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到底真的存在过吗?
汗血宝马今何在?马依照体型可分为四类:一型马多产于欧洲西北部,身高在1.2米至1.3米之间,可以生活在森林地区,能耐潮湿;二型马生活于北欧亚高原地区,身高在1.4米至1.5米之间,体格健壮,耐寒冷;三型马生活于中亚地区,身材最为高大,属于草原马;四型马产于西亚地区,身材较矮小,耐干旱。草原马科学界普遍认为,现今存于土库曼斯坦(以下简称土国)境内的“阿哈尔捷金马”就是国人口中的“汗血宝马”,其存量约为3000匹。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科佩特山脊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的阿哈尔绿洲,属于三型马。三型马通常体型高大健美,多产于中亚地区,能耐热,成年马匹身高1.5米左右。今存于土国阿哈尔捷金种马场的汗血宝马个个体型高挑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是马属中的绝对“美男子”。阿哈尔捷金马汗血宝马有着超强的耐力和瞬间爆发力,据土国专家介绍,汗血宝马跑完1000米仅需67秒,曾有84天跑完4300公里的记录。1986年在巴黎凯旋门杯赛马比赛中,赢得冠军的阿哈尔捷金种马“丹辛格·勃里伊弗”被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汗血宝马性子火热,精神饱满,属于热血马。这里的热血、温血、冷血并非指马的体温,而是以马的个性与气质分类。热血马性格急躁,速度快,通常可作为赛马。冷血马沉稳、安静,通常用作马力工具。温血马介于冷热之间,是现今马术表演的主角。阿哈尔捷金马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国的国宝,被绘入土国的国徽。每年四月最后一个星期日都是土国传统的“赛马节”,全世界各地的赛马爱好者云集于此,共同感受汗血宝马的魅力。关于汗血宝马有何传说?汗血宝马的传说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来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报,其中就包括大宛宝马的传说。阿哈尔捷金马《汉书》记载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汉武帝刘彻爱马如命,起先得到乌孙国(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的好马称其为“天马”,后又得到大宛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更为雄壮的马匹,便将乌孙马改名西极马,大宛马称天马。这里的“天马”就是人们俗称的汗血宝马。姚笛雄作品汉武帝求宝马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公元前113年,武帝偶的一匹汗血宝马,喜极而作《太一之歌》。后来,武帝又闻“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遂遣使携千金及金马到大宛换汗血宝马。宛王贪图汉使的财物却不肯献出宝马,使人劫杀汉使夺其珍宝。汉武帝闻之震怒,派大军两次讨伐大宛国,大宛贵族惶恐,杀宛王乞降,献汗血宝马数十匹。此后,关于汗血宝马的传说屡见不鲜。近代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东汉人民以汗血马为原型创作的,这匹马四蹄飞驰、脚踏龙雀、收颈嘶鸣、栩栩如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瑰宝。《马踏飞燕》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就是一匹汗血宝马。唐太宗赞其曰“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斧钺申威之下且看朱汗骋足,这匹英勇的汗血宝马在万军从中状若游龙、快如闪电,李世民得以保全性命,什伐赤则在战后力竭而死。昭陵六骏“什伐赤”壁画唐玄宗的“玉花骢”、“照夜白”更为众多文人墨客所追捧,“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这两匹汗血宝马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千年不朽。国人爱马,尤爱汗血,马是中华民族图腾之一,汗血之名被代代传唱,天马之形被世世铭刻。汗血因何而成?“汗血”顾名思义:汗血宝马在奔跑时会流下鲜红的汗水。试想汗血马在夕阳下飞驰,如鲜红的绸缎洒脱飘逸,状若惊鸿、形若游龙!也难怪无数名将帝王爱煞了此马。虽然汗血宝马尚存于世,科学界却对汗血缺乏统一解释,其主要原因是“宝马尚存,汗血不再”。即使是在土库曼斯坦,也难以找到还能“汗血”的宝马了,所以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记载中窥其一二。
汗血宝马的历史起源
根据中国《史记》中记载,汗血马并不在土库曼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原因。费尔干纳盆地并不在土库曼斯坦,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地区。根据中国《史记》说法,大宛国是汗血马原产地,所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更为接近。扩展资料:张骞早在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曾上禀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好马,出汗殷红如血,能日行千里,据说是天马的后代。汉武帝崇尚武功,特别爱马,因为宝马良驹是威武强盛的象征,是让骑兵纵横驰骋的基础,一旦拥有这种宝马,汉王朝骑兵与匈奴骑兵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大宛国和汗血宝马的真实故事于是,汉武帝委派韩不害率使团出使大宛,希望以重金(包括一匹真马大小的纯金骏马模型)换取大宛的天马。但是大宛国王毋寡贪图汉使带来的金银珠宝,居然与大臣商议驱逐汉使,扣其财物,还天真地认为汉朝离大宛国万里之遥,山水黄沙相隔,不宜用兵。汉使韩不害听闻后大怒,砸了金马,带着剩下的财物东归长安,大宛王国也怒了,你既然断我财路,我就要你的命。消息一传到长安,刘彻在庙堂上咆哮:此次不灭大宛,朕无以为君,无以为人!我堂堂大汉,匈奴也被打得趴下,居然被西域小国如此戏弄,这分明是无视大汉的存在。刘彻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兵,命国舅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冬天定议,第二年春就出兵了,后勤准备工作竟十分仓促,结果造成汉军于行军途中大量饥渴病死。等到大宛国西部之属邑郁成城(今乌孜别克斯坦国乌兹根城)时,数万士卒竟只剩了数千人,还未开战就死了十分之九。可以想见,沿途有多少汉家男儿弃尸荒野,惨不忍睹。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李广利战败,只有几百人逃回玉门关待命,可恨!可恨!汉武帝却对李广利这次出兵失利既往不咎。想当年,飞将军李广就是因为迷路延误战机而自杀,皇亲国戚就是好啊。第二波进攻的命令如期而至,李广利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入西域。诸国震动,皆开城相迎,并遣使犒师、谢罪以示臣服,惟小国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玉古尔地)竟闭门不纳,李广利大怒,即率军猛攻轮台,轮台军民拼死抵抗,一时竟未能下。数日后,轮台终被攻陷,李广利下令屠城。男女老少,一个不留。轮台国从此种族灭绝,不复存在。之后,李广利大军兵临大宛首都贵山城下,攻城四十余日,又未能攻克。李广利焦急之下,便遣工兵部队切断了贵山城的水源。终于,大宛城弹尽粮绝,无奈,只得割了他们国王的头,并献上三千匹汗血宝马,投降。李广利笑纳之,并扶立亲汉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罢兵东归。经过这一战,汉朝的威望获得空前提高。西域诸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都不敢妄动。后来班超出使西域,仅带几个人、几匹马就能降伏一个国家,甚至汉朝的使节可以随时废立其国君,调发几国军队攻打敌对国却没有一个国家敢不遵从,不能说和汗血宝马之战没有关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汗血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