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的时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2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2023年全国两会开9天的时间。因为根据2023年3月3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全国政协会议会期7天半,3月11日下午闭幕。而3月4日中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全国人大会议会期也在会期8天半。所以从2023年3月4日下午开始两会正式开启到2月13日上午结束,总共九天的时间。其中4号下午和13号上午我是算一天的哦,如果不算一天的话则是9天半。
全国两会会期为几天
法律分析:两会会期,也是自1995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 (14-15天) 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2020年2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推迟召开,这是40多年来,中国首次推迟召开全国人大会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全国两会多久召开一次
法律分析:全国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均是每年举行一次,但其常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临时召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第四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得临时召集。
十二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起来有那几大重点?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去五年,我们是在持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中走过来的。这场危机来势之猛、扩散之快、影响之深,百年罕见。我们沉着应对,及时果断调整宏观调控着力点,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26万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1%下降到2.6%。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2012年底,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37.1平方米,分别比2007年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
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我们坚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
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六是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我们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所提高;
七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们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出台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2%,从世界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国际市场份额比2007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进出口结构优化,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八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框架。我们始终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采取了一 系列新举措,迈出了新步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