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复旦大学宣传片

时间:2024-06-12 10:43:20 编辑:莆仙君

复旦大学的宣传片每年都会出一部吗?今年他们的宣传片有什么不同?

并不是,
今年的这部宣传片时长4分钟50秒,在英文旁白下,一个身穿飞行服的女生在教室中醒来,开始漫游校园:走过图书馆的书架、面对鱼缸、看到古代文献、在派对上跳舞、看到黑板上手绘的飞机……最后,这个女生脱下头盔,视频字幕显示其身份是复旦大学2005级毕业生,现为中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
这部宣传片时长4分钟50秒,在英文旁白下,一个身穿飞行服的女生在教室中醒来,开始漫游校园:走过图书馆的书架、面对鱼缸、看到古代文献、在派对上跳舞、看到黑板上手绘的飞机……最后,这个女生脱下头盔,视频字幕显示其身份是复旦大学2005级毕业生,现为中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
复旦大学多次发布该宣传片的预告,并特意选在5月27日校庆日发布。复旦大学官方微信称,“摄影团队在接受采访时,向参与摄制的我校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们致以了崇高敬意:‘先生们身上散发的人文与科技交融的魅力,超越了语言的范畴,极富艺术表现力'。”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 2015 新版宣传片《To My Light》

子不嫌母丑。倘若母亲偷鸡摸狗,父亲投机倒把,子不语乎?套用柴小姐的话说,此文不是我与复旦的私人恩怨,而是要对我所认识及经历的高校教育,来一次隔靴搔痒。A. 先从影片本身说;画面质感上我觉得做的没有东大 Explorer好,不管你号称用几 K 的机器拍,现实就是调色调得未免有点漫不经心,一会儿单反质感,一会儿又加红加得夸张,廉价的苍茫感,有点让人无所适从。当然这个见仁见智。个人风格问题。不予多评。片子结构上,还行吧。不过我想,做过片子的人都知道,此类视频,口白词差不多到那意思,虚一点,概念一点,傲娇一点,理想格局大一点;画面音乐稍微贴合一些,要大气,画面就茫一些;光晕走一走,镜头朝着太阳、树丛(更多情况下,是大灯)动一动,画面摇一摇,多用轨道绕着女主角转一转,特写恨不得推进老教授的皱纹里;对光的运用好些,构图不要太离谱,后期能力强一点,真的不会差到哪儿去。但为什么我们可以有《小时代》《何以笙箫默》之类PPT的摄影技术,却不多有《迷墙》《恰克与飞鸟》之类的 MV 宣传片呢?我想归根结底,这不仅仅是文案本身,而是一个片子的内核,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否与其文化契合。别人想要飞翔,别人想要苍茫,是言之有物,是真真向往天空,或直射内心的。但是 To my Light,请问你除了有一个复旦大学校庆宣传片的抬头,还秃了谁的莱特?制作你的人,写你的人,演你的人,除了其中几位我极为敬重的老教授,甚至是你所想要涵盖的那些人,发朋友圈赞扬你的人,复旦的孩子们,真的有你所想要言说的这些,aim with higher 吗? 哪怕就是从和东大的比较来看,他们为什么提出这句“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 very high.”有一些 @陈小树 的答案下的评论已经提出了,有些我觉得过度解读,但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确实符合我所认识的东大学生,以及浅薄的对日本的了解。“东大最后那句双关语,其实是对刻板印象做了一个巧妙的反击。因为东京大学一向被认为是培养政商传统名流精英的,高高在上,这个宣传片故意反其道以科学、工程、探险、人文、女性来做主题,以宇宙的“高”替代社会的“高”,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棒的画龙点睛。”“东大出的首相能凑好几桌麻将,政府的高级官僚里面满满的东大毕业生。东大的社会地位之高已经无需废话,所以才会拿我们有学生可以去真正高的地方当卖点。复旦并没有学这句话的资本。”“在东大的宣传片里,厚厚包裹在身上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日本人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感,以及精英对自身的期许和孤高。说得简单点,穿一身衣服是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自豪,为走冷清路不被打扰,不是为了和人一起打太极,不是为了和教授眼神交流的。所以最后东大骄傲地说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VERY HIGH .(while some stupid foreigners follow us all the way and still feel good about it)”一种精神特质为什么可以被言说,可以被推广,其实也源自一种文化语境。就像我认识的 Yale 朋友们都会说Lux et Veritas,追求光和真相。曾去哈佛JFK 肯尼迪政治学院玩,教授都提到,他们要的人是懂得,ask what you can do to make a difference and change the world,改变世界,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有些地方,建造出来就 是为了教会他们如何行动。你起码要基于这些 Motto,再去想想,是不是一些随随便便的软广告语就能轻易消解、重构或者创新?复旦,higher than clouds,是在说啥?你的校训,你的定位是啥?原来的 clouds 是什么?你有多少 over the rainbow的骄傲?是你的小资,还是你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具体的后文再说,先回到片子。刻意不加字幕的方式值得商榷,毕竟这旁白的英文听起来并不优秀,录音质量及合成也不好,至少给我的感觉是,VO和画面、内涵都割裂开来了,十分影响观感。在这个维度上,我觉得字幕,尤其是双语字幕,用那种小的一丢丢的白色字体,会对其有明显的增进作用,装逼效果妥妥的,将有种从 youtube 拖到 youku 的既视感。当然复旦的这条片尾比东大好,深刻地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不忘记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及领导,及单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综上所述,我觉得是条挺正常的、走范儿型的,但是在高校营销宣传中,比较不同的片子。看得下去,片头的勾引什么都挺好,起承转合不奢求,但一定会让一些利益相关的莘莘学子、毕业生欣喜若狂,朋友圈拼命转发:“你看,我在光华楼泡过妞。”“你看,商业伙伴们,微信游戏好友们,老子是复旦的。”以上,一切,在不涉嫌抄袭的情况下。B. 正文说实话,我看到片尾的时候,有些心疼,因为有认识的留校校友在主创团队里。既然挂上主名了,你就很难去推脱责任。而且摆明了,有些事,就得你们背了。至于官方这么愚蠢的回应,我也实在找不到理由不嘲笑。复旦新版宣传片被指抄袭,校方:是独立创作我想我们可以找到千百种理由来洗地, 答案里也有不少人洗过了,诸如什么广告公司外包,复旦方面不知,其实要想理由太多了,来自上层的压力,创意、决议草案迟迟无法确认,要赶时间,只能仓促开拍。可是有意义吗?我想这个果实,不是烂在最后的成片,而是烂在开始播种的根里。而这个根,不是一个拍视频有没有抄袭的根,而是一个泛文化意义下的,中国语境下的烂根。今早起来,看到三个热点问题的邀请,一个是梦想婊,一个是许知远,一个是复旦抄,连起来就是,梦许复,想知旦,婊远抄。(参考:如何评价“「伟大的安妮」说「我终于有资格配得上梦想婊这个词」”这条微博? - 动漫如何看待许知远在青年领袖颁奖典礼上愤怒「砸场」? - 心理)C. 梦许复:可能就像提到的,有没有哪个瞬间让大家觉得浮生若梦,弹指百年? - 陈兔虫的回答浮生若梦,境界有大有小。现在回头看来,扑满好笑。我还记得高考时只填了两个志愿,一个北大,一个复旦,毕竟有了数学竞赛的加分,后者是没问题的。之所以只想进这两个学校,也是在不出国的前提下,下定决心要学哲学或社会学心理学之类的缘故,那时还是抱持一种幻想,什么“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承载着对优秀大学是治国重器的渴望。那时候的高中博客里还幼稚得写过诸如此类的话,“在大学里我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可以尽情地写自己的文字,无拘无束;理想之二就是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饱览贤哲之精华,与人讨论,改变世界;什么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才情?多想多看多读多走。我的大学生活一定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我仍然会义无反顾地延续我过去的足迹,为成为通才而努力。通才不是浅尝辄止的三脚猫,它是建立在一定深度上的广度的拓展……”梦许复,回头看,在那个没有微博,微信,校内的世界里,再到现在,是我太单纯理想,还是世界太快,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孩子,对着大学宣传片,做着一样的梦。若是没法做到,但请不要承诺。D. 想知旦:每年朋友圈被复旦校庆刷屏,都算的上我最恶心的时候。参加「知乎盐 Club 2014」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陈兔虫的回答差不多的感觉,是一种边界性。我不太喜欢这种狂欢,哪怕他们都是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前辈,或者我的老婆。或许的确,复旦给到了他们想要的生活、地位、财富和可以被言说的价值。但我始终怀有一种“敌意”,尤其是当哲学院校庆时请来的杰出校友是上海首富,并和教授们畅谈,当时如何逃课,如何在课上睡觉,炒股的时候。可能就像 @姬轩亦 在许知远问题的回答下所描述的那样,一种古典的愤怒。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他的言说是彻底正确的,可是我还是有点无法接受那种消解。他举例摩罗笔下肮脏困苦的底层世界,余杰书里混沌无奈的城市,许知远眼里暴躁无知的庸众,孔庆东博客上篡逆无道的走资派。并认为“这些东西,注定只是这个时代的拼图碎片。足够引发愤怒,不足让人思考。”但仅就我的浅薄理解而言,社会大众不需要精英化,娱乐至死,信息蒸发什么的都没问题,可是总得留那么几座理想主义的高塔。美国够现实,够功利,消费主义了吧?可是当史景迁(Jonathan Spence)老先生坐在我面前,我在太平洋上,和一尊古希腊的雕像共进早餐,讨论当代中国。并且知道在耶鲁,在美国,还有那么多尊重并坚守着古典理想主义的学者大师,那可不是什么“思念着秦汉帝国荣耀和责任,皮肤白皙的可爱少年”,不是那种理所当然就应该被“发展是硬道理”碾碎的嵇康。我们少有,可不代表就不该有吧。我们没有坠入云晨,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回忆在云上的日子。这才是复旦宣传片里,可以说的,“higher than clouds”的意义吧?我始终没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一个国之重器该有的气度,复旦是一所上海的大学,这大抵是一所太上海的大学。不过恐怕中国的大学也差不多都这样,所以没啥好说的,或许自由而无用至少还比局促而功利要好那么一些。精致的无用者、没立场的新闻工作者,起码比起别人,还稍微无害一些。想知旦,我真的一直挺想知道复旦,究竟是干嘛的。人们可以自由做着想做的事,少有争论,也没太多权贵势力的争斗,分分秒秒远离政治和国家大义,想着怎么去更好的学校,怎么定居美国,怎么进大公司。有些学校培养技工,有些学校培养白领。E. 婊远抄当然我从这所学校里拿到不少奖学金、荣誉,得了个周游世界的机会,还拿到一个初恋,一个老婆,改变了一生。我认识不少优秀的老师,有的一生书痴,已经去世,有的依然有着哲学王子的名号。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在卷子上画了两幅画,交了白卷,王子给了我一个A。大部分课的论文,都是别人的五六倍,过得惬意。复旦自然是挺惬意的。我们当然可以看到,更多情况下,更多孩子,在做什么。作弊无害,高分王道,论文抄抄抄,反正老师也不会好好看。 就连某院的院长、副院长,都分别跟我聊起黑暗的学界内幕,教授都没法好好做学术,却要互相撕逼,拼职称,就是这么个道理。人们也都知道。一个学校的强盛是老师的,是学生的,是社会的。而不是收购几个医学院,买几块地,做个房地产,造个新大楼,做个视频,冲上榜单的事。婊远抄。火箭是往天上飞的,越高箭越少。树根是往地里长的,越深树越高。所以根要是烂了,还围了一群人说“不准进来修葺”,真是没啥法子的感觉。F. 扯远了,总之,To my light,秃的究竟是谁的莱特? 秃的是什么样的莱特?话说回来,以后如果真有胆量做些怪异嚣张的片子,不如找我?我的英文可是更难听的哟~如何一个人背着背包,周游世界? - 陈兔虫的回答————————————————————————————————————————————————————5.29 补充评论:我一般不就社会问题、热点话题写公众性的文字,一来我没这能力,二来说不清楚,三者很多时候说了也白说。大家写的好的人多了去了。所以我十分审慎,甚至希望每一句话里都能透露出“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和观感,不要给我大帽子”的态度。之所以挑了这个回答,实在是因为昨天剪片子的时候,一条音乐始终契合不好,被朋友圈炸烦了,看知乎上有人邀请,顺大便精虫上脑,说了几句。1. 关于质疑看到评论里有些质疑的声音,我很理解,毕竟我的枕边人也说了类似的事。她知道我朋友圈那段根本没有指涉、更谈不上喷任何具体的个人行为,只是为了后面的批评,学术腐败抄袭成风。至多冷酷,不算狭隘。但大度如她,依然觉得自己被下面这段刺伤。“我始终没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一个国之重器该有的气度,复旦是一所上海的大学,这大抵是一所太上海的大学。不过恐怕中国的大学也差不多都这样,所以没啥好说的,或许自由而无用至少还比局促而功利要好那么一些。精致的无用者、没立场的新闻工作者,起码比起别人,还稍微无害一些。有些学校培养技工,有些学校培养白领。”她说即使她看过太多同学如此,哪怕她自己曾经也经历过,但在一起久了,确实会发生改变,不再想做技工,不想做白领,不想做美国人,只想做自己。我很感念她的理解,我也不知道我骨子里是否如评论中某句话说的,“答主字里行间对母校的冷淡和不屑蕴含着剧烈的爱,低劣的抄袭只是枯黄的树叶,腐烂的树根才是症结所在。”我不知道自己对母校有没有爱,我只知道我多么希望所有中国的、世界的大学都能变得更好、更纯净,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遇到更有趣、有看法的人,讨论更有意义的事。继而往下去,就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棒,这或许才是我对世界的爱本身。我不管别人、好朋友、前辈会不会经常去会所去嫖妓,我只在乎眼前三亩地,至少可以干干净净纯纯净净。2.至于平白无故加了些链接,因为是忙里偷闲,写的躁了些。写的时候就觉着不该加链接,但后来想想便于之后回溯资料,所以还是放上去了。诚然影响了读者的观感,十分抱歉。前两个链接是关于许知远和梦想婊的两个问题,别人的回答有不少在我喜欢的点上。浮生若梦的链接,是想表明高中时考大学的态度,以及对大学的向往,当然也包括复旦给我的东西,不洗地,但感恩,和董建华、奖学金等无关,可删。 知乎盐的链接,是对当段的“现实与古典便捷性”的补充,我生怕有人看不明白,以为我瞧不起复旦、校友,把我当成一只偏激狗,所以加上了,可删。也确实有人按照我预感到的方式解读了。最后一个视频链接是卖萌,毕竟那么差的幼稚的处女作,也就是告诉大家,拍片子很难的,他们抄成这样的片子也不容易呢,不可删。3. 火箭是往天上飞的,越高箭越少,你再快也没用。树根是往地里长的,越深树越高,你再慢也无妨。所以根要是烂了,还围了一群人说“不准进来修葺”,真是没啥法子的感觉。本来“自由无用”只是老教授们私底下说的东西,颇有点自嘲和风骨;结果被拿到了官方层面,大力宣扬,真是让人觉得情商值得商榷。就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要把“大隐隐于市”五个大字,刻在门上一样。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 2015 新版宣传片《To My Light》

子不嫌母丑。倘若母亲偷鸡摸狗,父亲投机倒把,子不语乎?套用柴小姐的话说,此文不是我与复旦的私人恩怨,而是要对我所认识及经历的高校教育,来一次隔靴搔痒。A. 先从影片本身说;画面质感上我觉得做的没有东大 Explorer好,不管你号称用几 K 的机器拍,现实就是调色调得未免有点漫不经心,一会儿单反质感,一会儿又加红加得夸张,廉价的苍茫感,有点让人无所适从。当然这个见仁见智。个人风格问题。不予多评。片子结构上,还行吧。不过我想,做过片子的人都知道,此类视频,口白词差不多到那意思,虚一点,概念一点,傲娇一点,理想格局大一点;画面音乐稍微贴合一些,要大气,画面就茫一些;光晕走一走,镜头朝着太阳、树丛(更多情况下,是大灯)动一动,画面摇一摇,多用轨道绕着女主角转一转,特写恨不得推进老教授的皱纹里;对光的运用好些,构图不要太离谱,后期能力强一点,真的不会差到哪儿去。但为什么我们可以有《小时代》《何以笙箫默》之类PPT的摄影技术,却不多有《迷墙》《恰克与飞鸟》之类的 MV 宣传片呢?我想归根结底,这不仅仅是文案本身,而是一个片子的内核,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否与其文化契合。别人想要飞翔,别人想要苍茫,是言之有物,是真真向往天空,或直射内心的。但是 To my Light,请问你除了有一个复旦大学校庆宣传片的抬头,还秃了谁的莱特?制作你的人,写你的人,演你的人,除了其中几位我极为敬重的老教授,甚至是你所想要涵盖的那些人,发朋友圈赞扬你的人,复旦的孩子们,真的有你所想要言说的这些,aim with higher 吗? 哪怕就是从和东大的比较来看,他们为什么提出这句“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 very high.”有一些 @陈小树 的答案下的评论已经提出了,有些我觉得过度解读,但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确实符合我所认识的东大学生,以及浅薄的对日本的了解。“东大最后那句双关语,其实是对刻板印象做了一个巧妙的反击。因为东京大学一向被认为是培养政商传统名流精英的,高高在上,这个宣传片故意反其道以科学、工程、探险、人文、女性来做主题,以宇宙的“高”替代社会的“高”,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棒的画龙点睛。”“东大出的首相能凑好几桌麻将,政府的高级官僚里面满满的东大毕业生。东大的社会地位之高已经无需废话,所以才会拿我们有学生可以去真正高的地方当卖点。复旦并没有学这句话的资本。”“在东大的宣传片里,厚厚包裹在身上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日本人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感,以及精英对自身的期许和孤高。说得简单点,穿一身衣服是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自豪,为走冷清路不被打扰,不是为了和人一起打太极,不是为了和教授眼神交流的。所以最后东大骄傲地说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VERY HIGH .(while some stupid foreigners follow us all the way and still feel good about it)”一种精神特质为什么可以被言说,可以被推广,其实也源自一种文化语境。就像我认识的 Yale 朋友们都会说Lux et Veritas,追求光和真相。曾去哈佛JFK 肯尼迪政治学院玩,教授都提到,他们要的人是懂得,ask what you can do to make a difference and change the world,改变世界,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有些地方,建造出来就是为了教会他们如何行动。你起码要基于这些 Motto,再去想想,是不是一些随随便便的软广告语就能轻易消解、重构或者创新?复旦,higher than clouds,是在说啥?你的校训,你的定位是啥?原来的 clouds 是什么?你有多少 over the rainbow的骄傲?是你的小资,还是你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具体的后文再说,先回到片子。刻意不加字幕的方式值得商榷,毕竟这旁白的英文听起来并不优秀,录音质量及合成也不好,至少给我的感觉是,VO和画面、内涵都割裂开来了,十分影响观感。在这个维度上,我觉得字幕,尤其是双语字幕,用那种小的一丢丢的白色字体,会对其有明显的增进作用,装逼效果妥妥的,将有种从 youtube 拖到 youku 的既视感。当然复旦的这条片尾比东大好,深刻地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不忘记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及领导,及单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综上所述,我觉得是条挺正常的、走范儿型的,但是在高校营销宣传中,比较不同的片子。看得下去,片头的勾引什么都挺好,起承转合不奢求,但一定会让一些利益相关的莘莘学子、毕业生欣喜若狂,朋友圈拼命转发:“你看,我在光华楼泡过妞。”“你看,商业伙伴们,微信游戏好友们,老子是复旦的。”以上,一切,在不涉嫌抄袭的情况下。B. 正文说实话,我看到片尾的时候,有些心疼,因为有认识的留校校友在主创团队里。既然挂上主名了,你就很难去推脱责任。而且摆明了,有些事,就得你们背了。至于官方这么愚蠢的回应,我也实在找不到理由不嘲笑。复旦新版宣传片被指抄袭,校方:是独立创作我想我们可以找到千百种理由来洗地, 答案里也有不少人洗过了,诸如什么广告公司外包,复旦方面不知,其实要想理由太多了,来自上层的压力,创意、决议草案迟迟无法确认,要赶时间,只能仓促开拍。可是有意义吗?我想这个果实,不是烂在最后的成片,而是烂在开始播种的根里。而这个根,不是一个拍视频有没有抄袭的根,而是一个泛文化意义下的,中国语境下的烂根。今早起来,看到三个热点问题的邀请,一个是梦想婊,一个是许知远,一个是复旦抄,连起来就是,梦许复,想知旦,婊远抄。(参考:如何评价“「伟大的安妮」说「我终于有资格配得上梦想婊这个词」”这条微博? - 动漫如何看待许知远在青年领袖颁奖典礼上愤怒「砸场」? - 心理)C. 梦许复:可能就像提到的,有没有哪个瞬间让大家觉得浮生若梦,弹指百年? - 陈兔虫的回答浮生若梦,境界有大有小。现在回头看来,扑满好笑。我还记得高考时只填了两个志愿,一个北大,一个复旦,毕竟有了数学竞赛的加分,后者是没问题的。之所以只想进这两个学校,也是在不出国的前提下,下定决心要学哲学或社会学心理学之类的缘故,那时还是抱持一种幻想,什么“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承载着对优秀大学是治国重器的渴望。那时候的高中博客里还幼稚得写过诸如此类的话,“在大学里我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可以尽情地写自己的文字,无拘无束;理想之二就是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饱览贤哲之精华,与人讨论,改变世界;什么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才情?多想多看多读多走。我的大学生活一定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我仍然会义无反顾地延续我过去的足迹,为成为通才而努力。通才不是浅尝辄止的三脚猫,它是建立在一定深度上的广度的拓展……”梦许复,回头看,在那个没有微博,微信,校内的世界里,再到现在,是我太单纯理想,还是世界太快,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孩子,对着大学宣传片,做着一样的梦。若是没法做到,但请不要承诺。D. 想知旦:每年朋友圈被复旦校庆刷屏,都算的上我最恶心的时候。参加「知乎盐 Club 2014」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陈兔虫的回答差不多的感觉,是一种边界性。我不太喜欢这种狂欢,哪怕他们都是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前辈,或者我的老婆。或许的确,复旦给到了他们想要的生活、地位、财富和可以被言说的价值。但我始终怀有一种“敌意”,尤其是当哲学院校庆时请来的杰出校友是上海首富,并和教授们畅谈,当时如何逃课,如何在课上睡觉,炒股的时候。可能就像 @姬轩亦 在许知远问题的回答下所描述的那样,一种古典的愤怒。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他的言说是彻底正确的,可是我还是有点无法接受那种消解。他举例摩罗笔下肮脏困苦的底层世界,余杰书里混沌无奈的城市,许知远眼里暴躁无知的庸众,孔庆东博客上篡逆无道的走资派。并认为“这些东西,注定只是这个时代的拼图碎片。足够引发愤怒,不足让人思考。”但仅就我的浅薄理解而言,社会大众不需要精英化,娱乐至死,信息蒸发什么的都没问题,可是总得留那么几座理想主义的高塔。美国够现实,够功利,消费主义了吧?可是当史景迁(Jonathan Spence)老先生坐在我面前,我在太平洋上,和一尊古希腊的雕像共进早餐,讨论当代中国。并且知道在耶鲁,在美国,还有那么多尊重并坚守着古典理想主义的学者大师,那可不是什么“思念着秦汉帝国荣耀和责任,皮肤白皙的可爱少年”,不是那种理所当然就应该被“发展是硬道理”碾碎的嵇康。我们少有,可不代表就不该有吧。我们没有坠入云晨,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回忆在云上的日子。这才是复旦宣传片里,可以说的,“higher than clouds”的意义吧?我始终没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一个国之重器该有的气度,复旦是一所上海的大学,这大抵是一所太上海的大学。不过恐怕中国的大学也差不多都这样,所以没啥好说的,或许自由而无用至少还比局促而功利要好那么一些。精致的无用者、没立场的新闻工作者,起码比起别人,还稍微无害一些。想知旦,我真的一直挺想知道复旦,究竟是干嘛的。人们可以自由做着想做的事,少有争论,也没太多权贵势力的争斗,分分秒秒远离政治和国家大义,想着怎么去更好的学校,怎么定居美国,怎么进大公司。有些学校培养技工,有些学校培养白领。E. 婊远抄当然我从这所学校里拿到不少奖学金、荣誉,得了个周游世界的机会,还拿到一个初恋,一个老婆,改变了一生。我认识不少优秀的老师,有的一生书痴,已经去世,有的依然有着哲学王子的名号。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在卷子上画了两幅画,交了白卷,王子给了我一个A。大部分课的论文,都是别人的五六倍,过得惬意。复旦自然是挺惬意的。我们当然可以看到,更多情况下,更多孩子,在做什么。作弊无害,高分王道,论文抄抄抄,反正老师也不会好好看。 就连某院的院长、副院长,都分别跟我聊起黑暗的学界内幕,教授都没法好好做学术,却要互相撕逼,拼职称,就是这么个道理。人们也都知道。一个学校的强盛是老师的,是学生的,是社会的。而不是收购几个医学院,买几块地,做个房地产,造个新大楼,做个视频,冲上榜单的事。婊远抄。火箭是往天上飞的,越高箭越少。树根是往地里长的,越深树越高。所以根要是烂了,还围了一群人说“不准进来修葺”,真是没啥法子的感觉。F. 扯远了,总之,To my light,秃的究竟是谁的莱特? 秃的是什么样的莱特?话说回来,以后如果真有胆量做些怪异嚣张的片子,不如找我?我的英文可是更难听的哟~如何一个人背着背包,周游世界? - 陈兔虫的回答————————————————————————————————————————————————————5.29 补充评论:我一般不就社会问题、热点话题写公众性的文字,一来我没这能力,二来说不清楚,三者很多时候说了也白说。大家写的好的人多了去了。所以我十分审慎,甚至希望每一句话里都能透露出“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和观感,不要给我大帽子”的态度。之所以挑了这个回答,实在是因为昨天剪片子的时候,一条音乐始终契合不好,被朋友圈炸烦了,看知乎上有人邀请,顺大便精虫上脑,说了几句。1. 关于质疑看到评论里有些质疑的声音,我很理解,毕竟我的枕边人也说了类似的事。她知道我朋友圈那段根本没有指涉、更谈不上喷任何具体的个人行为,只是为了后面的批评,学术腐败抄袭成风。至多冷酷,不算狭隘。但大度如她,依然觉得自己被下面这段刺伤。“我始终没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一个国之重器该有的气度,复旦是一所上海的大学,这大抵是一所太上海的大学。不过恐怕中国的大学也差不多都这样,所以没啥好说的,或许自由而无用至少还比局促而功利要好那么一些。精致的无用者、没立场的新闻工作者,起码比起别人,还稍微无害一些。有些学校培养技工,有些学校培养白领。”她说即使她看过太多同学如此,哪怕她自己曾经也经历过,但在一起久了,确实会发生改变,不再想做技工,不想做白领,不想做美国人,只想做自己。我很感念她的理解,我也不知道我骨子里是否如评论中某句话说的,“答主字里行间对母校的冷淡和不屑蕴含着剧烈的爱,低劣的抄袭只是枯黄的树叶,腐烂的树根才是症结所在。”我不知道自己对母校有没有爱,我只知道我多么希望所有中国的、世界的大学都能变得更好、更纯净,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遇到更有趣、有看法的人,讨论更有意义的事。继而往下去,就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棒,这或许才是我对世界的爱本身。我不管别人、好朋友、前辈会不会经常去会所去嫖妓,我只在乎眼前三亩地,至少可以干干净净纯纯净净。2.至于平白无故加了些链接,因为是忙里偷闲,写的躁了些。写的时候就觉着不该加链接,但后来想想便于之后回溯资料,所以还是放上去了。诚然影响了读者的观感,十分抱歉。前两个链接是关于许知远和梦想婊的两个问题,别人的回答有不少在我喜欢的点上。浮生若梦的链接,是想表明高中时考大学的态度,以及对大学的向往,当然也包括复旦给我的东西,不洗地,但感恩,和董建华、奖学金等无关,可删。 知乎盐的链接,是对当段的“现实与古典便捷性”的补充,我生怕有人看不明白,以为我瞧不起复旦、校友,把我当成一只偏激狗,所以加上了,可删。也确实有人按照我预感到的方式解读了。最后一个视频链接是卖萌,毕竟那么差的幼稚的处女作,也就是告诉大家,拍片子很难的,他们抄成这样的片子也不容易呢,不可删。3. 火箭是往天上飞的,越高箭越少,你再快也没用。树根是往地里长的,越深树越高,你再慢也无妨。所以根要是烂了,还围了一群人说“不准进来修葺”,真是没啥法子的感觉。本来“自由无用”只是老教授们私底下说的东西,颇有点自嘲和风骨;结果被拿到了官方层面,大力宣扬,真是让人觉得情商值得商榷。就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要把“大隐隐于市”五个大字,刻在门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