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大国医有哪些
百家讲坛_《大国医》mp3
(
01_王孟英01:半痴山人-罗大中
02_王孟英02:正气驱邪-罗大中
03_王孟英03:力战霍乱-罗大中
04_王孟英04:寒温之争-罗大中
05_王孟英05:乱世名医-罗大中
06_钱乙01:传奇身世-罗大中
07_钱乙02:望诊传奇-罗大中
08_钱乙03:御医生涯-罗大中
09_钱乙04:传世奇方-罗大中
10_钱乙05:妙手仁心-罗大中
11_李东垣01:特立独行-罗大中
12_李东垣02:首战大头瘟-罗大中
13_李东垣03:奇方救众生-罗大中
14_李东垣04:蜡烛泪干-罗大中
15_缪希雍01:自学成才-罗大中
16_缪希雍02:行医趣事-罗大中
17_缪希雍03:遭遇挑战-罗大中
18_缪希雍04:东林侠医-罗大中
19_朱丹溪01:四十学医-罗大中
20_朱丹溪02:拜师奇遇-罗大中
21_朱丹溪03:巧治怪病-罗大中
)
百家讲坛大国医第一期是什么
大国医之王孟英01 半痴山人
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要把病情、用药,都详细记录下来,这就是医案。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很早就开始了医案的记录,这些医案留传到今天,不仅是研究中医的珍贵资料,而且是对中医理论的最好说明。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对这些珍贵的中医医案,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读,发现在那些简洁凝练的古文之中,不仅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一个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将为观众朋友们揭示,中医医案中所记录的,那一张张悬壶济世的陌生面孔,那一个个留传百世的神奇秘方,那一段段起死回生的真实传奇。 王孟英这三个字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陌生,但是在中医界,他却是位大名鼎鼎的温病学家。可青年王孟英当时只是一位小伙计,他为什么会比那些医生更懂得医术?他是怎么学习医术的?后来又是怎样从一个小伙计,变成一位著名中医的呢?少年王孟英出于对浦上林医生的佩服,萌生了想当一名医生的理想,但是少年时代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着相当大距离的,那么王孟英后来又遇到了什么事情,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呢?王孟英下定决心要苦读十载,学习医术,但穷困的生活使王孟英不得不中断了学习,出去找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但王孟英学习医术的决心并没有因此改变,那么王孟英找了一份什么工作?又是怎样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一位名医的呢?王孟英的医术确实是高明,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王孟英的医德,当患者出于各种原因对自己不信任时,王孟英不仅不放弃治病救人,而且还能做到,一切为患者着想,那么在王孟英留下的医案之中,还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在公元1808年,浙江省的钱塘,就是今天的杭州,诞生了一个婴儿,家里给他取名叫王士雄,后来字孟英,这就是我们的王孟英。那王孟英是怎么从一个小伙计变成一个医学大家的呢?他是怎么走上从医的道路的呢?让我们从头来讲王孟英的故事。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是什么?
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有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于丹《论语感悟》、蒙曼《武则天》、方志远《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合集、李山《春秋五霸》合集、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合集、董平《名相管仲》合集、李任飞《名相晏婴》合集。1、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以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带我们重温了那段铁马金戈的年代,易中天先生独到的分析、风趣的话语让很多历史迷们对历史更加有兴趣,甚至很多不喜欢历史的人都喜欢看易中天的演说。2、王立群《读史记》以及《读宋史》王立群以他专业的角度,重新带我们了解《史记》里的大大小小事件,包括司马迁是怎么写成《史记》的,《读宋史》是从宋朝2位皇帝开始,深入浅出的带着大家重温中国北宋初年的历史。3、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先生是清史的专家,专门研究清朝的史籍,对于清朝的档案文件有相当高的了解,百家讲坛中阎崇年先生对于清朝的讲解,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不一样的清朝历史,特别是清朝初年太祖努尔哈赤的发迹史。4、于丹《论语感悟》其最大特点是,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从人生之道、处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灵之道等七个方面总结《论语》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5、蒙曼《武则天》该节目主要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武则天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蒙曼跟一般人对武则天的看法不一样,想揭示一个真正的武则天,她认为武则天和唐高宗一直相互信任,为共同的利益行动。6、方志远《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合集春秋战国时期又称东周时期,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中原各国开始争夺霸主,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7、李山《春秋五霸》合集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8、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合集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只是表面上的共主,各路诸侯逐渐走上了争霸的道路,其中有一个神秘的国家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它一举打败了老牌霸主楚国,才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就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生力量吴国。吴国从一个二流国家一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鼎盛时期,吴国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及江西的东北部。9、董平《名相管仲》合集二千七百年多年前,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虽然各个诸侯国在名义上仍然尊崇周朝天子为天下之王,但相互之间却经常因为土地、财富和人民而发生战争。在烽烟四起、弱肉强食的三百年的争斗中,名相管仲有五位诸侯国国君,先后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声望,召集诸侯会盟而成为诸侯盟主,他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10、李任飞《名相晏婴》合集春秋时期的晏婴,是后世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充满幽默与灵动,发生在晏婴身上的,“晏子使楚”、“挂牛头卖马肉”、“二桃杀三士”等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晏婴作为齐国宰相,对内以身垂范,对外不辱使命,足足影响了三代君主,连至圣先师孔子都对他推崇有加,史圣司马迁更是发出了,愿意为他执鞭驾马的感叹。