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的故事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
今日寇丧胆的赵登禹将军阅读答案
赵登禹,字舜城,1938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抗击日寇,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北京墓地陵园排名
北京墓地陵园排名:福田公墓、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万佛华侨陵园。1、福田公墓福田公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墓因建立在西黄村乡福田寺东而得名。福田公墓建立于1930年,是北京历史上建立时间最早的现代公墓之一。由于建园时间比较长,公墓内立碑墓位已经不多,需要购买福田公墓福位的家属,需提前排号才能购买。2、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九公山成成纪念林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陵园是经北京市批准建立的大型合法公墓。九公山长城纪念林地处北京皇城的正北方,是全国唯一一家背靠长城的园林式墓园。这里既有山水朝贡之灵动、横开帐幔之气势;又有林木相依、地蕴天泽之境界,是慎终思远、安葬亲人的上吉之地。3、万佛华侨陵园北京万佛华侨陵园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陵园是获得批准建立的集亲人安葬纪念,旅游观光,文化展示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情感化园林式墓园。陵园占地面积60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75%以上。长眠在万佛华侨陵园的社会各界名人有马季、新凤霞、陈景润、臧克家等。墓地选择注意事项1、要有合法票据购买墓位时,签订统一合同书付清全款后,一定要向公墓单位索取正规的票据,如:非经营性统一收据或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以及骨灰安放证。正规票据和合同书是使用和售后服务以及投诉的有效凭据,一定要保管好。2、要签统一合同书当你选择好合适的墓位后,购买时一定要现场与公墓单位签订由民政部门监制的统一合同书。签订合同时,要先弄懂合同书内容,千万不要他人代签,合同公章必须是公墓总部的公章,部门章无效。合同以外的任何口头承诺、个人书面承诺均不具法律效力,得不到法律保护。
抗日英雄赵登禹的故事之后受到的启发
看了抗日英雄赵登禹的故事之后,我受到的启发如下:
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历经万苦千辛,浴血奋战,用鲜血与生命谱写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这一切来之不易,多少英雄为之流血牺牲。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弘扬革命精神,实现中国梦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一,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解放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学习。要消除不利于学习的各种束缚,发展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促进自我发展;
二,把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革命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精神。我们更要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学习上种种困难,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用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创造出新时期建设主义社会的奇迹,实现中国梦,使我中华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赵登禹的英雄事迹
赵登禹的英雄事迹: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初,日军铃木师团抵达喜峰口。喜峰口是长城线上一个重要关口,对确保平津、华北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抢占有利地形,阻止敌人入侵。29军军部经反复研究,任命赵登禹为长城前线作战总指挥。赵登禹接到命令,立即派217团火速前往喜峰口。日军已占领有利地形——喜峰口东北高地。增援部队与日军经过几个小时肉搏拼杀,将高地夺回,但日军倚仗机枪、大炮又将高地占领。赵登禹率后续部队赶到后,亲自带领109旅将士将高地夺回。3月10日拂晓,日军倾巢出动,向高地猛攻,赵登禹命令将士按兵不动,直到日军临近,一声呐喊,将士挥动大刀向日军冲去,赵登禹腿部受伤,仍坚持前线指挥。他们只有简单的武器,与配备精良的日军反复冲杀一天,一些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双方都伤亡惨重。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岁。扩展资料赵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7岁进私塾读书,因家庭生活困难,两年后辍学。13岁时拜名师习武,打下了武工的功底,对太极、八卦、少林等拳术及刀、枪、剑、戟诸班兵器都有功夫,尤善徒手夺刀、赤手夺枪。16岁时,与其兄赵登尧及友人多名爬山涉水,步行1800多里,到达陕西潼关投奔冯玉祥将军领导的16混成旅当兵。1914年春,刚满16岁的赵登禹,同二哥赵登尧及同村好友赵学礼、赵全胜,离开家乡,踏上了千里投军的征途。经历千辛万苦,在冯玉祥的16旅第1团第3营当了副兵。 1916年,冯玉祥的部队调到通州、廊坊、天津3处驻防;在一次阅兵中,赵登禹以武艺出众被冯玉祥看中,当了随身护兵。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赵登禹在孙良诚团任尖兵排长,攻打奉军炮兵阵地;攻下奉军阵地,缴获大炮百余门,全胜而归,遂升任第一连连长。同年11月,开始了著名的“南苑练兵”。 1930年,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了“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3年初,日军又将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赵登禹奉命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把守喜峰口阵地;击退了日军的攻击,坚守住了长城阵地。喜峰口战砍杀日军50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长城抗战后,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防,赵登禹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132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1933年秋,29军入察,赵登禹率领132师驻防张北县,期间日本驻屯军为了吞并察省,经常派特工人员窜扰独石口等地进行挑衅。同年9月,赵登禹率部进驻察哈尔省张北县后,“制造”了两次轰动一时的“张北事件”。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为了纪念赵登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