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一中学现125座古墓

时间:2024-06-20 12:30:27 编辑:莆仙君

出土125座古墓的被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广州中学有何独特之处?

这所中学可是大有来头,不像是一般的中学,这所中学本身就是广东省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由张之洞创办的,原本叫做广雅书院的广雅中学,是当初的“四大学院”之一。而这次在广雅中学出土的这一百二十五座古墓,则给这个“老字号”中学又打出去了一次名气,使得许许多多的人都对这所中学十分好奇,还纷纷表示羡慕广雅中学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去考古现场上历史课。一、广雅中学的一百二十五座古墓最近,广州著名重点中学广雅中学上了热搜,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中学里出土了一百多座古墓。有网友笑称,都说学校是建造在古墓上,这不,实锤了。在广雅中学的这个古墓群,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古墓,而是从先秦到明清,几乎是每个时期的都有,而其中,最具有历史研究意义的,就是先秦古墓了。二、出土古墓最有意义的是先秦墓先秦古墓有四十一座,还有一眼水井。其中的陪葬品,多以铜制品为主。这个完整的先秦墓葬群,为史学家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就是汉代墓葬,汉代据说是一个遍地黄金的时代,他们的墓葬规模也比较大。虽然广雅中学的这个汉代墓葬多次被盗墓贼偷盗,但是考古学家还是在里面发现了陶制的家畜,制作精美、不可多得。再就是宋代的墓了,宋代的墓虽然不大,但是其中有很多陪葬品,有陶制器具,同样也有瓷器。而且,不管是陶器还是瓷器,都造型精美、做工优良,为史学家了解宋代制造工艺贡献很大。最重要的是,考古现场和广雅中学联合,先后接受了七批学生前往古墓群进行历史课的现场授课。这就是别人家的学校啊,让人既羡慕又嫉妒。

广州某中学发现125座古墓,学校为何会有古墓?

这一百多座古墓的集中地在以前不叫“古墓”,它有另外一种称呼,叫“乱葬岗”。当然,这个被发现的125座古墓与我们普遍意义上的乱葬岗不同,至少这些被埋葬的人都不是“乱葬”的尸体。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学校为何会有古墓”,而是学校为何会建造在坟墓之上,或者说学校为何会建造在坟地之上。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建造在曾经的埋尸之地上,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传闻。至于为何会穿线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近代建造学校的时候,需要用到土地,而土地在以前是我国最珍贵的资源,各地的民众没有人愿意大方地让出一大片土地来建造学校,所以只好选择把学校建造在没有人阻拦的类似乱葬岗的地方。125座古墓,说是古墓,其实这个“古墓”和我们意识中的“古墓”有点不同。在我们普通民众意识中,古墓总是神秘的,里面总是有宝藏的,然而这125座古墓中什么都没有,只是简简单单的“古时候的墓地”。就像现代的陵园到了以后可能会被称之为“古墓”一样,里面没有宝藏,也没有僵尸。说白了,这一片所谓的古墓群,其实就是古人用来埋葬死人的一个集中地,因此我们就能够明白上面的解释——学校中为何会有古墓。如果把全国的学校都挖开的话,很大可能发现很多学校下面都埋葬着无数的尸骨,这所发现125座古墓的中学并不是特例,年纪稍微大一点,甚至90后这种“老叔叔老阿姨”都知道这种事情。综合而言,现代人们所讨论的学校中为何会有古墓,其实答案在于学校为何建造在曾经的埋尸之地上。

广州某中学发现了125座古墓,这是怎么发现的?

  位于广州荔湾区西村的广雅中学内,现已发掘出125座古墓。广广雅中学莲韬馆复建工程地处广州古城西北,工程所在地属于广州市“和平新村-流花-越秀公园”地下文物区范围。在工程所在的西村地区,自1953年以来先后发掘宋代西村窑及数百座秦汉至明清时期墓葬。   今年7月至10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古代文化遗存188处,年代范围跨越先秦、汉晋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各个时期。  该研究院院长易西兵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一区域出现跨朝代古墓聚集,是因为2000多年来,广州的城市中心都没有位移,而不同时期的古人们,都青睐地势高、环境好的埋葬场所造成的。 去年底,研究院在项目用地约5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勘探到地下文物。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今年7月至10月,研究所对勘探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目前,研究院已清理古代文化遗存188处,包括墓葬125座、灰坑32个、水井7处、沟4条、池2个,出土陶瓷器、青铜器、石器等各类文物470余件(套)。先秦遗存是本次考古的最重要发现,包括41座墓葬、1眼水井。随葬器物以陶豆、铜匕首、铜剑、铜斧及玉玦为代表。  研究院初步判断,这批墓葬时代为战国时期。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距离广州古城最近、分布最集中的先秦时期遗存,为探索广州建城以前的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广州城建城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次考古发掘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宋代砖室墓M8。该墓规模不大,但墓内随葬器物丰富,出土一套铜钵、铜碗、铜筷和铜勺等餐具,1面铜镜,还有4件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碗和1件青白瓷盏,“非常精美”。  另外,两汉时期的遗迹也十分丰富,包括墓葬36座、灰坑10处、水井3处。其中,M26的平面略呈“中”字形,墓室底部排水沟穿过后室向墓后延伸,这种结构在广州的两汉墓葬中是首例。 目前田野考古项目已基本结束。研究院工作期间,共接见了前来参观的7批近400名广雅中学的师生。接下来,这些文物还将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