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捕蝇草吃虫子视频

时间:2024-07-24 12:37:06 编辑:莆仙君

捕蝇草需要喂食吗,是怎么捕苍蝇的

一、需要喂食吗 需要给它补充一些食物,可以是一些虫子得腿或者是是翅膀什么的。但是进行喂食的频率不需要太高,如果是在室外进行种植的话就不要担心植株没有食物。也可以在盆栽当中,加入一些味道比较重的鱼肉来进行吸引虫子,这样捕蝇草就会自行捕猎进食的。 二、是怎么捕苍蝇的 它生长着夹子,这个夹子就是专门用来抓捕猎物苍蝇或者是一些小虫子的。它的夹子大约有3厘米长,但是夹子抓捕猎物的时候,如果虫子太大,会很容易被挣脱的。它的捕捉原理是因为虫子触碰到夹子的敏感处,夹子就会自动关闭,虫子被捕捉以后也会在里面进行挣扎,所以捕蝇草进行消化。这个过程大约经历几个小时候以后,等它消化干净就会自然张开夹子,等待下一个猎物了。但是一般情况下,一棵植株也抓不到几只虫子,所以需要注意。还需要注意的是,植株消化以后需要将它的夹子清理干净为宜,以免造成植株不美观。

捕蝇草究竟是如何吃肉的?

    作为经典的食肉植物,捕蝇草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目光,因为其迥然不同的食性或许暗示着进化的新方向。科学家关心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捕蝇草可以生食肉类?它是如何完成全过程的呢?

    这种草的叶子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它们能从叶子边缘分泌蜜汁,因为那里有蜜腺。这些蜜汁可以诱使昆虫接近。猎物靠近后,捕蝇草首先需要感知猎物。在捕蝇草的顶部,有一个类似牡蛎的捉虫夹子,叶片边缘则长有一些不规则的所谓的“触须”。这些“触须”就像陷阱一般,当猎物不小心触碰到时,捕虫夹子里的钙离子就会迅速增多,捕蝇草内部就会产生强度不大的电脉冲。这种电脉冲会促使附近的腺体分泌大量的茉莉酸。这是一种原始的防御手段,不仅食肉植物有,在非食肉植物中也存在。而且科学家比较后发现,无论是食肉植物还是食素植物,这一部分的基因都类似。不过,接下来两类植物的应对行为却存在明显差异。当普通植物释放茉莉酸后,会进一步促使植物产生防御类毒素。某些植物还可以利用酶帮助分解昆虫和细菌,以此完成自我保护。不过,捕蝇草释放茉莉酸不仅为了防御,还代表一种进攻。

    捕蝇草捕捉小虫的能力让人惊叹。不过,更让人好奇的是,捕蝇草是怎么区分猎物和杂物的呢?科学家发现,当杂物刺激捕蝇草时,捕蝇草首先会触发电信号,电荷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但这种刺激没有大到让捕蝇草的叶片迅速合拢。可是遇到猎物就不一样了。当昆虫触碰捕蝇草时,捕蝇夹子感受到异样的信号。当昆虫发生二次触碰时,钙离子浓度升高,再次触发新的信号。捕蝇草接收信号后向指定叶片运输水,在水的作用下,叶子飞快地从外凸变成内凹,昆虫就被捕蝇草扣住了。实验表明,捕蝇草每一次合拢叶子,都是一个耗损大量能量的过程。如果不能巧妙且准确地区分猎物,那么反复闭合几次后,捕蝇草就会“筋疲力尽”,哪怕到时候猎物送上门,捕蝇草的叶片也无法闭合。

    抓住猎物后,捕蝇草通过分泌茉莉酸,促使叶片上的众多腺体分泌足量的蛋白水解酶。这些蛋白水解酶起到的作用是将捕获的昆虫尽快分解掉。不多时,那些昆虫就变成汤汁,等待捕蝇草吸收。这 时,捕蝇草体内的一些基因被活化。研究者注意到,这些可以帮助捕蝇草获取昆虫身体的基因,与部分植物的根部基因极其类似。换言之,捕蝇草的叶片充当了根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为何捕蝇草的叶子可以像植物的根系那样获取和运送养分。当然,捕蝇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它的生活环境非常贫瘠,需要昆虫来补充营养。通常5~10天的消化,捕蝇草就能轻轻松松地把昆虫猎物的全部养分吸收一空。再次开放时,曾经完整的昆虫就只剩下空壳了。


捕蝇草为什么要捕虫?

捕蝇草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食虫植物,它的茎很短,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捕蝇草具有捕食昆虫的习性,一般这类植物称之为“食肉植物”(Carnivorous plant)或是“食虫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如上述,捕蝇草的捕食器官就是其叶子的部分。这类食肉植物大多是生长在养分比较贫瘠的湿地,为了补充不足的养分,尤其是氮与磷酸,所以借由特殊演化而来的构造,捕食昆虫消化其养分。这些食虫植物并不全靠昆虫维生。但“吃”了昆虫会长得更壮。捕食方式分泌蜜腺食虫植物的习性大致上分为以下四步骤:①引诱昆虫→②捕捉昆虫→③利用消化液来分解与吸收→④利用吸收到的养分来维持生长。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食肉植物都是经过如此完整的过程,例如有些同类型的植物并不分泌出消化液,而是借由各种微生物来分解后吸取养分的。而捕蝇草在这个部分属于比较高等,具备相当完整过程的食肉植物。捕蝇草的叶缘部分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分时,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两瓣的叶就会很迅速的合起来。生长于叶缘上的刺毛是属于多细胞突出物,没有弯曲的功能。当叶子很快速的闭合将昆虫夹住时,刺毛就会紧紧相扣的交互咬合,其目的就是防止昆虫脱逃。传递信号捕蝇草捕虫的讯号并非直接由感觉毛所提供。在感觉毛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部分,里面含有一群感觉细胞。感觉毛的作用有如杠杆,昆虫推动了感觉毛,使得感觉毛压迫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的电流,去通告捕虫器上所有的细胞。由于电流会四散向整个捕虫夹,所以引发闭合并不需要触碰同一根感觉毛,只要在同一捕虫夹中任两根感觉毛发出电流,便能引发闭合运动。当然,感觉毛所发出的电流仅影响其所在的捕虫夹,不会干扰到同一植株上其他捕虫夹的运作。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虫夹呈60度角张开着,当受到昆虫刺激时,捕虫夹以其叶脉为轴而闭合。捕虫夹的闭合与捕虫夹上的细胞收缩有关。当捕虫夹上的细胞得到感觉细胞所发出的电流,其内侧的细胞液泡便快速失水收缩,使得捕虫器向内弯,因而闭合。不过捕蝇草并无法分辨出所捕获之物的大小,有时也可能捕获到与叶片大小差不多的获物,例如小型青蛙或是长脚蜂之类。这时往往会造成来不及分解吸收,而获物自体就先腐败,所以叶片就会出现像食物中毒一般而枯萎。另外,每个叶片大约可以捕捉12~18次,消化3~4次,超过这个次数叶子就会失去捕虫能力,为最后的光合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然后渐渐枯萎。

捕蝇草怎么吃昆虫的方法?

捕蝇草怎么吃昆虫的方法?
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类食肉植物大多是生长在养份比较贫瘠的溼地,为了补充不足的养份,尤其是氮与磷酸,所以借由特殊演化而来的构造,捕食昆虫消化其养份。捕蝇草的叶缘部份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份时,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两瓣的叶就会很迅速的合起来。

爱丝捕虫堇是有着柔美气质的小型食虫植物,叶片就象是一朵永远盛开的花朵一样的美丽,叶片上面布满能分泌粘液的腺体,当有小昆虫靠近,能象粘纸一样把昆虫粘住,并消化吸收。

阿帝露茅膏菜是非常精致迷人的小型食虫植物,叶片上长有腺毛,能分泌粘液,外形象是挂满了露珠,晶莹剔透,能象粘纸一样把昆虫粘住,并消化吸收。
捕蝇草吃虫子为什么吐壳子
捕蝇草捕食后夹子关闭数天到十数天,此时昆虫被分布于捕虫器上的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昆虫被消化完后,捕虫器会再度开启,等待下一个猎物。剩下的外壳是无法被消化的昆虫外壳,便被风雨所带走。第二阶段需要昆虫的挣扎才能进行,因为这样才代表捕虫器所捉到的确实是昆虫,是活的猎物。


捕蝇草它的外形特征怎样吃狂能吃到虫子的原因
你问的怎么捕到虫子么?捕蝇草的叶缘部份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份时,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两瓣的叶就会很迅速的合起来。
捕蝇草为什么能吃虫?
食虫植物=食肉植物=肉食植物=Carnivorous Plants

食虫植物是一个稀有的种群,已知的食虫植物全世界共10科21属约七百多种,典型的如猪笼草、捕蝇草、茅膏菜、瓶子草等。大多生活在高山溼地或低地沼泽中,以诱捕昆虫或小动物来补充营养物质的不足。她们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生不由己 自然进化而来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啦!
捕蝇草怎么吃虫子
1引诱猎物

大多数植物都具有一些用来吸引动物和昆虫的机制,而无论它们是否打算把客人当作美餐.例如,非食虫植物进化出了强烈的气味或糖浆似的汁液来吸引蜜蜂、蝴蝶和其他昆虫;这些虫子被植物吸引后,又被加以利用,向临近的同种植物传授花粉,从而使其受精.就捕蝇草而言,构成诱捕器的叶子分泌出甜美的蜜汁来引诱正在觅食的昆虫.

2.捕获猎物

当昆虫落入诱捕器或是在上面爬行时,它可能会碰到位于诱捕器表面的六根短刚毛中的一根.这些刚毛叫做触发毛,它们充当植物的原始的运动探测器.如果这些触发毛中有两根在短时间内被相继触动,或者一根触发毛被触动两次,则叶片会在半秒之内闭合,将冒犯它的昆虫关起来.
捕蝇草真能吃昆虫吗?
世界上能吃动物的植物有500多种,像猪笼草、瓶子草、茅膏菜、捕蝇草、捕虫堇、锦地罗等。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吃动物的方式也都各有各的不同。 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它的茎很短,叶轮生,形状像莲座一样。中央长出一支花梗,顶部开着白色的花,排列得像一把雨伞。捕蝇草的叶子长得很奇特,靠近茎的地方扁平,有羽状叶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叶端长成肉质,分成左右两半,就像贝壳一样可以张开、闭合。每半片叶片上长著18根又硬又长的刺毛,中间生长著3对感觉灵敏的刚毛,叶片上还长著许多紫红色的消化腺。平时它把贝壳一样的叶片开启,平铺在地上。生在叶子边缘上的蜜腺发出了阵阵芳香,专等苍蝇上钩。一旦苍蝇落到叶片上,感觉灵敏的刚毛马上发出讯号,张开的叶片立即闭合,叶子边缘上的18对刚毛互相咬合起来,把苍蝇牢牢地关在里面。十几分钟以后,这个苍蝇就彻底被吃掉了。 在我国的海南岛、西双版纳等地区,有一种植物叫做猪笼草。它的叶子互生,样子很奇特。在叶柄上生有又宽又扁的假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中间部分突然变细,好像卷须一样,卷须的前端膨大成一个捕虫袋,捕虫袋就像一个悬挂著的瓶子,又像一个漂亮的猪笼,所以叫做猪笼草。 猪笼草的这个拇指大小的“瓶子”颜色鲜艳,有红色的、绿色的、玫瑰色的,还镶嵌著紫色的斑点,远远看去,美丽极了。叶子的末端还有一个半开着的盖子,能够防止雨水落到“瓶子”里面去。“瓶口”和“瓶盖”上有蜜腺,能分泌又甜又香的蜜汁,用来招引小的昆虫。 快看!一只蜜蜂闻到香味飞过来了,围着捕虫袋的口转来转去,馋得直流口水。突然,一不小心滑到捕虫袋里去了。这时,盖子立刻就盖上了。捕虫袋里没有装着香甜的蜜汁,只有一些酸溜溜的粘液。小蜜蜂这才发现上当了,想沿着内壁爬上去。但是捕虫袋的内壁上有一层光滑的蜡质,上面还长著滑溜溜的茸毛,怎么也爬不出去,只好在里面挣扎着。过了几个小时,小蜜蜂不见了,捕虫袋里只剩下一点蜜蜂的残骸了。 也许你要问,猪笼草没有胃,是靠什么把昆虫消化掉的呢?原来,在捕虫袋的内壁上长著一种消化腺,能够分泌出可以分解蛋白质的酶,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它能够把昆虫化成肉汁,让捕虫袋吸收,用来滋补猪笼草的全身, 瓶子草是一种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像一个个小瓶子,“瓶子”的样子和猪笼草的捕虫袋差不多。“瓶子”的四壁十分光滑,并生有蜜腺,能分泌香甜的蜜汁。如果哪个倒霉的昆虫飞到瓶口,钻进去吃蜜汁,那就算上当了。瓶子内壁上长有一排排的倒刺,落到瓶底的昆虫想要逃出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在瓶子的内壁上还能分泌一种消化液,昆虫很快就会被消化和吸收,变成瓶子草的养料。 在我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山谷里、小溪旁,经常会看到另一种食虫植物——茅膏菜。茅膏菜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高10~25厘米,叶子各式各样,有圆形的,有半月形的,有圆锥形的,还有长形的。每当春末夏初,茅膏菜茎的顶端就开出白色或紫色的小花。茅膏菜的叶秉很长,叶的边缘上密密麻麻地生著很多叫做腺毛的毛状突起,每根腺毛的顶端长著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小球上有一层粘稠的液体,阳光一照,就像露珠一样闪闪发光。这种粘液有一种诱人的香味,又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当小昆虫受到香味的引诱爬过来时,只要一碰到这些腺毛,叶子一下子就会合拢起来,把小昆虫紧紧地裹在里面。一会儿,小昆虫就被吃掉了。当消化吸收完了以后,腺毛开始重新伸直,等待新的上当者的光临。
捕蝇草不吃虫子会死掉吗
捕蝇草不吃虫子不会死掉。

光照: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 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向阳窗台上即可。或用植物补光灯(红蓝比2:1)在距植物15-3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时间为4小时/天。

水分: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中国南方地区可以使用自来水)。以盆浸法(香港、台湾地区称之为“腰水”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捕蝇草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1-2cm深,并定期补水。(注意:夏天腰水容易烂根)

溼度:大于50%,捕蝇草的原生环境算是沼泽型的草原,溼度相对较高,若能以大水盘来做腰水,附近的溼度会高一点,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层水苔,也是有助于空气溼度的保持。

基质:基质保持在ph3.5-5的酸性。无新增肥料的泥炭与珍珠岩2:1或纯水苔,基质最好每年春天更换一次。

温度: 生长温度15℃~35℃,适宜温度:21~35℃,冬季如想让其休眠,则须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据多年的养护经验,不经过休眠对来年的正常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喂食:请不要强迫他们吃过多的东西,它们会自己捕食。最多只能在2片叶子上投喂节肢类动物(昆虫、蜘蛛等)。它们的消化液很难消化牛肉、鸡肉等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中的脂肪。

施肥:食虫植物的根系极不耐盐,直接将肥料施入基质中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观叶植物肥料,可按推荐浓度的1/5施用(1:5000),生长季每2周喷施一次。
捕蝇草吃太多虫子会死吗
不需要,我养的200多株捕蝇草,一般都是给喷的自己调的营养液,喂食一个是麻烦,且容易造成夹子死亡或者其他的一些麻烦。其实不施肥完全没问题,只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它就会长的很好。
捕蝇草吃掉的虫子要多久才能消化 还有南方地区的冬天怎么种植
当捕获到昆虫被两瓣叶片给夹住后而无法挣脱,昆虫在挣扎的过程中叶片会越夹越紧直到几乎密闭的状态,这时两片叶瓣内侧密集的内腺体会分泌出消化液,利用这些消化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将昆虫的蛋白质分解成以氮、氧、碳、氢为主,还可能包括其他元素构成的氨基酸并进行吸收。一般大约四天左右能分解完成并吸收较易消化的部份,之后再继续吸收剩余的氮、磷以及其它各种所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养份都吸收完毕之后,叶瓣就会再度开启,全部时间大约需花5~10天的程度,这时昆虫只剩下由几丁质组成的空壳残骸。

种植要点

光照: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向阳窗台上即可。或用40W灯管在距植物3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时间为12小时/天。

水分: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以盆浸法(香港、台湾地区称之为“腰水”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捕蝇草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3cm深,并定期补水。

溼度:大于50%,捕蝇草的原生环境算是沼泽型的草原,溼度相对较高,若能以大水盘来做腰水,附近的溼度会高一点,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层水苔,也是有助于空气溼度的保持。

基质:无新增肥料的泥炭,颗粒状质料(珍珠岩、沙砾等)为1:1或纯水苔,基质必须每年春天更换一次,要注意的是捕蝇草它比较喜欢酸一点的土质。盆栽时,盆底需垫碎瓦片。

温度:生长温度15℃~35℃,适宜温度:21~35℃,冬季如想让其休眠,则须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据多年的养护经验,不经过休眠对来年的正常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喂食:请不顶强迫他们吃过多的东西,它们会自己捕食。最多只能在2片叶子上投喂节肢类动物(昆虫、蜘蛛等)。它们的消化液很难消化牛肉、鸡肉等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

施肥:食虫植物的根系极不耐盐,直接将肥料施入基质中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观叶植物肥料,可按推荐浓度的1/5施用,生长季每2周喷施一次。


捕蝇草能够捕食昆虫,究竟是什么原理?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千奇百怪的事物,花花草草,应有尽有,我们在电视上或者植物园应该见过捕蝇草这种植物,顶上有一朵和饺子一样的叶子,而且能捕捉苍蝇,那么捕蝇草为什么能捕捉苍蝇呢?捕蝇草是自然界中大名鼎鼎的肉食植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捕蝇草的叶子,它的叶子是左右对称的,像夹子,叶子的边缘处有刺。再仔细的看一看,捕蝇草的叶子内部是红色的,上面还有许多小红点,叶子里面还有一些细毛,这些就是捕蝇草捕捉虫子和吃虫子时所用到的部位。那么捕蝇草是怎么捕捉虫子的呢?我们观察到的叶子里面的细毛,这些毛是捕银草的感觉毛,它的根部有一群感觉细胞,如果昆虫迅速的连续触摸两根毛或者连续两次触碰同一根毛,那么这些毛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电流就会穿过这片叶子,让叶子合起来,那么电流是哪来的呢?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的大脑,我们大脑中就有很多电流,在神经细胞之间传来传去传递的信号,这就是你的思考活动了。那植物也可以思考吗?当然了,植物是没有神经源的,他们不能像我们这样思考,但是它们也有细胞,细胞之间也可以有电流,通过让电流传递讯息。既然人脑和植物都可以靠电流传递信号,是不是说明我们有一样的基因呢?虽然人和动物体内都是靠电流传导讯息,但也只能说明我们的功能类似。并不表明我们的基因是一样的。比如,马可以运输货物,汽车也可以运输货物,但是马吃的草,汽车烧的是油。那捕蝇草怎么消化这些昆虫呢?这就要靠捕银草内部的小红点了,这些小红点其实是捕蝇草的消化腺体,否则分泌消化液来消化所捕捉到的食物,捕蝇草也没有牙齿,只靠消化液来吸收,一般大约四天左右就能分解完成,并且吸收比较容易消化的部分,之后再继续吸收剩余的部分,全部消化完之后,补营草就会重新打开叶片。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10天,这时被捕获的昆虫基本只剩下了一些空壳残骸了。

捕蝇草怎样吃虫 捕蝇草吃虫的过程

1、捕蝇草的叶子上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很多昆虫都会被香味吸引前来,从而被捕蝇草抓获。所以说捕蝇草其实算是潜伏的猎手。

2、当前来采蜜的昆虫不小心碰到叶子上的感觉毛两次,捕虫夹就会迅速闭合起来。叶缘上的刺毛会互相嵌合,昆虫无法逃脱,会在里面持续挣扎。

3、捕蝇草的捕虫夹一般会关闭数天至数十天,这段时间内,捕蝇草会不断的分泌消化液,将昆虫完全消化,之后叶子才会再次打开,有一些无法被消化的部分,也会随着风雨被带走。

4、捕蝇草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其它东西落在捕虫夹上,如果是不会挣扎的静物,由于没有持续的刺激,捕虫夹数个小时后就会重新打开。不影响继续捕食。

5、捕蝇草只适合捕食小昆虫,如果是小青蛙之类的动物,往往在消化前就腐败了,这也会导致叶子枯萎。所以如果在家里养的话,不要乱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