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晚年为什么疯了?
牛顿晚年疯了的原因主要是铅和汞中毒。牛顿的一生醉心于科学,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以至亲口尝尝,这成了他的一大癖好。在他实验手记里,有108处记载着他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1727年,牛顿与世长辞,关于他的死因,据后来科研人员考证,认为他死于慢性金属中毒,他们将牛顿的头发进行化验,发现其中含有过量的铅和汞锑浓缩物。自1692年以来,牛顿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此后,他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和迫害幻觉,经常出现精神失常的症状。至于精神失常的成因,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大脑使用过度所致。牛顿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为了完成工作,牛顿把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实验室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钟休息,有时甚至工作到早上五、六点钟。同时,牛顿也进行了其他的研究。牛顿晚年研究神学的原因:这是因为牛顿在他的后期物理研究中,很多东西已经无法用现实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和证实。受那个时代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他只能在后半生信仰上帝来获得他想知道的更多的答案了。49岁的牛顿精神状态开始出现失常,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消化不良、遗忘症、忧郁和被迫害妄想等疾病。在其后的两年中,他几乎没有和人接触。历史学家一直未能找到牛顿这次患病的根源。尽管提出过种种假设: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外界强烈的刺激,引起了他精神的暂时“短路”,但都不能使人信服。
牛顿晚年为什么疯了?
牛顿晚年疯了的原因主要是铅和汞中毒。牛顿的一生醉心于科学,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以至亲口尝尝,这成了他的一大癖好。在他实验手记里,有108处记载着他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1727年,牛顿与世长辞,关于他的死因,据后来科研人员考证,认为他死于慢性金属中毒,他们将牛顿的头发进行化验,发现其中含有过量的铅和汞锑浓缩物。牛顿晚年迷信炼金术,而早期炼金术广泛使用金属汞,牛顿一直身处暴露于汞蒸气所造成的急性和慢性影响的危险中。相关内容介绍: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牛顿晚年为何会精神失常?
说起牛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了。据说,有一天,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引起了牛顿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垂直落到地上?这个问题最终促成了一个伟大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牛顿是英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伟人,却在50~51岁时突然精神失常,对于其中的原因,当时及后世众多的科学家都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还没有最终达成共识。有人认为牛顿是由于劳累和用脑过度而导致精神失常。他们认为,牛顿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忘我地工作着,每天只休息很少的时间,有时甚至连轴转。长期处于如此恶劣的工作生活状态,造成了他的植物神经系统严重紊乱,最终导致精神失常。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有人认为牛顿精神失常是受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所致。牛顿18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很快就在科学界崭露头角,以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赏识,在科学的道路上可谓一帆风顺。然而,后来他的恩师巴罗和一向爱护他的皇家学会干事巴格相继去世,令他极度悲伤,曾使他的研究工作一度停止。后来,回到了剑桥大学的他又遭遇了母亲去世和《光学》手稿(《光学》是他一生中仅次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他近20年辛勤研究的结晶)被烧毁的双重打击,懊悔不已的牛顿精神失常了。后来,又有人认为,牛顿精神失常是由于汞中毒所致。有两位专门研究牛顿生平的学者,对牛顿遗留下来的四绺头发通过现代中子活化、中子衍射等先进手段来综合分析,发现牛顿头发中所含的有毒微量元素的浓度是正常人的好几倍,尤其是汞的含量更是高得可怕。许多学者由此断定:牛顿长期呆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有毒的金属蒸气,特别是汞,从而导致中毒。但这种说法存在诸多疑点,很难令人信服。至今,对于牛顿晚年精神失常的原因,人们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逝世的两位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曾经签署了《独立宣言》,也都曾担任过美国总统,正是这样两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却在同一天死去,人们不得不为他们的巧合之死感到惊异。亚当斯出生在昆西这个美丽的小城。因为这里出现过许多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昆西也被人们称作“总统城”。亚当斯是美国革命初期最主要的领导人。因为约翰?亚当斯的极力举荐,来自弗吉尼亚的托马斯?杰弗逊才得以参加以亚当斯为首的五人起草小组,并且执笔起草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最重要的文献——《独立宣言》。独立战争胜利后,约翰?亚当斯担任副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被任命为国务卿。然而建国以后,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治国理念和方略上的分歧开始浮出水面。1796年大选,亚当斯当选为总统,而和他政见不合的杰弗逊成了副总统。1800年,亚当斯在大选中败北,杰弗逊则获得了胜利,并于1801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而因为大选的败北,和昔日好友的政见不合,使得亚当斯心碎了,就在杰弗逊就职演说时,孤独的亚当斯回到了北方昆西小镇。四年后,两位多年老友断绝了来往。1808年杰弗逊也卸任回到了弗吉尼亚故里。后来,美国《独立宣言》的另一位签署者——本杰明?拉什,作为一个开国者,以及亚当斯和杰弗逊两人共同的朋友,他极力润滑亚当斯和杰弗逊的关系。后来的亚当斯和杰弗逊逐渐消除了矛盾,恢复了昔日的友谊,两人之间不断通信。从此,在此后的整整14个春秋,美国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一直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就在美国国庆50周年来临的那个7月3日的傍晚,托马斯?杰弗逊突然昏迷。7月4日下午,这位卸任总统就停止了呼吸。几乎就在杰弗逊死去的同一时刻,远在北方昆西小镇的约翰?亚当斯突然中风,失去知觉。当日下午,约翰?亚当斯去世。曾经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两位美国总统同时在美利坚合众国五十年国庆日辞别人世,相隔不到五小时,不禁让人们惊疑,这难道不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