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分几类?
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根据国家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国家将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包括X线拍片机、B超、显微镜、生化仪等都属于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国家对于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分类,而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扩展资料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类医疗器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类医疗器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类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分为几类吗?
国家对于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分类,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也就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就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这类的医疗器械只需要经营范围内有相关的业务就可以了。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及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这一类的医疗器械是需要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的。第三类是指,植入介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医疗器械。这类的医疗器械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具体的医疗器械分类如下:第一类:基础外科用刀《手术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体剥离刀、柳叶刀、铲刀、剃毛刀、皮屑刮刀、挑刀、锋刀、修脚刀、修甲刀、解剖刀等》。第二类:1.普通诊察器械类(6820):体温计、血压计,2.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类(6826),磁疗器具,3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类(6840),家庭用血糖分析仪及试纸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类(6854)、医用小型制氧机、手提式氧气发生器,5.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6864),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类(6866):避孕套、避孕帽等。第三类:A、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2.一次性使用输液器。3.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4.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5.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6.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7.一次性使用采血器。8.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B、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1.外科植入物关节假体(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助听器、隐形眼镜及护理用液、体外诊断试剂、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77介入器材除外)等等。延伸材料:简单说一下经营医疗器械的要求。一类医疗器械,办理营业执照就可以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经营需要去备案,提供相关的医学人员资料,供应商的资质,经营场地50平。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要办理许可证,两位质量负责人,提供上下游的渠道证明,经营场地100平。
自动体外除颤器属于几类医疗器械
摘要:自动体外除颤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应用场合主要是公共场合,设计为未经过培训的非医护人员使用。具体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属于几类医疗器械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应用场合有哪些,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一、自动体外除颤器属于几类医疗器械自动体外除颤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为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要销售的话必须要有三类经营许可证(市局办理),要有销售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体系,售后服务等。自动体外除颤器经营,具体的办理资料如下:1、提交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申请表,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加盖企业公章。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核准证明文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校验原件3、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身份证、学历或者职称证明复印件及个人简历。质量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学历或者职称证明复印件。4、经营场所、仓库的地理位置图、平面图(注明面积)、房屋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复印件。5、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文件及储存设施、设备目录。6、对于办理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内容包含有需要冷藏的药品时,企业具备的运输装备、仓储设施设备情况表。二、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应用场合有哪些我国每年有54.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这些意外多数发生在医院之外,因客观情况所限无法得到及时的抢救。我国政府也在大力地推动面向公众的急救培训,也在推动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公共场所的配置,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急救。自动体外除颤仪用于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目前主要应用于公共场合下的急救。它的功能和操作设计主要是考虑为未经过培训的非医护人员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适用患者有哪些
摘要:自动体外除颤仪是通过电击使致命性心律失常终止,适用患者有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两种情况。在使用的时候,自动体外除颤仪注意事项有不要把电极短接进行放电、不要把电极拿出支架开路放电、电击时不要接触仪器上的任何金属表面等。接下来本文将简单介绍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适用患者有哪些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注意事项是什么,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一、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适用患者有哪些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于伤者脉搏停止时使用。然而它并不会对无心率,且心电图呈水平直线的伤者进行电击。简而言之,使用除颤器本身并不能让患者恢复心跳,那是许多影视节目的误导,而是通过电击使致命性心律失常终止(如室颤、室扑等),之后再通过心脏高位起搏点兴奋重新控制心脏搏动从而使心脏恢复跳动(但有部分患者因其心脏基础疾病可能在除颤后无法恢复心跳,此时自动体外除颤器会提示没有除颤指征,并建议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那么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适用患者有哪些呢?1、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2、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两种患者和无心率一样不会有脉搏,在这两种心律失常时,心肌虽有一定的运动但却无法有效将血液送至全身,因此须紧急以电击矫正。在发生心室颤动时,心脏的电活动处于严重混乱的状态,心室无法有效泵出血液。在心动过速时,心脏则是因为跳动太快而无法有效打出充足的血液,通常心动过速最终会变成心室颤动。若不矫正,这两种心律失常会迅速导致脑部损伤和死亡。每拖延一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即降低10%。不同于一般专为医疗人员设计的专业心脏除颤器,除了以上所提的两种情形外,它无法诊断其他各式各样的心律失常且无法提供治疗,而且它无法对心动过缓提供体外心率调节的功能。二、自动体外除颤仪注意事项是什么1、在测试除颤仪的除颤功能时,要把电极放在机器的支架上再按下两个电击按钮进行放电。2、不要把电极短接进行放电,这样会使电极的金属接触点烧坏或烧出凹坑点。3、不要把电极拿出支架开路放电,当除颤器开路放电时,电极上存在危险的高压,与此高压接触会导致严重损伤或死亡。4、电击时不要接触仪器上的任何金属表面。在除颤放电期间,要将其他医疗电子设备从病人身上断开,标有除颤保护标记的设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