展资料:1、龘龘 [ dá dá ] 释义:龙腾飞的样子。2、龘人 [ dá rén ] 释义:古代皇宫中人。3、龙行龘龘 [ lóng xíng dá dá ] 释义:解释为龙腾飞的样子。

冫念什么

”冫“念bīng,古同“冰”,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冫“部首的字:1、冻冻拼音:dòng,本义: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如:冻结。2、冲冲拼音:chōng、chò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3、冰冰拼音:bīng,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冰古字写作“仌”或“冫”,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冰”则出现在春秋前后。4、准准汉语汉字,拼音:zhun,从水、隼声。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谓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准。5、净净(拼音:jì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秦代篆书,也见于先秦著作《国语》。6、冷冷,汉语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自《说文》:“冷,寒也。”拼音是lěng,冷清,冷落,寒冷。

揠念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谢谢

解析:





抜(ぬ)く。



揠苗助长

苗(なえ)を早(はや)く伸(の)ばそうと抜(ぬ)きあげる。

性急(せいきゅう)に事(こと)を运(はこ)ぼうとして,かえって失败(しっぱい)する。







(形声。从手,匽(yán)声。本义:拔起)

同本义 [tug upward]

揠,拔也。——《说文》

拔心曰揠。——《小尔雅·广物》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公孙丑上》

又如:揠苗助长

提拔 [promote]

德与琼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宋书·岳飞传》

抓着马鞍 [hold the saddle]

杀得曹操盔斜发乱,发甲捶胸,揠鞍吐血。——《老残游记》

揠苗助长

yàmiáo-zhùzhǎng

[ 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 *** as one who tries to help the shoots grew by pulling them up]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后来用来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

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宋·吕本中《紫微杂说》

也说“拔苗助长”





ㄧㄚˋ

拔:~苗助长(zh僴g )(亦称“拔苗助长”)。

郑码:DHKZ,U:63E0,GBK:DEEB

笔画数:12,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25115315

pu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