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和铁路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定义不同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铁路是使用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或以自身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循规行驶的交通线路。2、两者分类依据不同城市轨道交通是以《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为依据,将城轨分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铁路则是根据技术、路网、行政、速度、功能和轨道等不同类别进行划分和分级。如按技术类型可分为:国家高速铁路(高铁级)、国家重载铁路、国家Ⅰ级至Ⅲ级铁路(国铁Ⅰ至Ⅲ级),城市(轨道交通)Ⅰ级至Ⅴ级铁路;按路网类型可分为:国家干线铁路、区际干线铁路、地方区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地方专线铁路、各支线等。3、适用范围不同城轨适用于大中型城市的市内交通;铁路主要适用于地区与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4、主要任务不同城轨的主要任务为运送乘客出行;铁路的主要任务除了旅客的出行外,还承载着全国各地各类物资与资源的运输与分配任务。扩展资料: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1、城市多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有30多座城市建成了或正在新建、或拟就了建设规划。2、势头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除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等一、二线城市外,大庆、贵阳、安阳、焦作、新乡、绵阳、泸州等三、四线城市也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中。3、类型多元化我国正在形成以地下铁道为骨干、多种类型并存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比较典型的有:重庆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跨座式的单轨交通系统;上海浦东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开通了磁悬浮高速线;北京首都机场内正在建设全自动化的新交通系统(APM)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轨道交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路
城轨和地铁的区别 城轨和地铁有何区别
1、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城轨是一个统称,包括了地铁和轻轨。
2、城轨是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简称兼统称,属于新兴词汇。
3、城际轨道交通,属于轨道交通的一个新兴类别,介于传统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主要用于实现相邻城市或城市群间的快速联络,如广珠城轨、广佛肇城轨等。
4、城市轨道交通,指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如市内的地铁或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持续增长,并且地铁建设规模加快,其它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有效发展。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累计客运量较“十二五”增长81.7%,投资总额较“十二五”翻一番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四大发展要点,推进智慧城规发展。同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将新增3000公里,预计“十四五”累计客运量将突破千亿人次,累计完成投资额有望达到18188亿元。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01186)、隧道股份(600820)、粤水电(002060)、城建设计(HK.01599)、中国中车(601766)、中国通号(688009)等本文核心数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数据预测“十三五”发展回顾——运营里程全球第一,上北成三城全球前三“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稳步攀升,并且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轨道运营里程数第一,远超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发达国家。截至2020年末,全国(不含港澳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线路达到7969.7公里。其中,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和南京6大城市入榜2020年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TOP10城市榜单,并且上海、北京、成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全球前三,上海城轨交通运营里程甚至是纽约城轨交通运营里程的2倍左右。——地铁建设规模加快,其它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有效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加快推进地铁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快其它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有效发展。根据团标《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00001-2020),城轨交通系统制式分为10类。截止2020年末,我国(不含港澳台)已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跨坐式单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磁悬浮交通、自导向轨道系统和电子导向胶轮系统8种。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6280.8公里,占比78.82%%。——累计客运量较“十二五”增长81.7%在客运量方面,2016-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均增速均在12%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大幅下滑。2020年一季度,部分行业停工停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规模断崖式下降,但是后期伴随着复工复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迅速反弹并保持增长态势,到2020年末基本接近2019年末的客运水平。“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客运量达到959.4亿人次,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1.7%。——PPP项目助力“十三五”投资总额翻一番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得到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创新的PPP项目。在PPP项目的助力下,“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26278.7亿元,相比“十二五”期间所完成建设投资总额的12289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均完成建设投资5255.7亿元。“十四五”发展重点解读:四大发展要点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开展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员发展战略与‘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提出了几大思考及建议,包括四大发展要点:科学谋划;发展市域快轨,推进多网融合;持续推进智慧城轨建设;保障城规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十二大科学谋划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科学谋划发展要点上提出:技术智能化、装备自主化、网络功能化、发展持续化、行业标准化、区域差异化、制式多样化、运输协同化、运营精准化、站城一体化、建运绿色化、市场国际化。——发展市域快轨,推进多网融合:四大重点此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要发展市域快轨,推进多网融合,具体包括推进多网融合、发挥城规业主单位作用、夯实发展基础、有效控制造价。——持续推进智慧城轨建设:六大举措与此同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要持续推进智慧城轨建设,具体包括六大举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网络布局,整体提升;自主可控,创新发展;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示范引领,有序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保障城规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四大方向最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要多措并举,保障城规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包括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理分摊轨道交通成本的格局;鼓励拓展经营,用经营效益反哺运营;加强区域化合作,降低维修成本四大方向。“十四五”发展目标解读及预测——“十四五”新增3000公里里程数,累计客运量有望突破千亿人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此可推算,2025年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将有望突破1万公里(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为7679.7公里)。同时,结合“十二五”时期及“十三五”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投资额、累计客运量等相关数据以及考虑2020年疫情的影响测算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投资额有望达到18188亿元,累计客运量有望达到1292亿人次。注:1)“十四五”时期预测逻辑解析:①“十四五”时期新增运营里程数来自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规划目标;②“十四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额=“十四五”时期新增运营里程数*(“十二五”与“十三五”时期平均每新增运营里程数投资额的平均值);③“十四五”时期累计客运量=“十三五”时期(剔除疫情影响)累计客运量+(“十三五”时期(剔除疫情影响)平均每新增运营里程数新增客运量*“十四五”时期新增运营里程数);④“十四五”期末运营里程数=“十四五”时期新增运营里程数+“十三五”期末运营里程数。2)②“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平均每新增运营里程数投资额=当期累计投资额/当期新增运营里程数;“十三五”时期平均每新增运营里程数新增客运量=(“十三五”时期累计客运量 -“十二五”时期累计客运量)/“十三五”时期新增运营里程数。3)数据来源说明:①“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新增运营里程数、期末运营里程数、累计完成投资额、累计客运量均来自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②“十四五”时期的所有数据为前瞻测算数据。——智慧城规目标覆盖十大方向此外,2020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规发展纲要》,对我国智慧城规提出了2025与2035年的发展目标,覆盖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智能能源系统、智能列车运行、智能技术装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安全、智慧网络管理、城规云与大数据平台和中国智慧城规技术标准体系十大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成建设计(01599 HK)、中国中铁(601390 HK/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中车(601766/ 01766 HK)等。本文核心数据: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一卡通互通情况、地铁APP互通情况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运营里程逐年增加,制式以地铁为主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过去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较于西方国家整体起步较晚。随着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相关产业也随之强大起来。整体来看,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处在突飞猛进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稳步攀升,并且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轨道运营里程数第一,远超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发达国家。截至2020年末,全国(不含港澳台)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达到7969.7公里。截至2020年底,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共有8种制式同时在运营,分别是地铁、轻轨、跨座式单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磁浮交通、自导向轨道系统、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其中,地铁运行里程数最高为6280.8公里,占比78.81%,为当前国内运营线路里程数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城市群间互通互联是未来发展方向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共有34个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交通一卡通的互通互联。在跨城市互联互通支付方面,长三角都市圈、成渝都市圈、京津都市圈已基本成型。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近年来为加强城市间联系而不断兴起的市域铁路建设也对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作了进一步要求。截至2020年底,使用“Metro大都会”App的乘客已经可以在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青岛、厦门、兰州十三个城市轨道交通“一码”畅行。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有轨电车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开通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时间是1888年5月。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于1909年3月5日在上海南京路上建成。旧式有轨电车速度低、运量小、舒适性差,技术落后。许多国家都对其进行了改造或拆除。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香港、沈阳等城市和地区,都曾经有过有轨电车,只有大连、鞍山、长春、香港、沈阳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大连、长春、沈阳还对有轨电车进行了改造。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城市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和地铁的区别是什么?
一、概念不同1、地铁: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2、城际铁路:城际铁路既属于城际轨道交通又隶属国家铁路系统。城际铁路线就是国家铁路线,与国家铁路干线相对应、相连接和相联系,使用国家统一标准的列车轨道、运营模式以及管理单位等。二、车型标准不同1、地铁: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路线称为地铁,采用5~8卡编组列车。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2、城际铁路:与国家铁路系统列车标准一致。三、设计时速不同1、地铁:设计速度为30km/h至120km/h。2、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为100km/h至300km/h。禁带物品2015年5月14日,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公布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以后乘坐地铁、城铁时除了枪支子弹、管制刀具、弹药、爆破器材、酒精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违禁物品以外,《目录》主要增加了部分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违禁物品,但具有一定的杀伤性和危险性的物品,包括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和运营安全的生活、生产用品也纳入轨道交通禁止携带范畴。其中包括:菜刀、砍刀、美工刀等刀具,锤、斧、锥、铲、锹、镐等工具,矛、剑、戟等,以及其他可造成人身被刺伤、割伤、划伤、砍伤等锐器、钝器。同时对2000毫升(含)以上白酒,5个(含)以上打火机,10盒或200根(含)以上火柴,以及其他包装上带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标志或提示信息的日常用品类,如花露水、洗甲水、发胶、摩丝等也作了禁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